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五十年來所寫詩文的一個選集,是對自己業餘寫作的回顧,也是在寧夏生活五十年的一個小結,它就像一隻鴻雁在雪地上踏過留下的一串爪印,是用文字形式把我的一些難忘的記憶固定下來,故取名為“珍藏的記憶”。

今年10月25日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五十大慶,我把這本拙著獻給她。自己覺得這份禮太薄,太輕,太寒酸了,有點羞於出手。但是,它畢竟代表我的一份心意,一份真誠的心意,我想她不會因禮輕而拒絕吧。

我是出版社的一名文藝編輯,長期忙於“為人作嫁”的工作,業餘寫些文字,沒有計劃,也不成係列;五十歲以後又被心腦血管疾病襲擾,完成日常的編輯任務都勉為其難,更談不上自己的研究和寫作計劃。1998年退休以後,又被出版社返聘,搞了幾年出版史誌的編纂工作。2002年初安裝了心髒起搏器後,生活質量大為提高但不能過於勞累,伏案學習和寫作稍久會感到頭暈眼花。這些年,大部分時間花在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學習上麵,偶爾寫些遊記和懷舊的文字,數量不多。今年為了出這本集子,才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對舊作的整理和編輯上,並撰寫了幾篇新作。全書基本上按寫作時間排列,這樣,讀者就可以知道某年某月,我幹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和想了些什麼。我學習尊敬的巴金老人:相信讀者,“把心交給讀者”。我不是作家,更不是詩人,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編輯。平時有感而發,寫作態度是認真的;不率爾操觚,不作無病呻吟。寫成的文字,缺乏文采,也無重大的內容和深刻的思想,僅有作者的一點真情實感而已。

拙著能在自治區五十大慶的前夕順利出版,全仗出版社領導和文藝室同人的關心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2008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