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受戒已 復有不應作 所謂弄兵杖 恣意騎乘輿
此頌隨律行法初相。上二句總標。下皆別列。沙彌受戒已者。揀非形同也。復有不應作者。除上十戒。此下諸條軌則。違出離行。故不聽沙彌作也。所謂弄兵杖者。所謂。乃發語之辭。為下名句文身之綱領也。弄謂為戲弄。兵杖乃弓箭矛矟刃斧之總稱也。恣意騎乘輿者。謂恣情肆意。乘車策馬等。沙彌尼戒經雲。自身無疾。不得乘車馬象。當念輕舉八不思議神通之達。以為車乘。
籠繫諸飛鳥 畜養於六畜 戲彈禽獸類 看捕魚鱉等
此頌明殺因緣。籠謂牢籠。繫謂繫縛。諸飛鳥。是空行眾生。畜養於六畜者。謂馬牛羊雞犬豕。為俗之所畜養。道與俗違。故不聽畜。若為知時守護。聽畜雄雞牡犬。飛曰禽。走曰獸。戲彈是殺法。魚鱉是水族眾生。看捕是隨喜殺。等者。謂一切水陸空行眾生。皆不得看他捕捉也。
焚山堰塞瀆 墾掘並耕犁 種植於五穀 販賣賈客作 學習奇伎藝 地理及醫巫 占相示吉凶 仰觀星曆數 談說國政事 及與世言論 評議諸物價 與他共諍利 馳騁於四方 邪求以活命 自作若教他 盡犯沙彌行
此頌四邪命食。謂以邪法而自活命根也。焚即燒也。堰謂以物壅塞上流。令下水枯涸。殘害水族故也。瀆謂江河淮濟溪溝之總名也。墾掘謂開闢田地也。耕亦犁也。又人曰耕。牛曰犁。按世界初成。地生粳米。不假人力。因世諍奪。粳米漸減。共立大人王。為眾處分。自大人王後。耕掘漸興矣。若按此土神農氏。斵木為耜。揉木為耒。始教民植五穀。至於帝嚳之子後稷。好為稼穡。舜因以掌農正。造牛犁也。五穀如酒戒出。賤買貴賣曰販。行曰啇。坐曰賈。客作即受他雇也。學習奇伎藝者。謂學知日月五星。原夢。地動。鬼語。鳥語。獸語。占相豐險。日月五星相鬥。醫藥。章算。數卜。歌舞。伎樂。諸工巧技術也。談說國政事及與世言論者。國以正理立法曰政。政之所行曰事。非經律之語。曰世論。沙彌尼戒經雲。不得論說俗事。不講王者臣吏賊事。是也。四邪命食者。一下口食。謂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也。二仰口食。謂仰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術數之學也。三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也。四維口食。謂學習種種奇藝。呪術。瞻相。卜算。四方馳求也。焚山塞瀆墾掘耕犁種植醫藥。是下口食。學習奇藝地理占相。是維口食。觀星曆數。是仰口食。談說國政。世間言論。評議物價。馳騁四方。並屬方口食也。販賣客作。與他諍利。悉是邪求。乃至戲弄兵杖。看捕魚鱉等。皆非隨順法。故自作教他。盡犯沙彌行。沙彌出家。為修道業。棄世緣務。閒居靜處。捨四邪命奉。四正教。一居深山菜根草果。隨得資身。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食。四僧中淨食。是釋子清淨自活。不為邪求惡求也。
非賢不可友 非聖不可宗 莫與年少交 狎近而親厚
此頌親師擇友。謂友須良朋。師宗明哲。近必耆德。莫交年少。日近時親。情染漸染。敗名喪德。由此始也。
在家出家女 居止勿同處 路逢不相談 亦不共船載 書疏絕往來 無令浣割裁 不從彼乞求 貸借與贈遺 彼若惠施己 無宜輒受取 設持於異物 亦無察視之 若彼請法時 傍有宿德人 或彼所尊者 乃可而為說 說已默然止 不得笑露齒 所有非法事 盡皆不得為
此頌男女道俗之別也。出家女。即沙彌尼。式叉尼。比丘尼。在家女。則優婆夷。居士婦。寡女。處女。童女。如是諸女。皆不得同居共載。書疏往來。路逢接對。亦無從乞貸贈。彼若布施。師聽方受。縱持奇物。亦不瞻視。若請說法。傍有耆老宿德。或彼父母叔伯尊人。乃可為說。語默動靜。須依法律。所有一切不相應事。盡皆不得作。釋隨律行相竟。次釋威儀。
求寂諸威儀 律藏中廣備 為利初學故 今當說少分
此頌威儀法式。茲總標。次別出。求寂威儀。備載沙彌十戒經中。共有七十二種。今以初學。未能全習。故略出少分。以便行持。後當廣學。方為應法也。
既為出家者 夜當少眠臥 中夜過應起 盥潄嚼齒木 徐步參師房 以指輕擊戶 入已問訊師 夜臥安樂否 具水及楊枝 澡豆並坐物 取衣輕抖擻 兩手而擎授
此頌臥起法。上二頌。是自行。後一頌。是事師。佛法中一夜分三時。初夜後夜。執勞服役。[言*奉]誦禪思。中夜方為臥息。當起在師前。臥在師後。問訊者。即是問師夜臥安樂否。四大平和否。動止輕利飲食消否。楊枝即齒木之別名。除諸毒樹。餘一切苦澀辛酸枝條。皆可作齒木。藻豆是去垢膩之物。抖擻為除塵。及防毒蟲之類。律雲。每於晨旦。先嚼齒木。次可就師奉其齒木。藻豆水巾。敷置坐處。令安穩已。然後禮敬尊儀。旋繞佛殿。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