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機關虛設,談談考銓處
現在說說這考銓處的官衙,看來是龐然大物,大廈巍巍,門麵莊嚴,氣派不小,警衛森嚴,是所謂實施五權(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憲法之一的首腦機關分支,派駐地方的二級機構,管轄浙江、福建兩省委任職十六個級別的銓敘升降並查察薦任級公務員的任用情況,和銓敘處不同的是兼負普通考試和高等檢定考試取材的任務。表麵上看來,是一種管理官吏的大衙門,但事實上有權無能。當時為官作吏主要是靠三同(同鄉、同學、同宗)、三爺(舅爺、姑爺、叔爺),加上不同各種派係之分,又盛行裙帶之風,做官送審定級,不過是一種形式,法令雖嚴,但違法有方,即不具備官吏資格,反正有為期三個月的代理期限,過期又再發代理令,代一年兩年,毫不足奇。特別是任職送審、升級加薪,要由任職單位,由縣報省、省轉考試處,轉達的時間起碼要一兩個月。考銓處收件後,又須編號、送閱、批辦、再由審查科轉到登記科查明過去經曆簽注意見後,審查科承辦員立案審核,由於仿造學曆、經曆證件多,必須行通外調,經審查會議審定後,還要經過延長核定,再逐級發交任職單位,公文旅行,往往要花費一年半載時間,甚至於批準任職文件到基層時,此人早已離職或是另升高官了。特別是還有一條內部控製法令,秘書與秘書主任符合規定可以經過審查定職任用,不合規定者也允許任用,不像其他官職,審查不合格,任期超過三個月者一經查出就有處分。而所謂“行查”經常例行的文件報表無法發現問題,每年一度的“出外行查”,也隻是限於省府一級,一般也隻能查看例行表報;省直機關熟悉行規,早做了手腳,代理特別多,再加外查又不能帶冊籍,沒有照片,魚目混珠,無法查明真偽,也隻能走過場了事。我分管浙江,1947年由我率組到浙江行查,千頭萬緒,無法鑒別,也隻有聽取老奸巨猾的省府秘書長彙報一通,再由人事處負責人領到秘書處冊籍房抽閱了一些檔案,走了一下過場,赴了一次秘書長邀請的豐盛宴席,就此回處複命。
但聽由處長王訥言親自領往福建的調查組主辦人告,在福建十天,天天是接受招待,去過兩個專區,也主要是遊江玩水,連官吏冊籍也沒見過麵。一夥人馬,涉海漂洋(當時無直達公路、鐵路也不通福建,必須經上海搭輪來回),徒費金錢,真冤哉枉哉。正因不起作用,銓敘處很少來客,門前冷落車馬稀。隻有每天處長轎車上下班的車來車往而已。函件雖然多,卻是公文來往,從無有人為任職獲得審批而來通關節、求照顧。即使仿造證件,經查出也隻是一個“證件不合格,不予置理”,也再不會行文追查偽證事件,事實上去追查到基層,也毫不起作用。這具體說明這樣一個官衙,擺擺樣子而已。和以前不同的是加上了主管考試一個任務,也隻是應應景裝模作樣。高等檢定考試、普通文官考試,兩三年難得辦一次,即使舉辦,也不過錄取十幾個人或幾十個人。舉辦得較多的是測定文化水平的檢定考試,也並不年年辦,檢定考試合格也隻供為赴京參加參考取得資格,僅此而已。我曾經在杭州參加過一次高等檢定考試,而且是身佩紅綾徽章的監試員,事實上這是無足輕重的考試,我們處長卻極為認真對待,像南京考試院舉辦高考一樣,三更即起,乘專車到考場,考場內外,燈火輝煌,如同白晝。長條公案一個,橫堵大門,處長整天高坐大樓,分立兩旁為專員、秘書和考試科科長。首先,鳴炮開場,考試科長唱名,我們這批監試員,有的站在通道、審查有無閉合夾帶物品(不準帶任何紙片書籍),有的站在場內守候。經唱名後,考生領取準考證按編號就座,但隻能端正坐著,唱名齊後,立即封門。處長居高台就座,工作人員立即分發試卷(試卷蠟封,紙有稿紙,但稿紙不能帶出,附在試卷內上交)。