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如他所預計的在進行,電話一天響個不停,客戶上門應接不暇。他請了一個助理幫忙才勉強應付得過來。開始每談成一家代理,總是要推遲幾天供貨,因他隻進了幾千元的貨,隻得馬上向廠家補貨。後來見情況發展得不錯,而且手頭上已收集了大筆各代理商的代理保證金和貸款,他就一次補貨10多萬元,同時給廠家預約全省的總代理,並預付了1萬元的定金。廠方見他“銷售”得那麼好,自然也就願意為他保留市場。
徐剛所在的省有大小縣市90多個。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就簽了51份代理合同,要核算,代理保證金有16.5萬元,銷售貨款達28.7萬元。這樣首批購貨利潤已達1.8萬元,年銷售量已訂妥200多萬。徐剛看時機已成熟,就立即回到廠方正式簽訂全省總代理合同。此時,他做起來就胸有成竹了。
剩下的就是幫助下級代理商怎樣做好促銷和售後服務的工作了。他依照廠方提供的一整套行銷方案,再加上自己的創新,做起來得心應手。這一年,讓他純賺了30多萬元,而他的首期投資才不到2萬元。他的這種做法完全是借下級代理商的錢賺他決代理的錢。這就是所謂:四兩撥千斤,借錢做生意。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聰明的生意人知道“借”字訣的妙處。在創業之初,他們大都白手起家,但卻巧借他人之力為己所用,這種方法又被稱作“借雞生蛋”、“借船出海”“借殼上市”等,這是古今中外白手起家的最高經營之道。
20世界50年代,一對兄弟不遠萬裏來打巴西聖保羅市尋找致富之路。有一次,大哥到南裏奧格蘭德州首府阿·雷格裏港旅行,在一間餐館吃飯時,發現一種意大利肉雞美味可口。他飽餐了一頓,同時還打聽到,這種意大利肉雞是一種有名的肉食,當地人十分喜愛。
真是踏破鐵鞋無盡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大哥顧不上旅行,火速趕回聖保羅與弟弟商量怎樣養意大利肉雞一事。一番商議後,兄弟兩人認為,從事此項經營很有前途,但手頭沒有足夠的資金,怎麼辦得起養雞場呢?他們連續幾天奔走求人借錢都無門。在苦思之中,弟弟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借雞生蛋”的妙計。
兄弟倆用“最巧妙的借”的方法,策劃組織了一個互助會,其實質是一種合作社形式,在相識的朋友、鄰裏、工友中招募人員參加。他們將辦這種養雞場的錢途、利潤等向參加互助會的成員進行詳細的論證和說明,並說服他們投資,許諾他們一旦投入資金,投入的本金及利息不但可按時歸還,並將會獲得較好的分紅。經過兄弟二人打理宣傳和東奔西跑地登門遊說,雖說沒有多少人參加,但總算是籌到了2萬美元。
他們就憑借這2萬美元在阿·雷格裏港郊區辦起了一個養雞場,取名為“阿維巴農場”。現在兄弟二人的公司每周可供應180萬隻雞,僅此一項業務,每年的營業額就達到1.65億美元。
現今的很多創業者都是白手起家,多數都局限於資金不足,進而限製了他們的發展,發展時也不敢做過多投入,風險相對而言極大。而“借雞生蛋”正是這些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所急需的致富手段,其不但可以借他人的優異資源自我發展,又可以彌補資金不足的局限,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麵,而不用再分心、分錢和擔風險去“養雞“,真真是一舉多得之舉。
在生意場上,學會了借力,善於利用別人的資源,就意味著你會節省大量的創業實踐,提前奮鬥成功。當別人在為“無路可走”鬱悶時,你已經利用多方麵條件為事業鋪平了道路;當別人勞心費力地創造條件時,你已經利用別人的資源成功,不費吹灰之力地達成目的。因此,如果你想很輕鬆地使用自己獲得成功,獲得財富,就要學會巧妙地運用“借”字訣,這是做生意最高明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