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古代詩歌的節奏形式(3)(3 / 3)

微君之故,

胡為乎中露!

式微,

式微,

胡不歸?

微君之躬,

胡為乎泥中!

這是兩個詩節之間的對稱。枟詩經枠中還有不少三個詩節之間對稱的情況。如:

揚之水,

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

不與我戍申。

懷哉懷哉!

曷月予還歸哉?

這是枟王風· 揚之水枠的首節。該詩還有兩節,節式與首節完全一樣,由此造成三節之間的對稱。

節間對稱的雜言句式,單從一個詩節看,其節式是無規律的,類似現代自由詩形式。但若把幾個詩節結合起來看,其節式便顯出一定的格式、規律。從格律節奏的觀點看,單個詩節中句式的反複並沒有規律,所以其節奏性並不強;但在幾個這樣的詩節中,同一句式在這幾個詩節中就是有規律的反複了。例如在枟王風· 揚之水枠一詩中,第一節中第一句是二頓(也可看作一頓)三言句式,它依次在第二、三節中反複;第二句是二頓四言句式,也依次在第二、三節中反複;餘下的句式類推。由這種有規律的反複所造成的節奏,便帶有格律性質。所以,詩節之間節奏形式的對稱首先具有確定詩的格律節奏的功用。它不像齊言節式那樣,單個的詩節就具有格律的性質,詩節的反複主要起加強這種格律的作用。

枟詩經枠中不對稱的雜言節式很少。上文枟小雅· 祈父枠末節的節式自身不對稱,也不與前兩節的節式對稱:它的節式為“二三五五”,而前兩節的節式為“二五五四”。(凡用一組數字表示句式,每個數字就表示一個音頓所含的音數;凡用一組數字表示節式或體式,每個數字就表示一個句式所含的言數。這裏是後一種情況。)不對稱的雜言節式很少,說明枟詩經枠的節式總的說來是有規律的。

枟詩經枠節式的另一種分類,根據的是詩節所包含的詩句數量。枟詩經枠中最多的是四句節式,約占全書三分之一;其次是六句節式;再次大約是八句、十句節式。詩節多含偶數詩句,這大約與枟詩經枠的句式多為奇偶句形式有關。此外,還有少數含二句、三句、五句、七句等節式,就節式具有不同數量的詩句而言,枟詩經枠在古代詩歌中是最豐富多樣的。

枟詩經枠的詩節包含的句數一般不多,這與枟詩經枠主要是抒情詩有關,因為較少的詩句便可以抒發一種情緒。十五國風中的詩節更短小,那大約是因為便於反複詠歎的緣故。敘事詩的詩節較長一些,但枟詩經枠的敘事詩不多,所以這種長節式也不多。

二 體 式

體式是一首詩或者一類詩的節奏形式。體式中包括句式和節式所造成的節奏,但它本身也有造成節奏的功能。不分節的詩,其體式由句式集合而成,這些句式的反複便是體式所形成的一重節奏。分節的詩,其體式由若幹節式集合而成,這些節式的反複所造成的節奏,便是體式所形成的一重節奏。如枟鄭風· 風雨枠: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這首詩中句有句式,因而有詩句特有的節奏性;節有節式,因而有詩節特有的節奏性;而三節詩的反複,又造成詩體(即整首詩)特有的節奏性。後一重節奏的特點在於:它把詩節當作更大的反複單位,其後的頓歇也比詩節中其他地方的頓歇更大(這也是與詩體的意義節奏形式統一的)。這一重節奏性,是單獨的句式和節式所沒有的。此外,上文所說的對稱節式有造成一重對稱的格律節奏的功能,那功能顯然並不是單個節式的功能,而實際上是體式的功能,因為對稱性節奏要在兩個以上的節式中,在整個體式中,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現在看枟詩經枠體式的分類。枟詩經枠的體式,根據節式或句式是齊言的還是雜言的而分為齊言體式和雜言體式。枟詩經枠的齊言體詩除一首是五言體式(枟魏風· 十畝之間枠)外,其餘全是四言體式。四言詩體式大多由一定數量的四言節式組成。枟國風枠、枟小雅枠和枟大雅枠中的四言體詩都是可以分節的。“頌”中的四言體詩則大多不分節,但它們在枟詩經枠中占少數。

枟詩經枠中的四言體式大多由完全整齊一致的四言節式或四言句式組成。部分四言體詩中偶爾有一兩句非四言句式。如枟豳風· 東山枠一詩共四節,每節十二句,隻有末節末句不是四言而是五言,基本上算齊言體詩。又如枟詩經枠中最長的詩枟大雅· 桑柔枠,共一百一十二句,可分為十多節,隻有一句六言,其餘全為四言,也算是齊言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