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要總是唱反調,改變他人不如改變自己
朋友之間千萬不要存在改變對方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思維方法和行為準則。你向他進攻,他定會防禦,這是很正常的,盡管彼此是朋友。改變他人不如改變自己,這並非不公平,如果你能有對友誼細致入微的關懷,搞僵的人際關係會迎刃而解,從此人生不再是窮途末路,而是無限寬廣。
一般來說,在人際關係中,如果處境不佳,就該設法改變它。改變人際關係涉及三個方麵:一是環境;二是他人;三是自己。
通常改變環境比較難。比如,在單位裏,你如果怎麼也得不到上司的賞識,你要改變環境,就不那麼容易了。許多人在和他人交往而陷入尷尬的境地時,立刻撤退、避開,在很多情況下,這也不失為最佳的解決策略。可是,你在采用這個方法之前,有必要三思而後行。這樣做,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呢?對自己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有的人為了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頻頻地調換工作。他可能認為:在單位裏同事歧視他,發泄對他的不滿,他無論在哪兒,耳朵裏都塞著這些東西,晚上,回到家裏也不得安寧,這些話還在他耳邊嗡嗡直響。於是,他隻想在陌生人中間活動。因此,不停地調動工作,不想與人打交道。這些人鬧調動,不是深思熟慮之後想法使自己擺脫不良人際關係,而是靠調動來解決問題。調動確實是最省力的方法,但也是最笨的方法,而不是最高明的做法。
改變他人確實不容易。大多數人都想改變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了矛盾,大多數人或出於本能,或由於衝動,希望通過他人的改變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例如:“唉,那個人再坦率點就好啦。”“你呀,再稍微深刻考慮一下,就好啦。”“咳,那姑娘如果為我考慮考慮,也就萬事大吉啦!”“聽見沒有?請按照我說的那樣做。”“大家別待在一起亂哄哄的,快給我排整齊!”如此等等,無論嚷什麼,他們的目標不外乎一個,那就是改變他人。結果,幾乎所有的人很少有變化,他們依然故我。
為何難以改變他人?請你再想想,當你在試圖改變他人時,對方會怎麼反應呢?當然,人身上其實充滿各種各樣的缺點。有缺點,就要改變,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並不總是如此。更多的情況是許多人都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思維方法和行為準則,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你向他進攻,他防禦,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正因為如此,他或狡辯、或發火、或緘默無言,再不,就會采取“絕交”之類的威嚇手段,來捍衛自己。
出現這種情形當然是自然的:一開始,是心和心的交流,一般是用談心的形式,直到充滿一體感。可是,如果你傷了別人的感情,如淚水、話語,還有過去的“傷疤”,他就會對你敬而遠之,獨處時間就會增多。即使對你的態度不變,話還是少了。他的臉色凝重,表明惹不起你的意思。你想要改變他人,他人就采取這樣的態度。因為一個人如果為人所擺布,你能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嗎?你在被動地接受他人“幹這”、“做那”的指派時,你和他們的關係會更融洽嗎?或者,反過來,你和對方的關係會更充實嗎?
因此,剩下的隻能改變自己。一般說來,從自己改起,然後,他人就會改變。而人際關係中出現的問題,都起因於人們想先改變他人的欲望。這一欲望從你出世不久就開始了,隨著你年齡的增長,會日趨膨脹。許多人對自己說再難聽的話,都無傷大雅;但是,你絕不會喜歡聽來自於他人貶低你的語言。如果這樣你定會勃然大怒,絕不“買賬”。
所以,你先改變自己的原因就在此處,它是你解決與人糾紛的萬能鑰匙。有的人會說,在和周圍人不能和睦相處的時候,為什麼先要我改變,這太不公平啦!你也許會這樣埋怨的。一點不錯,是很不公平。為了自己生活得更舒適,不是改變自己,而是改變他人,這是許多人不改變自己的借口。但要看到,改變自己要比改變他人的效果好得多。你的人生會因此變得更好,你的成長會出乎意料地迅速、順利,搞僵了的人際關係也會迎刃而解。人生不是窮途末路,而是無限寬廣。當然,這個方法也不是任何時候都奏效的,需要靈活運用。
