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世界上任何知識都不會沒有用的。
——《鍍金時代》
兩個人無知的程度,加在一起,真是令人可怕到萬分,就如同親眼看到銀河垮下來,一片片、一塊塊地穿過天空一般。遇到真正需要勇氣,不論道義上的或生理上的勇氣的時候,他們便不行了。
——《馬克·吐溫自傳》
我們總是希望靈魂不滅,不過我倒並沒有這種希望。我經曆過了今生,這就夠了。至於來生,那是另一次的實驗了。
——《馬克·吐溫自傳》
我把這幾本各有偏見的書所提供的見證融化在一起,再加上那些各有偏見的國會證詞,把全部材料攪合起來,倒在我自己的(有偏見的)模子裏,我就把那個南非洲局勢的難解的謎大致弄清楚了。
——《赤道環遊記》
統計數字真是了不起,隻要應用起來,什麼也沒有這麼驚人的效果。
——《赤道環遊記》
文章寫得有力量,當然是能夠鼓舞大家的精神,這是不成問題的。
——《田納西的新聞界》
書報
這個世界如果還有什麼真正的公道的話,那麼,一本書中的觀念,應該跟那些為不動產和地球上其他所有財產創造了價值的觀念的平起平坐。
——《馬克·吐溫自傳》
兩本書都有很大的特點——明晰、直率、樸素,沒有裝腔作勢,誠實,對朋友、對敵人都很公正,具有戰士的直率、坦白和質樸無華。
——《馬克·吐溫自傳》
一個人必須既是作家,又是出版商,對這兩種行當都吃過苦頭,才有資格到各國的國會或者議會的版權委員會去,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意見。
——《馬克·吐溫自傳》
所有的出版商都是哥倫布,而成功的作家便是他們的新大陸。
——《馬克·吐溫自傳》
不過,隻要你穿上潛水衣潛下去,潛下去,再潛下去,一直潛到人口密集的地區,那個永遠做苦工、挨餓的、見不到天日的地區,你就會發現成百萬冊他的書。有這個市場的人,財是發定了,黃油麵包是穩穩到手了,因為這些人永遠不會丟棄它。
——《馬克·吐溫自傳》
浮在上麵,他們的偶像可能是泥巴做的,上麵塗了顏色,然後褪了色,剝落了,弄碎了,刮跑了,因為那裏有風雲變幻。可是在下邊深處,他還是黃金一般、堅硬無比,摧毀不了。
——《馬克·吐溫自傳》
書麵的東西不是為了口頭講的;書麵的東西是文學形式的,是生硬的、刻板的,不適宜於口頭講——口頭講的目的隻是娛樂性的,不是為了教訓。這些文字須得加以調整、拆散、通俗化、日常口語化,不然,全場會厭煩,得不到娛樂。
——《馬克·吐溫自傳》
“優秀作品”——這就是大家都稱讚、卻又不讀的書。
——《赤道環遊記》
要傳播錯誤的消息,最有把握的辦法每每是嚴格地報導實際情況。
——《赤道環遊記》
世上的書不夠記載印第安人和其他毫無根據的人們所作的預言;可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所有應驗了的預言的記載,帶在他的大衣口袋裏。
——《滑稽自傳》
我從來沒有見過一支筆像這樣惡毒地連劃帶勾一地往下亂塗,像這樣無情地把別人的動詞和形容詞亂劃亂改。
——《田納西的新聞界》
新聞事業的天賦的使命是傳播真實消息,鏟除錯誤,教育、改進和提高公眾道德和風俗習慣的趨向,並使所有的人更文雅、更高尚、更慈善,在各方麵都更好、更純潔、更快樂。
——《田納西的新聞界》
有許多本來算不了什麼的東西,因為宣傳得法,就居然變成了不起的東西。
——《在亞瑟王朝廷裏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
報紙正是把死氣沉沉的國家從墳墓中喚起的暮鼓晨鍾,這可請你不要忘記。沒有報紙,就沒法兒讓一個國家起死回生,什麼法子也沒有。
——《在亞瑟王朝廷裏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
文藝
小說家描寫女人的行為所以會失敗,就因為他們隻憑著自己在某一回看見過某個女人有過某種行為,便把這種行為加到書中女人的身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