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共同承擔養、育子女的責任(1 / 1)

在婚姻生活中,還有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子女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家務事中的“重中之重”了。

子女是夾在夫妻之間的“親人”,子女的出現,既會給婚姻家庭帶來特殊的快樂,也可能會給婚姻家庭帶來特殊的煩惱。“添丁”的喜悅可能是給婚姻家庭帶來的最大的快樂,而養育子女問題又可能成為夫妻之間最大的煩惱。比如說,有了孩子就淡了夫妻間的感情,孩子成為“第三者”,或者在養、育子女的問題上有意見分岐,產生糾紛等等。

子女的養、育問題都是需要得到充分重視和合理協調的。隨著一個家庭中小生命的降臨,夫妻關係便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此必然引起夫妻心理及感情上的一係列變化。

1.感情轉移。多數母親對子女所傾注的感情往往比給丈夫的更深厚,不少丈夫便會感到,自從有了孩子後,妻子對自己的愛似乎不如從前了。

2.興趣變化。照顧一個孩子需要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妻子的注意力往往全部都轉移到孩子身上,以往的興趣和愛好多數會被丟棄。而丈夫的興趣變化卻不會那麼快,於是就會出現丈夫怪妻子“越來越俗氣”,而妻子則怪丈夫“越來越不關心家”的局麵。

3.精力變化。對於女人來說,照顧一個孩子完全可以令她精疲力竭。在過分忙碌後,由於精力消耗過大,情緒則容易產生煩躁,感情更容易激動,雙方吵架的機率也就會隨之增多。

可以說,一個孩子的降臨,會給夫妻帶來愉悅,同時也給夫妻感情埋下了隱患的種子。在這個問題上,男人要多了解女人的甘苦,多體諒對方,並能夠幫對方一起承擔養、育子女的重任。

比如說,照顧孩子、尤其是照顧嬰兒,是件麻煩且要耐心的事情,如果由女方單獨負責,妻子就會疲憊不堪。年輕的母親們在一起交談時,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你丈夫半夜起來幫助你照顧孩子嗎?”如果答複是肯定的,便令人羨慕不已。

孩子是雙方的,從哪個角度來說,男人都有照顧子女的責任和義務,起碼要與妻子共同承擔,這樣才能使婚姻關係保持平衡。

針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夫妻之間出現意見上的分岐是比較常見的,甚至常常為教育子女而產生糾紛、吵架,嚴重影響到雙方的感情。

請看下麵的故事:

小於的妻子是獨生子女,自小在娘家裏嬌慣成性,有了孩子後,她就像她父母對待她那般去嬌慣孩子。對此,小於非常看不慣。小於生在農村,家裏兄弟姐妹多,是非常粗放地被父母養大的。由於和妻子兩個人生長環境的不同,對教育子女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分岐。

比如說,在孩子小時候,不願吃飯,每頓飯都是妻子端著碗滿屋子追著喂,小於看不慣就說:“用不著這麼喂,他餓了自己不會吃!”結果吵了一架。妻子埋怨小於沒有愛心,而小於說妻子對孩子太溺愛。

到了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孩子功課學得平平常,毫不出色,小於忍不住要訓斥孩子,妻子就火了說:“這麼小的孩子,玩是第一位的,學不學等長大了再說!”

就這樣,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夫妻倆一路爭吵不斷,從未有一方妥協過,也從未達成過協議。針對子女的教育問題,男人頭疼,心裏發堵;女人也頭疼,心裏發堵。

那麼,夫妻之間該如何麵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呢?

其實並不難。你把你的想法和理由告訴對方,也聽聽對方的想法和理由,雙方冷靜地相互討論,看看究竟是誰的想法對子女的成長有益。實在爭執不下,可以去請教專家,得出切實可行的結論,然後雙方達成協議。這樣,就不必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出現分岐和糾紛了。

男人與妻子共同承擔養、育子女的責任,既是責任和義務,又是家庭和睦、婚姻平穩的保證。

能否妥善處理子女的養、育問題,是婚姻能否保持平穩的重要因素。合格的丈夫既要能夠體諒妻子養育子女的辛勞,又要能夠主動分擔養育子女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