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用來縫製衣服的針
人類最早用來縫製獸皮衣服的針是“骨針”。它是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的洞穴裏發掘出來的。骨針尖端銳利,針身圓滑,尾部穿孔。針長毫米直徑毫米。現存中國猿人博物館。
最早的紡織品實物
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紡織品實物,是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蘇吳縣草鞋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三塊葛布殘片。經科學鑒定,這些葛布是雙股經,線的羅紋織物。葛布現存南京博物院。最早的絲織品實物
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實物,是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吳興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絲帛、絲帶和絲繩。絲帛的經緯密度各為每厘米根;
絲帶寬毫米,用l根粗細絲線交編而成;絲繩的投影寬度約為毫米,用三根絲束合股加拈而成。最早的麻織品實物
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苧麻織品實物,是l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吳興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苧麻平紋織物殘片。這些苧麻織物經密爿每厘米一根。
最早的毛紡織品實物
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毛紡織品.實物是l年在青海都蘭諾木洪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一塊毛布和一塊毛毯殘片。這些毛紡織品經密約每厘米1根,密約每厘米一根,經線粗約.毫米,緯線粗約毫米。
最早的絨圈錦織物
絨圈錦是如今平絨的前身。中國最早的絨圈錦織物,是年考古工作者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的。它是利用較粗的經線在應該提花顯紋的地方織成絨圈,使花紋處高出織物,從而顯出立體感。
關於織物塗層的最早記錄
《儀禮·冠禮後漢書》記載,西周時代的奴隸主貴族的帽子,是用升麻布做成的,上麵塗上黑紅色的漆,這是中國關於織物塗層的最早記錄。
最早的塗層織物
在世紀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陝西長安縣的西周古墓中,發現了塗有黑漆的織物殘片。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塗層織物。第一本刺繡技法論著中國曆史上第一本刺繡技法論著,是由沈壽口述、張謇筆錄整理的《雪宦繡譜》。該書於年由南通翰墨林書局刊印出版。
最早的原始織布工具
到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世界發現的最早的原始織布工具,是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出土的紡專、管狀骨針、打緯木刀、繞線棒等紡織工具。這也是中國距今六千多年前已有最早的原始織布工具的佐證。
最早利用的礦物顏料
中國也是人類最早利用的礦物顏料,是天然赤鐵礦年,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蘇邳縣大墩子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五塊赭石。這赭石就是當時人們所使用的赤鐵礦顏料。
最早的棉毯
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棉毯是在浙江蘭溪南宋古墓裏出土的一條毛毯。它經緯分明,拉毛均勻,織法很是精致。最早記載失蠟法的文獻失蠟法就是傳統的熔模鑄造,為中國古代三大鑄造技術之一。大約在漢代,中國的冶鑄工匠就能用失蠟法鑄造印章。但直到宋朝的王勃,才在《唐會要》中首次提到這種方法。他說:武德四年(公元年)鑄造“開元通寶”時,歐陽詢進呈“蠟樣”,請皇上定奪。文德皇後看蠟樣時,在蠟樣上掐了指甲痕,所以鑄出的錢麵上有掐痕。這是中國關於失蠟法的最早文獻記載。
最早記載人工配製白銅方法的文獻
中國最早記載人工配製白銅方法的文獻,是南宋何所著的《春渚紀聞》。書中說,用砒粉可以“化銅二兩為爛銀”。而在西方,直到世紀,才開始仿製中國白銅。年,英國和德國終於相繼仿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