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場信禪師法嗣
湖州福源石屋清珙禪師
蘇之常熟溫氏子。生於宋鹹淳初。幼依興教崇福寺。薙染受具戒。首參高峰妙。示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令參。服勤三年。無所發明。辭妙。妙曰。溫有瞎驢。淮有及菴。宜往見之。因至建陽。參及菴信。信痛加徵詰。師發憤深究。豁然省徹。因復親炙數載。辭去。信門送之曰。他日與汝同龕。未幾。信遷道場。師復依之。典藏鑰。悅堂誾。主靈隱。請師居第二座。罷參後。卓菴湖之霞霧山。凡樵蔬之役。皆躬為之。喜吟詠。有山居諸偈。流播叢林。元文宗至順辛未四月。出住當湖福源 入院上堂。把住也。鋒鋩不露。放行也。十字縱橫。水雲深處相逢。卻在千峰頂上。千峰頂上相逢卻在水雲深處。今朝福源寺裏。開堂演法。昨日天湖菴畔。墾土耕煙。所以道。法無定相。遇緣即宗可傳。真寂之風。仰助無為之化。正與麼時如何。拈拄杖。卓一下曰。九萬裏鵬纔展翼。三千年鶴便翱翔 謝專使。並三塔和尚首座都寺。上堂。睦州唆臨濟喫棒。不是好心。楊岐逼慈明晚參。不是好心。趙州訪道吾。不是好心。福源專使逼人住院。且道是好心。不是好心。珊瑚枕上兩行淚。半是思君半恨君 謝殿主淨頭。上堂。一身清淨。則多身清淨。一世界清淨。則多世界清淨。東司頭臭氣。佛殿裏蓬塵。且道。從什麼處得來。以手掩鼻曰。又是一點也 中秋謝藏主。上堂。天上月正圓。人間月方半。諸人恐未知。打鼓普請看。道是如來藏裏摩尼珠。又似賓頭盧尊者手中瑠璃盌。比也不可比。辯也不可辯。天風吹露溼桂花。香浸雲邊廣寒殿 上堂。我有一句子。欲與諸人說破。又恐諸人罵我。不與諸人說破。又恐諸人疑我。且道。如今說即是。不說即是。撫膝曰。知我罪我。吾無辭焉 上堂。黃梅俾老盧踏碓。石頭譏藥山不為。有一丈蓬。可以使八麵風。無三尺鞭。難以控千裏馬。伊蘭園裏。不生栴檀。黃檗樹頭。討甚蜜果 上堂。動若行雲。止猶穀神。水中醎味。色裏膠青。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上堂。所聞不可聞。所見不可見。昨夜五更風。吹落桃花囗。蒼苔麵上生紅霞。百鳥不來春爛熳 上堂。喫飯要止饑。飲水要止渴。著衣要免寒。歸鄉要到家。學道要到三世諸佛開口不得處。參禪要到歷代祖師插腳不入處。若不如此。倚他門戶。傍他牆壁。聽人指揮。喫人涕唾。總不丈夫。福源與麼說話。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上堂。是聖是凡。入門便見波斯鼻孔。開眼便見蚌蛤心肝。開口便見諸人兩莖眉毛。橫在眼在。因甚看他不見。明眼人前三尺暗 上堂。達磨居少林。九年麵壁。墻壍不牢。疎山賣布單。千裏見人。路頭繁雜。福源這裏。墻壍堅牢。路頭平直。諸人每日行在正路上行。住在穩密處住。中間一片田地。因甚踏不著 上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春山疊亂青。春水漾虗碧。寥寥天地間。獨立望何極。拈拄杖曰。放過釋迦老子。卓拄杖曰。穿卻雪竇鼻孔。良久曰。劒為不平離寶匣。藥因救病出金瓶 及菴忌。師拈香曰。沒興相逢處。西峰與建陽。不平多少事。盡在一爐香 除夜小參。北禪分歲。三代禮樂全該。王老燒錢。一種杯盤狼籍。珙上座。固守清貧。兼逢歉歲。難與諸方鬥富。從年頭直至年尾。共諸人同家共活。豐儉隨宜。終不陪笑麵去。借地栽花。虗粧好漢。且就自家屋裏。量水打碓。免見求人。但每日二時。牽補得過。便可塞住持之責。古人有言。時挑野菜和根煑。旋斫青柴帶葉燒。不是爺貧連子苦。免教家富小兒嬌 上堂。臘月一水生骨。虗明自照。不勞心力。白鷗寒雁蘆花。無處尋他蹤跡。待得日暖冰融水麵寬。依舊飛來照破湖光碧 平山至上堂。即心即佛也不是。非心非佛也不是。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不是。恁麼也不是。不恁麼也不是。恁麼不恁麼總不是。仔細看來。直教你無用心處。正好用心。卓拄杖曰。藕穿平地為荷葉。筍過東家作竹林 一住七年。後以老引退。復歸天湖。順帝降香幣。皇後賜金襴法衣。聞天湖之風者。莫不心爽神慕。以為真得古先德遺型。至正壬辰七月二十四。示微疾。中夜集眾訣別。眾請後事。師索筆。書偈曰。青山不著臭屍骸。死了何須掘土埋。顧我也無三昧火。光前絕後一堆柴。書畢。擲筆而逝。闍維。舍利五色。塔於天湖之原。以及菴之塔配之。示不忘同龕意也。壽八十一。臘五十四。高麗國師太古愚。甞侍師得旨。王聞欽渴。表達朝廷。敕諡佛慈慧照禪師。仍乞移文江浙。請淨慈平山林入天湖。分師舍利。歸國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