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充血性心力衰竭(2 / 2)

4.血管擴張劑的應用小動脈擴張劑可降低心髒後負荷,使心室充盈壓下降,肺充血的症狀得到緩解。常用的藥物有卡托普利、硝普鈉、酚妥拉明等。近年來應用血管擴張劑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取得一定療效。

【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1.心排血量減少與心肌收縮力降低有關。

2.體液過多與心功能下降、微循環淤血、腎灌注不足、排尿減少有關。

3.氣體交換受損與肺循環淤血、氣體交換障礙有關。

4.活動無耐力與心排血量減少致組織缺氧有關。

5.潛在並發症藥物不良反應,與使用洋地黃等藥物有關。

【護理措施】

1.休息充分休息,可以減輕心髒負擔,減輕耗氧量。保持病室安靜、舒適,避免各種刺激,可取平臥或半坐臥位,盡量避免患兒煩躁、哭鬧,必要時可用鎮靜劑。

2.合理營養輕者給予低鹽飲食,每日鈉鹽的攝入量不應超過0.5~1 g,重者給無鹽飲食;應少量多餐,防止過飽;嬰兒喂奶時所用奶頭孔宜稍大,以免吸吮費力,但需注意防止嗆咳;吸吮困難者用滴管喂,必要時鼻飼;每日輸液總量控製在75 ml/kg以下,輸入速度宜慢,以每小時<5 ml/kg的速度為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用力過度,必要時用開塞露通便。

3.吸氧患兒呼吸困難和有發紺時應給氧氣吸入。有急性肺水腫時,可給20%~30%的乙醇濕化的氧氣吸入,改善氣體交換。年長兒2~3 L/min,嬰幼兒1~2 L/min,或根據血氣監護指標調節給氧流量。

4.用藥護理遵醫囑應用洋地黃製劑、利尿劑等,評估用藥後效果。

(1) 應用洋地黃製劑:要注意給藥方法、劑量,密切觀察有無洋地黃的中毒症狀。每次應用洋地黃前應測量脈搏、心率。嬰兒脈率<90次/分,年長兒<70次/分或脈律不齊時,應及時與醫師聯係,決定是否停藥;給藥速度要緩慢(不少於5分鍾)並密切觀察患兒脈搏變化;洋地黃類藥物不能與其他藥物混合注射,以免引起中毒;患兒用藥期間需要多進食含鉀高的食物(如香蕉、牛奶、綠葉蔬菜、柑橘、豆類等)以免出現低鉀血症而增加洋地黃的毒性反應,暫停含鈣高的食物,因鈣與洋地黃類藥物有協同作用,易引起中毒反應。

(2) 應用利尿劑:要注意用藥時間及劑量,盡量在清晨或上午給予,以免夜間多次排尿影響睡眠;靜脈注射強利尿劑時,速度不宜過快、劑量也不宜過大,以免局部疼痛和暫時性耳聾;定時測量體重及記錄尿量;長期應用利尿劑時應注意有無精神萎靡、乏力、腹脹、心音低鈍、心律失常等低血鉀的表現,必要時可查心電圖和血鉀,以便確診。

(3) 應用血管擴張劑: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心率和血壓的變化,避免血壓過度下降,如果下降幅度大於原有血壓的20%,或心率明顯增快,應暫時停藥和報告醫師;給藥時避免藥液外滲,以防局部組織壞死;應用硝普鈉治療時,因硝普鈉遇光可降解,使用或保存時應避光,藥液要現用現配,同時輸液瓶、輸液管要用黑布包裹避光;正確按醫囑給藥,劑量須準確,用藥時根據血壓隨時調整液體速度,避免血壓過度下降。

5.心理支持根據患兒的心理行為特點采用相應的對策,主動與患兒溝通,給予安慰鼓勵,以取得合作,避免患兒抗拒、哭鬧而加重心髒負擔。

6.健康教育向患兒和家長介紹心力衰竭的有關知識、誘發因素及防治措施。使用洋地黃製劑、血管擴張劑、利尿劑者應向家長詳細介紹所用藥物名稱、劑量、給藥時間和方法,並使其掌握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的觀察。要指導患兒和家長認識心功能不全是危重疾病,應注意加強自身護理,避免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