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下)(2 / 3)

檢查香櫞、枳殼等,應注意檢查果瓢處。鐵桶(盒)裝的枸杞子、龍眼肉一般呈密封狀態,可不開封檢查,但儲存年久或包裝破損時應開封檢查。

檢查種子類藥材,要注意去殼種仁的殘刻狀和帶殼種子表麵的蛀洞。蛾類害蟲為害時,跡象較為明顯,在子粒藥材的空隙可見成蟲爬行。幼蟲使種子呈殘刻狀,遇光或微小的溫度差別,它們迅速匿藏在子粒間,並向下爬行。1~3齡幼蟲個體較小,體色與為害對象顏色相仿,不易察見。可將子粒攤平,檢視時發現有蠕動現象可過篩檢出。蛾類害蟲為害的一種跡象是在子粒間或包裝內壁處吐絲結網,把子粒連綴成團串狀,內藏行將化蛹的幼蟲或蛹。檢查中如同時發現成、幼蟲,說明蛾類倉蟲處在世代交替中,稱首尾重疊,應加強管理。

被甲蟲類倉蟲為害的種子藥材表麵形成不易察見的蛀洞,檢查時要擊碎。如發現粉末碎屑過多,應過篩檢查。

3.花類藥材檢查

檢查花類藥材是否生蟲,應檢查花萼、花蕊處。被蛀花類藥材,花瓣零落。一般的方法是將花蕊掰開或將花筒展開,有些品種要攤開檢查。

4.動物類藥材的檢查

動物藥材生蟲後的跡象比較明顯,應重點檢查動物幹屍的腹部、尾部、肌肉殘留處。如昆蟲類的腹部易被蛀碎,蛤蚧的尾巴較軀體、四肢易被蛀。穿山甲、鹿筋、龜板、鱉甲、烏蛇、蘄蛇等附帶的殘肉極易被蛀。有些品種還要攤開、過篩或輕輕叩擊檢查,如雞內金、桑螵蛸等。

5.菌藻類藥材的檢查

這類藥材品種不多,易生蟲品種多為真菌的子實體或菌核,如茯苓、豬苓等。檢查時要看表麵有無蛀洞或采取輕輕叩擊、擊碎方法來檢查。三、易生蟲藥材的養護

(一)衛生防治

衛生防治是以防為主的技術措施,包括環境治理、清潔消毒、隔離等保管養護方法。易生蟲藥材的養護,應從環境治理入手,做到防治當頭,治在其中,治中有防,防治結合。在分類檢查基礎上,加以綜合防治。

1.環境治理

儲存環境要求幹淨整潔,清除倉蟲匿居場所。庫內積存的垃圾、塵土、碎屑及庫區雜草、積水都是倉蟲棲息隱蔽的場所,要徹底清除。進出庫散落的“地腳”應打掃幹淨後挑揀歸垛,批量出庫後騰清的貨位,要把襯墊的葦席、麻布片等拖出庫外清掃、曝曬,積存在貨位底部的雜藥及碎屑要打掃幹淨。

2.清消工作

選用低毒高效殺蟲劑噴施於倉儲環境,殺滅暴露在外部的倉蟲和有效地驅避外來倉蟲的傳播。環境清消應從養護季節開始前進行第一次藥劑噴施,至養護季節結束,每月至少進行一次。

清消的藥劑,可選用敵敵畏或溴氫菊酯類殺蟲劑。

敵敵畏(C4H7Cl2O4P),俗稱DDVP,是一種殺蟲力較強的有機磷殺蟲劑,具有胃毒、觸殺、驅避及熏蒸作用。由於其蒸氣滲透能力較差,很難殺死堆垛中的倉蟲。但它對暴露在外的倉蟲,具有良好的殺滅效果。操作方法:

(1)以缸或噴霧器為容器,80%敵敵畏乳油與水以1:10的比例配成乳懸液,備用。在庫內地麵走道上每隔2m置一瓷盤或破舊麻袋,將配對好的藥劑噴霧或按量傾倒在盤內或麻袋上,使其緩慢地釋放蒸氣,噴施後應密閉24h以上。使用時不要將藥液噴施在堆垛表麵。

(2)掛布條法在離堆垛頂麵1m高相對的兩麵牆上釘好鐵環圈,在麻繩上拴掛若幹布條,繩的兩端分別穿過牆上的兩個鐵環圈子,繩的長度通過鐵環圈子可放鬆至地麵為宜。用80%敵敵畏乳油浸濕第一個布條,布條不滴藥液時再浸濕第二個布條至最後一個布條止。兩邊同時拉起麻繩使其懸空,在牆上釘牢,密閉72h即可。用此操作,以2.5m為間距,可懸掛多條麻繩和布條。

溴氫菊酯是一種擬除蟲菊酯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驅避作用,無熏蒸作用。溴氫菊酯在光照下及空氣中性質穩定,可保持較長時間的藥效,屬高效低毒觸殺劑。主要劑型有:乳油、可濕性粉劑、粉劑、高濃度液劑等。

操作方法:

空倉消毒:在新建或騰空的庫房內進行,用噴霧器在牆壁、屋頂、地麵上噴施,一般用藥量為每平方米溴氫菊酯粉劑有效成分7.5mg。

堆垛噴施:用噴霧器將藥液噴到堆垛表麵、陰暗角落和空間。通常將溴氫菊酯乳油與水以1:4000或1:7000混合調配噴霧;粉劑(有效成分100g/L)用量為1000m3用溴氫菊酯0.5g。噴藥後不需密閉,可在8日內有效地防治倉蟲。

