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積極思考,壞事也可以變好事(2 / 2)

同一天,法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舉行碧綠液新產品重新投放市場新聞發布會。翌日,碧綠液美國分公司總經理仰首痛飲碧經液的照片登在各大報刊的頭版顯著位置。

不久,碧綠液廣告在電視屏幕出現。一隻小綠瓶,一滴水從瓶口沿著瓶身流淌,猶如眼淚一般。畫外音是,碧綠液像是一個受委屈的小姑娘在嗚咽低泣,一個如同父親般的聲音娓娓地勸慰她不要哭:“我們仍舊喜歡你。”

“碧綠液”的牌子頃刻間家喻戶曉,甚至有些以前不知道它的人也都知道了。誰都期待著新的產品上市後去品嚐一下,這就產生了間接的巨大廣告作用。

通過這一連串奇特的宣傳攻勢,碧綠液礦泉水反而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沒有人願意遭遇危機,但是,危機常常是不邀而至。危機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刺傷你,也能成就你,關鍵看你的態度和行動。在突發危機決策活動中,你需要快速反應,從容應對,果斷行動,這是危機事件時效性的要求,也是危機事件決策的顯著特征。

危機常在,而巧度危機的智慧並不常在。商人能否在競爭中發現隱患,能否在隱患中找出有利條件,能否把隱患轉變成爭取有利條件的條件等等,直接關係著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一個成功的商人總是善於應對危機,化險為夷,更能在危機中尋求商機,趁“危”奪“機”。

南宋年間,溫州城最繁華的街市失火,火勢迅猛蔓延,數以萬計的房屋商鋪置於汪洋火海之中,頃刻之間化為廢墟。

有一位裴姓富商,苦心經營了大半生的幾間當鋪和珠寶店,也恰在那條鬧市中。火勢越來越猛,他大半輩子的心血眼看將毀於一旦,但是他並沒有讓夥計和奴仆衝進火海,舍命搶救珠寶財物,而是不慌不忙地指揮他們迅速撤離,一副聽天由命的神態,令眾人大惑不解。然後,他不動聲色地派人從長江沿岸平價購回大量木材、毛竹、磚瓦、石灰等建築用材。當這些材料像小山一樣堆起來的時候,他又歸於沉寂,整天品茶飲酒,逍遙自在,好像失火壓根兒與他毫無關係。

大火燒了數十日之後被撲滅了,但是曾經車水馬龍的溫州,大半個城已是牆倒房塌一片狼藉。不幾日朝廷頒旨:重建溫州城,凡經營銷售建築用材者一律免稅。於是溫州城內一時大興土木,建築用材供不應求,價格陡漲。裴姓商人趁機拋售建材,獲利巨大,其數額遠遠大於被火災焚毀的財產。

機會往往產生於對危機的化解之中。所以,危機並不可怕,也並非不可逾越,可怕的是不知道危機的來臨,不懂得危機的應對。隻要我們能夠在危機中有積極的危機意識,注重收集和分析信息,完全可以從危機中找到商機。事實上,在危機中,機會無所不在,隻要抓住了它們,危機就會有“枯木逢春”的轉機,甚至可能是成功的契機。

商業競爭中,成功的生意人往往善於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把不利條件轉變為奪取最後勝利的有利條件,即轉患為利,轉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