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由政府部門提供的各類權威信息,通過媒體及時、準確地發布,不僅滿足了群眾的知情需要,消解了群眾的恐慌情緒,同時也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普遍認可與好評,從而為我國新聞媒體地震報道贏得了好的聲譽和影響。總之,黨和政府實行的新聞開放政策,為突發事件報道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客觀分析2008年我國的新聞宣傳工作,雖然成績是巨大的,經驗是主要的,但在報道理念、運行機製、管理方式、職業倫理、法治建設等方麵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教訓。
例如有些突發事件報道,我們在時機的把握、策略的運用、稿件的處理上還不夠合理、有效;有些地方和部門對新聞傳播的管理和規製還缺乏科學性和規範性,有法不依和以權代法的現象依然存在;有些媒體和新聞從業者在職業道德與行為規範方麵暴露出不少新問題,像山西發生的記者排隊領取“封口費”的問題就令人觸目驚心,而震災報道中,一些記者不顧受訪者感受和現場的實際條件,任意煽情炒作等缺乏倫理道德的做法,就引起社會頗多非議。
這些問題和教訓也需要我們認真總結和反思。
在回顧和總結2008年新聞宣傳工作的時候,我們不能不特別提到胡錦濤總書記6月20日考察人民日報社時所發表的重要講話。
胡錦濤同誌的講話高屋建瓴,對當前我國新聞宣傳工作中的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都作出了新的判斷和闡釋。他高度評價了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地位,強調了新形勢下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重要意義,闡述了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任務,對新聞宣傳戰線和廣大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
這個講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新形勢下的豐富和發展,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我國新聞宣傳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理論成果的結晶,是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開創新聞宣傳工作新局麵的綱領性文件,是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胡錦濤同誌講話的精神,對於我們今後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胡錦濤同誌在講話中提出新聞工作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要堅持時代性、增強針對性、把握規律性、體現創新性,特別就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問題提出了五點意見,即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須不斷改革創新,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加強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必須切實抓好隊伍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這對我們總結近年來的新聞實踐,進一步提高新聞媒體輿論引導的能力和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2008年已經過去,2009年正在展開自己的畫卷,我國廣大新聞工作者將同全國人民一道,用更加努力的工作和更加出色的成績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