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自傳》
我們這個世界,你自己兩手空空,人家對你也不理不睬。不論買什麼東西,都得多付百分之五十。你受到了恩惠,就得付出一千。事實上,受到了恩惠,也就負了一筆債,這筆債常常越積越高。仿佛遭到了敲詐勒索,你越付,債越高。早晚你會體會到人家給你的好處隻是害了你,你但願從沒有過這回事才好。
——《馬克·吐溫自傳》
多做些好事情,不圖報酬,還是可以使我們短短的生命很體麵和有價值,這本身就可以算是一種報酬。
——《狗的自述》
我極力循規蹈矩,多做正經事,不辜負我母親的慈愛和教訓,盡量換取我所能得到的快樂。
——《狗的自述》
我雖然借了許多錢,卻還是小心翼翼地使它不超過我的財產——我是說不超過我的薪金。
——《百萬英鎊的鈔票》
英國人出去參加宴會的時候,照例先吃了飯再去,因為他們很知道他們所要冒的危險;可是誰也不會警告一下外行的人,因此外行人就老老實實走入圈套了。
——《百萬英鎊的鈔票》
要挑錯總是容易的,隻要你有這樣的癖好。從前有個人挑不出他的煤炭有什麼毛病,就抱怨那裏含著史前的蛤蟆太多了。
——《傻瓜威爾遜》
有三種最有把握的辦法,都可以使一個作家高興,這三種辦法的恭維程度是一個賽過一個的:一、向他說,你已經讀過他一部作品;二、向他說,他的書你全都讀過了;三、要求他將要出版的作品原稿給你拜讀拜讀。第一種方法可以贏得他對你的敬意;第二種方法可以贏得他對你的讚賞;第三種方法可以使你成為他的心腹之交。
——《傻瓜威爾遜》
假如你撿到一隻挨餓的狗,把它養好,它是不會咬你的。這就是狗與人之間的主要區別。
——《傻瓜威爾遜》
生氣的時候,你就默數四下;大發脾氣的時候,你就咒罵吧。
——《傻瓜威爾遜》
教養決定了一切。桃子從前本來是一種苦味的扁桃;卷心菜隻是受過大學教育的黃牙白罷了。
——《傻瓜威爾遜》
在那受著嚴格限製的實際生活中,他們還是像往常一樣——艱苦、勤勞、謹慎、節儉、實事求是。
——《三萬元的遺產》
擺脫了奴役和罪惡的束縛,擺脫了庸俗和野蠻,生命就顯得有生氣了。
——《王子與貧兒》
沒有人敢於大膽地在沒有航標的大海上冒險前行。
——《王子與貧兒》
哎,無論什麼人,你都不能把他一筆抹倒。
——《在亞瑟王朝廷裏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
同行的人彼此之間也不能不講禮貌哇。兩個同行的人,萬不可爭行奪市。
——《在亞瑟王朝廷裏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
不拘讓我幹什麼,隻要順情順理,我都不會不答應的:我才決不肯一意孤行,走到極端呢。
——《在亞瑟王朝廷裏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
當一個可憐蟲來求你幫助的時候,隻要你對於你所施的恩德將引起的後果感到有一些懷疑,那你就讓自己得到懷疑的好處。
——《一個兜銷員的故事》
一個做了好事的人,不管他是怎樣一類人,自己決不會得不到好處的。
——《一個兜銷員的故事》
我的恩人開始說的是他很少給別人提出忠告,可是他一旦提出忠告的話,那就一定是金玉良言。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
你決不會預料得到,幫了人家的忙,又沒有得罪過他,他可反而這麼卑鄙地陷害你。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
當一個人在高談闊論時,以為別人會懷著讚歎的心情聚精會神地聽,而結果卻發現聽的人一聲不響地睡著了,這時候,談話的人總是感到狼狽的。
——《湯姆·索亞出國旅行記》
他們既然受到了慷慨的救濟,當然就希望自己也慷慨地對待其他不幸的人,借此表示人家施之於他們的豪爽精神並不是枉費的。
——《高爾斯密士的朋友再度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