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堂裏又搞烏龍,包拯眾人放大假(3 / 3)

包拯說道:“包拯洗耳恭聽。”

丁尚書問道:“當年沈父來投案自首,包大人便結了這個案子,不知在此之前可有仔細搜過沈家的打棉坊?”

包拯答道:“報案之時,包拯曾率人去搜過一次,並無所獲。隨後又派人再搜,亦是如此。”

丁尚書點頭道:“如此說來,包大人並不曾想到那精棉竟會飄在房梁天窗之上。”

包拯心知自己有過,道:“此乃包拯之疏忽。”

丁大人肅聲道:“一時疏忽,卻間接導致誤判罪名,搭上一條人命。”

包拯心下慚愧:“包拯慚愧,願領懲處。”

丁尚書問罷二人,便轉身拱手朝仁宗和八賢王等人道:“老臣心中已有道理,不知皇上和各位大人可還有話?”

仁宗示意他繼續說下去,八賢王和王丞相聽丁尚書審得公正,便也無話可說。龐太師想來想去,卻也挑不出丁尚書的問題來,也閉了嘴巴。

丁尚書便道:“聽判。”

沈元趕緊伏在地上,包拯也一撩袍子跪下。

“如今本部將某年某月某日開封府所判打棉一案推翻。經查,沈父並未盜竊,還其清白,告知天下。包拯罪在疏忽,念其過往之績,罰俸一年,官降一品。不知爾等可服?”

“草民心服,謝皇上,謝過眾位大人。”

“包拯領罪。”

……

開封府等一幹人聽到此處,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包大人,你不早些知會我們一聲,還將我們嚇了個夠嗆。三更半夜地跑到公堂去不知要幹嘛……”白玉堂搖著扇子道。

“白兄!”展昭趕緊瞪了白玉堂一眼。

包拯笑了笑:“丁大人此判,老夫誠心領罪。方才到公堂去,便是囑咐自己要以此事為鑒,才不負皇上與百姓的信任。”

王朝接口道:“無論如何,大人不走的話,我們便安心了。”

包拯說道:“這倒未必。”

眾人不由得“啊”了一聲。

包拯笑道:“因了此事,皇上開恩放開封府上下一幹人等三個月的假。老夫尋思著爾等離鄉已久,正好趁這遭假回去瞧瞧。”

眾人這才真正地鬆了一口氣,麵上現出喜色來。

過了幾日,包拯和包夫人攜包紈出了開封府,公孫策也帶了公孫嵐相陪。眾人打算一起回廬州去走上一趟。外頭的馬車早已停在那兒等著,眾人說說笑笑地出了門。

“老夫人,大人,屬下告辭了。”展昭率了四大門柱,朝包夫人和包拯作禮。

“去罷。”包拯點頭說道。

“大人,真的不用屬下等沿途護送?”展昭還是不大放心。

“不必了。你們就放心回去,無需牽掛。”包拯擺手說道。

展昭等人見包拯如此說,俱各自抱劍行了禮,背了包袱分頭往城外而去了。

“來,咱們上車。”包夫人立於馬車旁,喊道。

包拯牽了包紈,正要上車之時,隻聽得一聲“冤枉!”

包拯看時,原來是個七八歲的小孩兒,手裏捧著一張狀紙,跪在包拯麵前。

公孫策走過來,望向包拯:“大人,這……”

包拯略一沉思,上前去接過小孩的狀紙,拉起他的手。

“走罷。”包拯含笑道,回頭望開封府裏大步走去。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最後一章糾結了好久,多謝末世紀大人給我的靈感,才產出來了……

這是我寫得比較順手的一篇文了,於是正文到此完結。謝謝一路陪我發文、冒泡和不冒泡的姑娘們,大Mua~

感情線未完的問題是因為我打算以後挖個開封千金係列二,寫兩小隨包公出巡的破案故事。

再透露一個,瓦正在同時用功碼新坑~也是開封同人,輕鬆溫馨向BG美食文。希望在新坑再看到乃們。>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