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姆搖搖頭:“你太像美國人。”
麥克笑了:“我本來就是美國人。”
“正好是反美武裝的襲擊目標。”
“我也可以……跟你一樣做點改變。”
“改不了的。你就裝成一個乞丐,也能讓人一眼就認出是個美軍。”麥克算得上是美軍標準軍官,身板挺直,抬手舉足,幹淨利落,萊姆說,“你回去向鄧肯上校報告,做好戰鬥準備,全天候待命,隨時聽候我的指示。”
麥克答應走了。
萊姆又給傑克遜打了個電話,彙報了自己行蹤,帶上歐陽,開了一輛普通皮卡車往安吉鎮方向出發。
安吉鎮離巴格達有六十公裏,是一個小鎮,三四千人口,處於幼發拉底河東側,萊姆把皮卡車停在一棵椰棗樹下,兩人下了車。歐陽看著萊姆慢吞吞的模樣,感覺有些滑稽,說:“長官,你這一化裝,跟一個伊拉克老頭沒啥差別。”
自己原本就是老頭,化裝一個老頭當然惟妙惟肖,萊姆腹議著。他穿件半新不舊的伊拉克長袍,頭上戴了圈頭巾,背上還掮了個背褡,眉毛胡須都作了些改觀,尤其是他行動木訥,手足似乎不大靈便,很難叫人相信這是一個二十八歲的年輕美國人改裝的。萊姆瞅瞅旁邊的歐陽,小夥子黑,壯實,一張中國臉,穿上西服,也有些中國暴發戶派頭。出發前,萊姆交代,歐陽扮著收購椰棗的中國商人,他是中國商人的響導和傳譯。
兩人在安吉鎮走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麼異常,萊姆斷定,沙斐格的聖戰義軍絕不可能居住在鎮上。要保障一支六百多人的隊伍後勤供給,一個小鎮不會這麼平靜。兩人走到鎮東頭,路旁有幢清真寺,是伊拉克隨著處可見的普通清真寺,殘破簡陋,像是遭遇過戰火摧殘。清真寺旁的椰棗樹下,聚了五六名拿槍的人。兩人沒有靠前。萊姆估摸著,這幾人不是清真寺民兵,應該是沙斐格的聖戰義軍士兵,也許就是來與紮克裏亞談判的。
附近有家穆斯林麵館,是父子店,兩人走了進去,坐下要了兩份刀削麵,麵館老板端了兩份刀削麵過來,臉上堆滿笑容:“兩位不是這地方人吧?”
“呃,我們從巴格達來,附近有椰棗收購嗎?”萊姆說。
“你可是找著地方了。周邊幾個村子都出產椰棗,隨便到哪個村子吆喝一聲,就有椰棗送來。我們這邊盛產椰棗,就是兵慌馬亂的,不像往年,生意清淡了。”老板打量著歐陽說,“是這位兄弟要椰棗吧,從哪兒來?”
“中國,把椰棗運去中國加工食品。這位中國商人不懂我們這裏語言,朋友介紹,讓我陪著走一走。”萊姆說著,又指向清真寺旁邊那群人問,“這些拿槍的都是幹啥的?”
“沒事,附近的義軍,平時很少上鎮裏來。”
吃完削麵,與老板又聊了一會,卻見那夥拿槍的人罵罵咧咧地走了。萊姆奇怪,紮克裏亞沒來?或是約了另外什麼地方?他們在什麼地方談判呢?萊姆花了八百第納爾買了單,與歐陽離了麵館,悄悄地跟上了那夥人。
走了一裏多地,來到了一條河邊,這是幼發拉底河支流,現在枯水季節,河麵水線降低了許多,靠岸的河床露出一片片龜裂的黃土,原先八百米寬的河流幹涸得剩下不到五百米。有一艘機動船停在河邊,那夥持槍人上了船,機動船突突突地開往了對岸。萊姆往兩邊張望了一下,下遊不遠處有幾艘船,他倆走了過去,原來這是一個小碼頭。
由於水位下降,碼頭與水麵拉開了二十多米的河床。河畔停靠有十多條船,多是打漁和跑運輸的,有兩艘是載客的擺渡船,包船要兩萬第納爾,搭船也要一千五百第納爾,萊姆身上沒帶有許多伊拉克鈔票,美元卻不敢拿出來使用,擔心引起人們疑慮。正自躊躇,一條貨運船上忽然有人說:“那位兄弟,你有美元嗎?有美元的話,隻收五美元。上這條船來吧,我送你過去。”貨運船上的船主看準了歐陽,認為歐陽不是伊拉克人,身上一定有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