包裝處理:用溴氫菊酯可濕性粉劑200g加水100mL,用藥量每平方米1mg,把藥液噴灑在包裝上。

據國內外有關資料報道,溴氫菊酯與糧食攪拌或分層噴施,殘毒量低於國際允許標準。中藥材作為藥品,在沒有取得可靠實驗數據和使用經驗前,不能直接噴灑在藥材表麵。

3.隔離防治

驗收發現的藥材有倉蟲活動,如藥材未被蛀蝕,可能是運輸中傳播而來。如部分有蟲蛀,說明發貨方在藥材儲存期間養護不當。對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是,嚴重蟲蛀的應退回,退回發運之前采取隔離措施,並施藥劑熏蒸,滅蟲後退回。

對偶見倉蟲或少部分被蛀的藥材,應在指定地點實行隔離,進行滅蟲處理後繼續觀察。無倉蟲為害時,對有蟲蛀藥材進行挑揀加工。

在庫儲存的藥材,應做到生蟲與不生蟲的分開存放,一般生蟲與最易生蟲的分開存放。如條件不允許,應將未生蟲的藥材早期實行密封,避免交叉感染。

(二)習性防治

習性防治是利用倉蟲生物學特性,用簡單易行的方法來防治倉蟲。

1.燈光誘集法

利用蛾類倉蟲的趨光性來誘殺倉蟲,自古有之,現代稱為“生物防治”。

操作方法:距堆垛周邊2m範圍地麵上架設不超過60W的照明燈,如係紫外燈則兼有滅菌作用。架設高度距地麵0.5m為宜,燈下方置一大盆清水。於蛾類倉蟲密集時,在入夜時分接通電源後,“飛蛾撲火”,紛紛跌撞進水盆中。如係周末布燈,可結合3個夜晚使用。清晨應把水盆裏的水倒掉,撤燈。

2.高峰誘集法

某些倉蟲具上爬群集性,如玉米象、鋸穀盜、綠豆象等。利用這一習性,可結合晾曬法,進行誘集殺滅。

操作方法:把發現蟲情的藥材攤在地麵上,堆成0.3m左右的小高峰多處,在高峰處插以草把或脫粒後的玉米穗。經過一段時間,草把或玉米穗上就集滿倉蟲,取出草把或玉米穗用沸水或藥劑處理。

3.模擬越冬場所誘集法

蛾類幼蟲越冬習性是沿牆壁向上爬至屋頂與牆壁交界處、角落處結繭化蛹越冬,天氣轉暖羽化成蟲。利用這一習性,可模擬其越冬場所誘集滅殺。

操作方法:將寬0.3m的麻布片(長度不限)兩層,釘在上述各處,模擬其越冬場所,每周檢查一次,誘集到一定數量時,將麻布片取下,用沸水處理後曬幹,繼續誘集。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溫度對倉蟲生理活動的影響,采用高溫或低溫破壞其生理功能和生活條件,殺滅或抑製倉蟲生長繁殖的一種方法。

1.高溫殺蟲法

倉蟲對高溫的忍受力較差,在亞致死高溫區(40℃~50℃)大多數倉蟲呈昏迷狀態,在致死高溫區(50℃~60℃)蟲體蛋白凝固而死亡。

(1)日光曝曬法此法不宜用於含油性、糖質和揮發性成分的藥材。

操作方法:將平整的場所打掃幹淨,用日光預熱場地至40℃以上,把生蟲藥材均勻地平鋪在場地上,至藥材表麵升溫後翻動,調整照曬麵,並經常翻動。為防止倉蟲在曝曬下四處逃避,可在攤平藥材前在場地四周設布防蟲線,以具有觸殺效果的殺蟲劑噴布。曝曬時間以夏季上午10時至16時為宜,不少於2h。

操作完畢後,應等藥材自然降溫後裝袋入庫,但枸杞子、天冬據傳統經驗操作,可趁熱裝箱,壓實後密封。

(2)烘幹法可用烘幹機進行,出口溫度控製在50℃~60℃,烘幹時間以30min內為宜。

上述兩法不僅可以滅蟲,還可使藥材保持一定程度的幹燥,有利於儲存。

2.低溫防治法

可用冷庫防蟲,或在寒冬季節降溫時機敞開凍殺倉蟲。

3.除氧劑封存

除氧劑和氣調養護都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養護技術。除氧劑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活性鐵粉而製得的化學物質。工作原理是用鐵劑的氧化還原作用與氧發生化學反應,達到除氧作用。

除氧劑無臭、無味,不直接與藥材接觸,具有防蟲、防黴、防氧化變色等作用。定量除氧劑在密封體內,可使氧濃度在1~2日內降至0.1%以下。除氧劑能夠改變密封體內的空氣體積比,嚴格地說,除氧劑封存也是一種“氣調”養護方法。

除氧劑一般由除氧劑和氧指示劑組成。氧指示劑為紫色,在密封體內可以指示氧濃度範圍,氧濃度在0.1以下變為紅色,在0.5以上時為藍色。

除氧劑的用量,依生產廠家型號不同而不同,一般按密封體內剩餘空氣容積乘以1/5計算出密封體內含氧量,再根據除氧劑除氧當量確定除氧劑的量。操作方法:除氧封存操作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使用阻氧性能好的材料製成密封容器。通常使用0.3mm聚氯乙烯複合膜製成密封用罩帳。

(2)封口完好,能阻隔與外部空氣的流通。

(3)根據封存容器中的剩餘空氣來選擇適當的除氧劑規格,既不浪費又能實現計劃的降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