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肱骨上髁炎
【帙述】肱骨外上髁炎為肘關節外上髁部之局部性疼痛,並影響伸腕和前臂旋轉功能的慢性勞損性疾病。因網球運動員較常見,故又稱“網球肘”。
【取穴】肘、神門。
【操作】貼壓法。強刺激。
貼籽:在耳廓前後相對肘穴,貼壓時施以強刺激手法。耳壓法2~3次即可痊愈。
(十)乳腺增生病
【概述】乳腺增生病多與內分泌紊亂有關,既非炎症,亦非腫瘤。為中青年婦女常見病。中醫稱為“乳癖”,多因肝氣鬱結、肝胃不和,以致肝鬱痰凝或衝任不調,結聚於乳房、胃絡所致。【取穴】主穴:乳腺、內分泌、胸。
配穴:胸膈滿悶加肝、緣中;經前乳房脹痛者加子宮、卵巢等穴;腫塊較大加胃。【操作】貼壓法。中強刺激。
壓籽:選穴3~5穴,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5分鍾,疼痛劇烈時加重按壓。
(十一)乳腺炎
【概述】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膿性感染疾病。病源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在中醫學中屬“乳癰”的範疇。多發生於哺乳的產婦,在產後3~4周易發。
【取穴】主穴:乳腺、內分泌、腎上腺、胸。
配穴:腫塊脹痛甚取胸椎;肝火盛加肝;胃熱盛加胃。
【操作】貼壓法。中強刺激。
壓籽:選穴3~5穴,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5分鍾,疼痛劇烈時加重按壓。
(十二)足跟痛
【概述】引起足跟痛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跟骨骨刺、跟部脂肪墊損傷、退行性病變和跟骨下滑囊炎等疾病。
【取穴】主穴:跟、腎、皮質下。配穴:神門、膀胱。
【操作】貼壓法。中刺激。
壓籽:選穴3~5穴,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5分鍾,疼痛劇烈時加重按壓。
(十三)尿頻
【概述】是泌尿係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中醫認為與腎氣虛弱或濕熱下注有關。
【取穴】主穴:尿道、膀胱、枕、緣中。
配穴:腎氣虛弱型加腎;炎症患者加內分泌、耳尖放血。
【操作】貼壓法。強刺激。
壓籽:選穴3~5穴,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3分鍾,5日換1次穴,兩耳輪替。刺血:炎症患者取耳尖,三棱針放血,出血2~4滴,兩耳交替輪用,每3天1次。
(十四)遺尿
【概述】遺尿是指3歲以上小兒在睡眠中不自覺的排尿,輕者數夜1次,重者一夜數次,並伴有精神萎靡,食欲減退以及身體消瘦、麵色萎黃等症。中醫認為本病是腎氣不足、下焦不固所致,亦有肝膽火旺引起。
【取穴】主穴:膀胱、尿道、枕、興奮點、緣中。
配穴:肝膽火旺者加肝;小兒加腎、內分泌、腦點。(圖4-2-14)
【操作】貼壓法。中刺激。
壓籽:選穴3~5穴,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3分鍾。
【專家提示】小兒遺尿多係大腦皮質發育不完善,對初級排尿
(十五)尿瀦留
【概述】尿瀦留是指膀胱充盈,瀦留尿液,卻不能通暢地排出,或排尿無力,尿流呈點滴狀、不能成線的泌尿係統常見症狀。屬中醫學“癃閉”的範疇。患者小腹脹滿、排尿困難或完全無法排除、輾轉不安、出汗、小腹脹痛。中醫認為與腎陽不足、濕熱移注膀胱、外傷及術後有關。
【取穴】主穴:膀胱、腎、三焦。
配穴:皮質下、腹、腰骶椎;濕熱下注型加肺、脾等穴。
【操作】貼壓法。強刺激。
中樞抑製能力弱,因此治療時以提高大腦皮質興奮性為主,避免用鎮靜穴。
壓籽:膀胱為主穴,每日按壓5~8次,5日換1次穴,兩耳輪替。
【專家提示】不可使用有鎮靜作用的枕,因為枕有貯尿的作用,不利於排尿。
(十六)痔瘡
【概述】痔瘡是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年齡增長,發病率增高。臨床表現為便血、有墜脹感、疼痛、痔塊脫出和肛門周圍皮膚瘙癢等症狀。中醫稱本病為“隱瘡”。
【取穴】主穴:肛門、直腸、大腸、脾、腎上腺、緣中、膈。配穴:痛甚時取神門、耳尖放血。
【操作】耳毫針法、埋針法、貼壓法、刺血法。中強刺激。
壓籽:應以肛門為主,可在耳輪內外緣肛門處對應貼壓,內外共貼4個王不留行籽,加強療效。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3分鍾。刺血:痛甚時可用耳尖放血、按壓神門。
(十七)膀胱炎
【概述】膀胱炎係尿路感染疾病之一,可由細菌經尿路逆行向上,或由腎髒下行侵入膀胱所致。常見於女性,尤其多見於新婚與妊娠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尤其多見血尿和膿尿,伴有膀胱區隱痛與排尿後膀胱區不適感。本病患者症狀較輕,但反複發作,遷延不愈。屬中醫學“淋證”、“血尿”的範疇。
【取穴】主穴:膀胱、尿道、內分泌、三焦、神門、耳尖。配穴:腎上腺、腎。
【操作】貼壓法、刺血法。中強刺激。
壓籽:每日按壓5-8次,5日換1次穴,兩耳輪替。刺血:取耳尖,三棱針放血,出血2~4滴,兩耳交替輪用,每3~4天1次。
三、婦科病症篇
(一)月經不調
【概述】月經的期、量、色、經發生異常,並伴有其他症狀者稱為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常與月經先期並見,月經過少又常與月經後期共存。本病多由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外感六邪之寒、熱、濕邪,或內傷、七情、房勞、多產,致使衝任二脈經氣失調所致。【取穴】主穴:子宮、卵巢、內分泌、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