此頌坐臥法。應起在師前。臥在師後。師欲臥時。為師按摩身體。令四大調適。勿生厭心。以乖敬順之本。勤禪誦者。禪謂坐禪。誦謂讀誦經律也。臥法如獅王者。經雲。獸王師子。若欲眠時。足足相累。伸尾在後。右脅而臥。比丘初夜。或經行。或坐禪。至中夜時入室。如師子王臥。意係明想。正念正智。恒念起想。於後夜時。速從臥起。或經行。或坐禪。律雲。敷時應右敷。頭向衣架。不得以腳向二師長老。不得初夜便唱言虗極而臥。當正思惟業。至中夜乃臥。若仰向者。是阿修羅臥。覆地者。是餓鬼臥。左脇者。是貪欲人臥。比丘應如師子獸王。順身右脇著下。累足合口。舌拄上齶。枕右手。舒左手順身上。不捨念慧。思惟起想。至後夜。當起。正坐思惟己業。失慧長愚冥者。發覺淨心經雲。樂睡眠者。多有懶惰。身體沉重。威德薄少。飲食不消。體生瘡皰。增長癡網。智慧羸弱。當趣黑暗。稟質愚癡。多諸煩惱。善法不生。

大小便將來  不得留忍耐  依時即當行  先具淨水土  脫換淨衣履  低頭直視去  至廁須彈指  覺彼內人知  登上徐抽衣  勿觸傍墮地  蹲已復彈指  警諸非人類  不應低頭視  努力而作聲  乃至洟唾壁  持草以畫字  便訖籌物拭  方以水土洗  洗時用左手  無名指揩觸  未淨盥手來  慎無執捉物  牽衣提洗器  悉用其右手  或灰或黃土  浣手二七度  左手先洗七  後七兩手浣  如上所作為  各念呪七徧  歸房三潄口  便利事乃訖  此等清淨行  皆是佛親說  無得生輕誹  自招其苦報  既以信出家  常須順正教  謹心而奉行  自獲勝功德  淨潔修行道  諸天鹹敬仰

此頌便利事。言用灰土。不用餘物者。為防傷生。如皂夾茶麩。即傷諸蟲故也。各念呪七遍者。謂登廁時。洗淨時。去穢時。洗手時。如是洗淨之法。備載大律。凡為師者。自當教授。此不繁錄。佛告諸苾蒭。汝等當知。此是常行。恒須在意。如是洗淨。有大利益。令身清潔。諸天敬奉。是故汝等。從今已去。若苾芻。苾芻尼。學戒女。求寂男。求寂女。近事男。近事女。歸依於我。以我為師者。鹹應洗淨。若不如法洗淨者。不應繞塔行道。不合禮佛讀經。自不禮他。亦不受禮。不應噉食。不坐僧牀。亦不入眾。由身不淨。不如法故。能令諸天見不生喜。所持呪法。皆無效驗。若作齋供。書經造像。得福寡薄。汝等皆依我言教。無得自欺。作不淨法。懈怠放逸。為下品行。當墮惡道。雲雲。今時或有洗者。全不依法。反招穢汙。得罪彌重。其為師者。不可不慎以教弟子。若自慢法。而欲使弟子恭順。無有是處。

修道不求榮  知足行分衛  自折我慢幢  福利彼檀越  不望施得美  與麤亦不嫌  趣得支身命  行道長法軀  設被他毀辱  歡喜而忍受  慎勿以瞋對  彼此兩自損  唯加於善願  令彼後信長  若得好飲食  當持奉上師  師若不取時  乃可自飡食  噉嚼勿語話  有喚咽已應  食託說伽陀  以報施者恩  沙彌年幼稚  不應獨行乞  師僧無餘濟  乞時當隨師

此頌自護護他之儀。出家本為自折憍慢。令施得福。故行分衛。少欲知足。食取支命。故不求美。修行道業。以長法身。故不嫌麤。原欲福利於彼。故被辱不瞋。猶加善願。令入菩提。若以瞋對。永失彼信。自違息慈之行。則兩皆俱損矣。增一經雲。佛告諸比丘。施主能施四事。能成戒定慧。多所饒益。故諸比丘。應當恭敬慈心於檀越。小恩尚不忘。何況大者。應三業精進。使彼施主福不唐捐。終獲大果。名稱流布。亦如迷者得指路。怖者與無畏。乏者與糧。盲者得眼等。食訖說伽陀者。即是施頌。或誦飯食已訖頌。及所謂布施者頌。準如律教。出家五眾。每於食了之時。皆須誦一兩伽陀。報施者恩。隨於靜處。或坐或立。或可經行。先誦小經。一紙半紙。次誦伽陀。諸以寺舍房宇布施眾僧。造寺之主。及護寺天神。國主百僚。師僧父母。因緣眷屬。及一切眾生。若先亡者。願生西方。見阿彌陀佛。或生兜率。見慈氏如來。脫屣塵勞。悟無生忍。其現存者。願無病長壽。福智莊嚴。願我自身。無諸障惱。常持淨戒。不犯屍羅。於小罪中。心生大懼。於所犯罪。盡皆發露。盡未來際。不失信心。逢善知識。願生中國。離於人難。常存正見。至求解脫。恒與眾生。作不請之友。或生西方。得蒙記莂。即以此福。並施一切。同出有流。證無上果。若於每日不作此念誦發願者。是懈怠人。不消信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