這時,考場異常肅靜,毫無聲息,隻有佩紅徽章的監試員巡回查察,也隻能輕踮腳步。一見考生舉手,便順就近前往。一是墨水用完代為吸水;二是批準前往大小便。試題內容文字一律不準發問,即問也不予作答。一天兩場,兩天四場,開門、封門處長親自掌握,監試員發卷收卷,規定時間到,根本不予通融,必須收卷,這叫作搶卷。每科由總監試員查明包封,密交考卷組在另一秘密場所評分,最後是考試科長拆封記分總核。這裏,監試員確是一個好差使,既不辛苦,又可日獲巨額監試費。當然,這監試員限於處內中上級職員,這也算是額外福利吧。在這個考場裏,是沒有發現什麼舞弊情況,一來是小考,不屬於正途;二來是總算是製度比較嚴密,不易作弊,正如前清官場一樣,盡管舞弊成風,但在科舉考試方麵是被禁止的(當然不是弊絕風清)。盡管如此,我還是聽到人言,這次錄取者有的是走了後門。原來是他不知從何處打聽到幾個科目出題的高等學校教授姓名,就按圖索驥到浙大圖書館及浙江省圖書館(當時,僅有這兩家),打聽某某教授借過什麼書,就想方設法依靠登記書目卡把原借的書借了出來,仔細審閱,正好看到關鍵處的所批紅線加以摘錄,或者就書頁折線查注重要文句。果然不錯,很多題目就是這樣。這樣也算他僥幸,靠他機智得高分。由於應考人多,報名費不少,我們巨額監試費,也是托考生的福。此外,也飽了領導私囊,因為這報名費是從不進入會計賬裏,這就是這所中央一級分機關兩大業務,僅此而已。記得20世紀30年代初期,曾隨浙江杭州輔導區(浙江實行輔導區製度)一個參觀團遊覽明陵、中山陵,路過國民政府考試院,有一座古色古香像機關又像寺廟的官衙,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臨街雪白大獅子一對,照壁樹立一個大旗杆。門有四個穿著似乎京戲台上的短褲箭褲的武將服、身背大刀的衛士在門口守衛,狀似威風赫赫,實則不倫不類,如同小醜。如果不是掛著國民政府考試院這一招牌,誰知道這是個施行五權憲法之一的考試院大衙門。無怪乎上海小報曾登載過一篇記事,說是兒童經過時強要媽媽帶她進廟拜菩薩,青年過門像似夢幻地進入古代。也隻有這裏能標新立異,融新舊為一體,門麵雖簡,但內部卻樓台亭閣,能與阿房宮競美。由於院長戴季陶原是一個大學閥,又是一個大黨棍(西山會議派頭頭之一),既是蔣介石的大親信,又是江浙大同鄉,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他領銜倡議,立過大功,因而榮膺院長高職。自我標榜要做好好先生,信神忘佛,人稱“南無阿彌陀佛戴傳賢”。當時,曾有個大報記者來一個“特寫”,題為《南無阿彌陀佛戴傳賢》的文章,予以諷刺,院長軼事,貽笑中外。而這位浙閩考銓處長王訥言就是這位南無阿彌陀佛的衣缽弟子,既是老部屬,也是心腹幹將。當然,衙門再不能像南京那樣古色古香,但也極為宏偉巍峨。好得是財政部慷慨撥款,巧的是一座園林式大廈屋主持估,一拍成交。裏麵座座高樓兼有亭閣之勝,外表特別是大門雍容華貴,無須改造。鐵門兩側,自費雇請市警一班(杭州市駐市單位憑中央批準可以向警局雇請警衛人員,工資與服裝由申請單位逐月繳納,槍支隨帶),極其威嚴,為這冷而又清的官衙鋪張門麵。此外,處內新購一部黑光照人的轎車,任務是每天送處長上班下班(其實處內有處長特別宮室,但為排場,卻充作在南京供職的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長長橋人陳大齊的公館)。但處長以下,卻隻能步行上班下班。從銓敘處本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