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三十三、信仰的呐喊(1 / 3)

恰在這時,師娘背著藥箱匆忙的跑了進來,在兩位基督徒的引導下小跑著來到接待室。見躺在台子上是個陌生麵孔的男孩,她不覺一愣,急忙叫丈夫快過來。

賈醫生背著一個大包袱,早累得氣喘噓噓。他站在講台前的吊扇下麵,正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聽到這個消息,仿佛一個身陷險境的人又發現了新的危機,慌忙跑進去看。見狀嚇得大汗淋漓。

經過一番確診之後,他抹去額頭上的汗水,示意大家都讓開,把窗子全都打開。同時宣布人並沒有死亡,隻是重度昏迷,急需救治。

“窗子一直都開著,要麼再找兩台台扇過來。”有人回了一句。眾人還沒來得及退去,剛蘇醒不久的山妹子婆媳隨即趕來直往裏擠,得知實情以後婆媳倆茫然的問道:“——那我家的歪壺呢?!”她們的表情顯得迷惘、失落而又痛苦。

細看那孩子不過十五六歲的模樣,身材偏瘦膚色微黑,相貌周正一臉的稚氣,一眼就能看出是個在農村裏長大的孩子。那麼,他會是誰呢?怎麼會無端的被人裝在箱子裏?又怎麼可能會出現在渡口呢?在場所有的人都忐忑不安、疑雲重重、百思不得其解。

這起綁架案件的背後,可能還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更大的陰謀;還有更多更血腥、更凶殘的事實沒有被發現或揭露。眾人心神不寧的胡亂猜疑。刹時間教堂周圍,到處都彌漫著與死亡、暴力有關的可怕氣息,使人壓抑得透不過氣來。

“這個男孩是你們在渡口發現的嗎?”賈醫生走出接待室一臉惶惑的對李夢蘭說:“據我推測,這個孩子不應該是本地人,因為到現在為止,我都沒聽說過還有誰家丟了孩子的。

也可能是他們以死來脅迫人家,根本不容許聲張。結果,得了錢財又殺人滅口;這些都是他們這種人慣用的手段。這夥人簡直就是瘋子、是魔鬼。已經完全泯滅了人性;接下來可能就要輪到我們了。”

聽了賈醫生的這番話李夢蘭真是又急又恨、又氣又怕,她渾身不由自主的顫動著咬牙切齒的說:“我堅信正義的力量定能戰勝一切的邪惡!”

“李老師,我怎麼覺得你的思維和你女兒一樣單純幼稚呢?事到如今,你不覺得這些話聽起來,更像是電影裏麵的台詞一樣蒼白無力而又可笑至極嗎?可現實畢竟是殘酷的。難道你還沒感覺到死神正一步一步的朝我們逼近嗎?!

也可能因為自身職業的緣故,無論在何等凶險惡劣的環境中,你們做老師的總喜歡口是心非的唱高調。很慚愧,非常時期我可做不到。我要盡快離開這種是非之地;一刻也不能耽擱!”

師娘站在接待室的門口聽罷急忙跑出來,焦急萬分的說:“德操,這種性命攸關的時候說什麼我們也不能走;無論如何也要救醒這孩子再說!”

楊牧師聽罷瞥了李夢蘭一眼,頓時心生感慨。自言自語的嘀咕道:“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珠寶;她的一生使她丈夫有益無損,她開口就說智慧的話,她的心裏有仁慈的法則。”

賈醫生聽了妻子的話,頓時露出一臉因為恐懼而生的惱怒:“廢話,我又不是華佗再世!再說了,這孩子即使救活了也可能隻是廢人一個;他的餘生恐怕都要在床上度過了。這種生存方式簡直太可怕了;如果是我寧願選擇‘解脫’!”說著背起那個沉重的包袱立刻要走。

張夢華見狀急忙攔住了去路:“請賈醫生再等一會嘛,求您了!再說了;我媽已經報了警,派出所的人馬上就要到了。”

看到張夢華一副天真單純的樣子,賈醫生立刻想起她在長途巴士上的種種無知的可笑言行。於是無奈的笑道:“你這小丫頭真有意思;我又不是殺人犯,攔我幹什麼?!”

李夢蘭見狀走過去忙陪著笑臉解釋道:“剛才報案的時候,派出所的人吩咐過,為了便於查案不走漏風聲,凡是在場的人員一律不得離開。”說著連忙示意楊牧師讓人把前後院門關上。

一直呆在角落裏的蔣文龍忽然想起了趙拍馬,急忙在教堂裏到處尋找,可是人已不知去向。這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都集中在賈醫生的身上,希望他能靜下心來,想方設法救治那個一直昏迷不醒的孩子。

此時,賈醫生感到既無辜又憤慨。振振有辭的說:“你們都這樣看著我幹什麼?倒好像我成了殺人犯似的!告訴你們:這種情況我見得多了,他現在雖然一息尚存,但極有可能是個植物人。即使蘇醒過來,也別想從他口中知道誰是凶手。”

一位虔誠的老婦人懇求道:“醫生,您就行行好吧;救救這個可憐的孩子。”眾人也都跟著異口同聲的說。

賈醫生見狀忽然嘲諷的笑道:“你們不是都信奉上帝嗎?這就奇怪了。為什麼不去求這十字架上的耶穌給他第二次生命呢?再說了;我是人又不是神!”