總之,不要老是跟朋友唱反調,而要真心讚同朋友。你一定會發現,自我提高對你是沒有害處的。要改變自己,就要先從容易改變的地方著手。一言以蔽之,它是隱藏在你內心深處的東西。所以,你和朋友交往時,隻要你從內心準備改變自己,你自然會發覺你容易改變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態。如果你能產生“諒解”、“寬容”的念頭,這就是你改變自己的出發點。要懂得這個玄機:寬容你不喜歡的人。
4.從爭論中獲勝的唯一秘訣是避免爭論
中國人最愛麵子。尤其是青年人,年輕氣盛,自尊心很強,常常為一點小事爭得麵紅耳赤,互不相讓。有時即使意識到自己錯了,但為了保住麵子,也要無理攪三分,甚至不惜攻擊對方的人格。這樣的爭論對人際關係有百害而無一利。
相容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應該遵循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則,能不能做到相容,直接關係到一個人人緣的好壞。
有一次在報上看到這麼一則消息:住在樓上的人老是把地板弄得“嘎吱、嘎吱”作響,常常把樓下正在午睡的女子驚醒。她心裏很氣憤,便心生一計:拿出一張紙,在上麵畫一個人,寫上對方的姓名,然後大大畫了個“×”,悄悄上樓貼在對方的房門上。她剛貼好,正要轉身下樓,樓上主婦買菜回來,與她撞個正著,見此情景,兩人開始爭論,結果愈演愈烈,最後二人竟然動手廝打起來,從此,兩家成了仇人。
不相容必然導致雙方的爭執和爭論。任何人都贏不了爭論,十之八九,爭論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加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的。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贏了,還是輸了。為什麼?如果你的勝利,使對方的論點被攻擊得千瘡百孔,證明他一無是處,那又怎樣?你會覺得揚揚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慚,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的勝利。而且,一個人即使口服,但心裏不服。
因此,從爭論中獲勝的唯一秘訣是避免爭論。
為此,提出九點建議,對你或許會有所幫助:
(1)歡迎不同的意見
因為不同的意見往往是人們避免重大錯誤的最好機會。青年人考慮問題往往欠周到,這時聽一下別人不同的意見,或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果你為父母的嘮叨而厭煩,或者為周圍人的固執而大傷腦筋,這時,請記住:不同的意見恰恰是你沒有想到的。
(2)不要輕易相信自己直覺的印象
直覺的印象也就是第一感覺的印象。當別人提出不同意見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自衛,即維護自己的想法和自尊心。這種自衛常常使我們的直覺缺乏科學性。
(3)控製自己脾氣的爆發
發脾氣根本不能幫你解決任何問題,相反,它隻能激怒對方,加劇雙方的防衛和對抗。
(4)先聽為上
讓反對者有說話的機會,讓他把話說完,不要拒絕和爭辯。否則隻會增加彼此溝通的障礙。隻有先聽,聽了以後才有可能溝通;不聽,也就失去了溝通的基礎和依據。
(5)尋找你同意的地方
當聽完反對者的陳述後,先看看哪些是你同意的地方,尋找雙方的共同點。有了共同語言,溝通起來就容易得多。
(6)要誠實
當發現自己錯了時,不要掩蓋自己的錯誤,要很快地很誠懇地承認,這樣,可以有助於解除反對者的武裝,減少他們的自衛。
(7)同意仔細考慮反對者的意見,切勿指出對方錯了
同意是出於真心。如果有朝一日反對者對你說:“我早就告訴你了,你就是不聽。”那時你就難堪了。如果你說他錯了,他不但不會聽你的,還傷了他的自尊心,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8)為反對者關心你的事情而真誠地感謝他們
肯花時間表達不同意見的人,必然和你一樣對同一件事情感到關心,這說明你們倆有共同的興趣。因此,把他看作幫助你的人,或許可以把反對者轉變為你的朋友。
(9)延緩采取行動,讓雙方都有時間把問題考慮清楚
要反複地問自己:“反對者的意見可不可能是對的?他的立場和理由是不是有道理?我的反應是不是有利於解決問題?我將會勝利還是失敗?這個難題會不會是我的一次機會?”這樣,在雙方都有時間把問題考慮清楚的情況下,再作出決定,往往是比較成熟的。
相容是一種待人處事的原則。一個人能不能做到相容,跟他的修養、性格、氣質等多種因素有關。一般說來,文化素質高,道德品性好,性格開朗,氣質安靜沉穩的人,往往有比較強的相容性。就拿人的氣質來說吧,多血質和黏液質的人,其相容性要高於膽汁質和抑鬱質的人。因此,要想做到相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們在許多方麵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