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憶蘇青(2)(3 / 3)

這又提醒了她的記憶,原來還有一樁事情沒告訴我,她當時吵了一場便抱著孩子到娘家去了,所以他以後怎樣便不知道。在我提出這句問話以後,她的神情顯然不安起來,她在擔心自己跑出以後,他或者真會出去狂舞達旦呢。於是我就知道討論具體辦法的時機到了,先代他辯護解釋一番,再派她幾個小小不是,最後才表示自己的意見:“就不怕他急壞,為了孩子,也得回家去哩。”那時她口中雖還勉強咕噥著,看神色似乎早已讚成我所說回去的原則了,隻不過回去的方式怎樣呢?總不成自己跑了出來,過一天又自己跑上門去?她顯然有些煩惱。“我決定還是不回去了,”她重複地喃喃說著:“我決定還是不回去了。”

我知道這句話兒的後文,那該是:“除非他親自到母親那裏來陪我。”於是我擔保他是十二萬分願意的。

這樣,在她走後,我就打個電話去邀她男人。我沒有告訴他為什麼請他過來的原因,他也沒有問我,大家肚裏該是雪亮的。我開始計算時間,從打電話到他到我家的時間距離上麵,我可以測知他急於求和的心理。我告訴他剛才他的太太來過。他裝出滿不關心的樣子。我問他這事待怎樣解決,他說這根本無所謂解決不解決,她高興來就來,不高興來就拉倒,家庭原是毫無意義的東西。“況且當時我又不曾叫她走過,”他重複地說,“現在她要來就來,不來就拉倒,我是根本無所謂的。”

在這種場合之下,我知道一切已經水到渠成了,遂也不再討論下去,大家談些別的東西,約定本星期日到他家去找他。我沒有告訴他為什麼要找他的理由,他也沒有問我,大家肚裏仍舊雪亮的。到了約定那天,我邀集三五個友人同往,大家逼著他快去嶽家恭迎太太,事情便完了。

不過,話得說回來,這完全的是我輩和事佬的責任,至於他倆是否就能和好如初,那卻要看有無第三者再來阻礙而定了。夫妻爭吵頂怕有個第三者夾在中間;不要說夾在中間,就站在麵前也是使事態擴大的主要原因。許多夫妻吵架在上半場或許還是為所爭事物的本身而鬧,下半場卻大抵都是因有第三人在場,大家為爭回麵子而不得不繼續胡鬧下去,希望搶此最後一句作為光榮勝利的表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