楊牧師聽罷走過來心情沉重地問道:“請問這位醫生,知道你們赤腳醫生平時所背的藥箱上十字架的來曆嗎?”

“——對不起,我不是那個意思。剛才的話如有冒犯,請多包涵。”賈醫生正為自己偶然間找到一個發泄情緒的話題而沾沾自喜,於是又挖苦的補了一句:“其實,我所說的也是大家的心裏話。既然你們相信耶穌能醫病救人;那麼現在不正是個大好的機會嗎?!”

楊牧師表情嚴肅的看著他:“你還沒有回答我剛才的問話呢!”

賈醫生便為剛才所說的話而感到懊悔。他暗自思忖:如果告訴牧師十字架的真實來曆,他肯定會說我不配做醫生,假如說不知道,他也會因此而笑我不配做醫生。一時間,他窘得不知如何應答才好。

楊牧師語氣沉重的說:“假如你真的不知道,那我倒有義務告訴你。這十字架本來是用來懲罰犯人的刑具。自從始祖亞當犯了罪,人類就被疾病、戰爭、貧窮和死亡所統治。罪既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亡便臨到眾人了。

同樣,因為一個人的順服,眾人因信而得著重生;神將他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替世人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後來,這十字架,就成了舍生忘死、奉獻愛心的榮耀象征了;如果你明白它所賦予你的神聖使命,就不會這樣逃避責任了。

賈醫生麵紅耳赤據理力爭的說:“你說的完全是謬論,我倒應該提醒你一句:你所從事的所謂的‘信仰’既愚昧又坑人,應該盡早悔悟才是!

楊牧師坦然的說:“可能因為各人的領悟不同,我倒覺得信仰是每個人應有的身份象征;因為什麼樣的信仰就能彰顯一個人什麼樣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我想,一些人之所以對信仰一詞有片麵、模糊的理解,因為他們隻是簡單的把它理解成一種宗教用語,而不願從承擔責任、約束自我的角度去多加思考。所謂信仰?其實就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必須選擇和堅持的信念,以及恪守問心無愧的做人原則。

既然信耶穌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我必持守他所傳給我們的愛。無論在何種惡劣的環境,遭遇多大艱難險阻都會坦然麵對;如果每個人的心裏都有這種神聖而聖潔無私的、愛的信仰,那麼,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國王,還是地位卑微的平民。不管身處何等艱難凶險的環境,他們都不會絕望;因為有主耶穌與他們同在!”

“你這是詭辯!”賈醫生一時間理屈詞窮,異常惱怒的說:“告訴你,我沒有信仰!別跟我來這一套;我不會像這些村婦一樣,無知的受你蠱惑上了你的當!”

楊牧師聽罷心情顯得異常沉重,沉默了許久才無奈的說:“其實,你不是沒有信仰,而是不敢有信仰;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不少人和你一樣,他們害怕去承擔那份神聖而艱巨的責任;沒有信仰的人,內心就沒有自我約束的準繩。為什麼諸如近來的食品事件和各種不法事端屢禁不止?難道是因為法律的不健全?還是社會道德的淪喪?!

其實問題很簡單:因為他們心中沒有信仰;無需為自己的惡劣行徑去背負那沉重的心靈十字架!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他們頭上雖然頂著國法,卻隨時準備鑽律法的空子。他們根本沒想過,為了得到那點可憐的不義之財而犯下多大的罪孽!他們的靈魂是敞開的墳墓;早已被自己敗壞的行為所吞沒!

為了幫助人類徹底製伏罪惡,從亙古到如今萬能的神行了兩件奇妙的大事:第一,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一個民族(以色列),並賜律法(十條誡)。這律法有兩大功效:消極功效是用以證明構成罪,積極功效是為迷途的人指點迷津。第二,如何寬恕人的罪並限製或消除罪的製約;使人不再犯罪。第一件事在《舊約》記載中完成。第二件事在《新約》(十字架上的救贖)中完成。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說:人的‘罪性’墮落是律法無可挽救的。律法是外加的律令,而人性的罪惡完全需要內在力量去改變與更新。人之所以會犯罪,是因為人服從了肉體的召喚。在人的身上,靈與肉常處於自我“戰爭”的矛盾狀態。使徒保羅把他的切身體會告訴我們:在我裏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誌為善由得我,隻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裏頭的罪做的。。。。。

當律法不能完全為有罪的人(即迷途的人)指點迷津時,神預備了第二樣東西,即基督的‘道成肉身’。基督同時具備人與神雙重身份:作為神,基督代表了“道”。作為人,基督亦以人的肉身存在。以血肉之軀鋪就一條通往天國的救贖道路,以渡世人。

《羅馬書》8章3節又說:律法既因(人的)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他兒子成為罪(人)身的形狀,為我們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四節: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些不隨從肉體****的人,隻隨從聖靈的人身上。五節: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羅馬書》5章告訴我們: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汙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嫉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製。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欲同定十字架上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傳播主耶穌所交給我們的愛;而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在眾目睽睽之下,賈醫生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他不停的擦著因為尷尬、窘迫、羞愧、語塞而流出的汗水。他瞥了師娘一眼感到自己孤立而被動,在眾人眼中成了個十足的小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