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

習慣可以使最敏感的人把他原來頂膩味的事情看得稀鬆平常。

——《鍍金時代》

天底下什麼樣的樂趣是最高尚?天底下什麼事最最令人感到得意?新發現!曉得自己走的路,是旁人從未走過的;曉得自己看到的東西,是凡人從未見過的;曉得自己呼吸到的空氣,是人家從未吸過的。

——《傻子出國記》

多少人費盡心機挖掘的問題範圍下,轉出個念頭,得出個了不起的看法,想出個聰明的好主意。找到顆新行星,想出個關鍵,摸到條利用電光傳達信息的路。

——《傻子出國記》

趕在人家前頭,幹出些什麼,說出些什麼,看出些什麼——就是這些事,叫人感到其樂無窮,比起來,其他的樂趣簡直平淡無奇,其他的喜事簡直微不足道。

——《傻子出國記》

哥倫布,在《品泰號》的護桅索上,高踞虛無縹緲的海麵,揮舞帽子,眼巴巴地盯著一片陌生的新世界!這些人才算沒白活——他們才算真正懂得什麼叫樂趣,他們長長一輩子的喜事全湊在短短一刹那裏頭了。

——《傻子出國記》

當地居民隻曉得墨守成規,沉湎在昔日美夢中,根本不知道地球是旋轉的!也根本不關心地球究竟是旋轉的還是靜止的。

——《傻子出國記》

要對於一位著名人物的品格作出正確的估價,就得憑他的、而不是憑我們的時代標準來評判。憑某一世紀的標準來評判,其前一世紀最高貴的人物就會失掉很多光彩;憑今天的標準來評判,那麼四五個世紀以前,就可能沒有一個傑出人物的品格,能在各個方麵都經得起考驗。

——《冉·達克》

有些人根本不懂得怎樣去改進革新。情勢盡快變遷,但是這一些人還是看不出他們也應該隨之改變,來適應那些情勢。他們隻知道那條久經踐踏的老路,他們的父親、祖父走過以後,他們自己也跟著走上去的那條路。假如來了一次地震,把地麵震裂得麵目全非,渾沌一團,那一條久經踐踏的老路隻能把人引上懸崖絕壁,導入大沼深澤,這些人仍然不能學會他們必須開辟一條新的道路——不,他們仍然要愚蠢地向前進,循著那條老路趨向死亡和地獄。

——《冉·達克》

依照自然法則的需要和命令幹的事,是無可責備的。

——《馬克·吐溫自傳》

設想是有益的,調查出個究竟則更好。

——《馬克·吐溫自傳》

自然的法則是至高無上的,理應優先於人間法規所強加於人生的那些無聊的限製。

——《馬克·吐溫自傳》

這自然法規我認為是最高的法規,一切法規中最具有強製性的法規。

——《馬克·吐溫自傳》

自然法則不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品性的軟弱與愚蠢決不是它有計劃地創造出來的。

——《馬克·吐溫自傳》

人工再巧,也永遠改變不了蜘蛛的脾性,讓它停止殺害的行徑。

——《馬克·吐溫自傳》

熨鬥、澡盆、木瓦或是屋頂石板瓦,衣服的發明以及曆朝曆代的種種進步,都是人們的思維並把觀念加以應用的結果。要不是由於這些觀念,就不會有這些財產的存在。

——《馬克·吐溫自傳》

世界上動物的生命是從少數細微胚種經過無數紀的發展而來的,也許是開天辟地時造物主安放在地球上的一個細微胚種發展而來的。這種發展是朝著最後的完美逐步進化的,一直上升到人的出現;然後這逐步進化的進程不幸中斷,並走向毀滅。

——《馬克·吐溫自傳》

我們總是由於我們所缺乏的優秀品質而欽佩人家、羨慕人家。英雄崇拜的道理即在於此。

——《馬克·吐溫自傳》

我們的英雄們正是幹了我們所不得不加以首肯的事,以及我們所幹不了因而往往暗暗地引以為羞的事。我們在自己身上沒有找到有多少可以值得誇耀的東西,我們總是私下裏希望變得像別的什麼人。要是人人都對自己心滿意足的話,世界上便沒有英雄了。

——《馬克·吐溫自傳》

成千上萬的天才生下來,又死去了,沒有被人發現——沒有被他們自己發現,也沒有被別人發現。要不是那場南北戰爭,林肯、格蘭特、謝爾曼和謝裏登不會被人家發現,也不會升到顯赫的位置。

——《馬克·吐溫自傳》

一個天才往往難於發現他自己,也往往難於被親友所發現。我甚至可以說得更嚴重些,一個天才——至少是文學上的天才,根本不可能被他的熟人所發現,他們跟他太熟悉了,他處在他們注意的焦點之外,他們不可能看出他的才能有多大,他們不可能體會到他和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馬克·吐溫自傳》

講到潛入深處的名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那潛入深處的:一旦受歡迎,便永遠受歡迎;一旦被熱愛,便永遠被熱愛;一旦受尊敬,便永遠受尊敬、受推崇、受信賴。

——《馬克·吐溫自傳》

每關閉一所學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獄。

——《馬克·吐溫自傳》

任何一個有智慧、有智力、有經驗的人,突然把原來保護著、掩飾著他對天下幾乎所有問題上的真實看法的那堵牆給推倒了,那他馬上會被認定是喪失了智力與智慧,應該送進瘋人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