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包袱拋出去,把責任扛起來(1 / 1)

擔當是“鐵肩擔道義”的錚錚誓言,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氣魄,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的奉獻精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先賢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擔當;“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是有誌者身處困境時的自我擔當;“一人做事一人當”,是普通百姓對個人行為的擔當。對於黨員幹部而言,擔當,意味著勇氣、責任、奉獻與犧牲。

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麵對敵人的炮火,衝鋒陷陣,在敵人的屠刀麵前,大義凜然,他們獻出的是個人的生命,扛起的是五星紅旗這麵鮮紅的國旗。和平時期,許許多多優秀兒女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四海為家,艱苦創業,他們犧牲的是個人的利益,扛起是建設國家的曆史重任。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麵對行凶作惡的歹徒,勇敢地衝上去,與其作生死搏鬥,他們放下的是個人的安危,扛起的是社會的正氣與正義。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需要有擔當的人,作為共產黨員,擔當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素質與能力。

隻有有了擔當,黨員才不會逃避問題,才能勇擔重任。

麵對挑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擔當者說:“風能推動帆到達勝利的彼岸。”逃避者說:“風是大海的幫凶,能把人埋葬在大海深處。”勇敢的人,迎難而上,勇往直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懦弱的人,往往會以“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借口,安慰自己,逃避困難,放棄挑戰。

兩種反應導致了兩種不同的結果。麵對各種難題,“怕”字當頭的人,碰到棘手問題繞道走,工作隻能停留於美好願景中、空中樓閣上。麵對問題“勇”字當頭的人,卻不斷把困難和問題踩在腳下,不斷攻克難關取得成績。這種人就像《士兵突擊》裏的許三多一樣,有一種高度負責的傻勁。正是有了這股傻勁,他們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放棄”、“妥協”,而是像耕地的黃牛一樣,一不抱怨,二不氣餒,把一個又一個問題解決掉。

隻有黨員有擔當,才能凝聚共識,團結力量,共創輝煌。

有個故事說,一戶人家三個兒媳一起做早飯——燜小米幹飯。飯做好了端上來,聞著噴香的米飯,公公就問是誰做的,二兒媳急忙回答是她做的。正讚歎著媳婦的廚藝,“喀嚓”,米飯中的一粒砂子把公公的牙硌了。公公悶著頭問誰淘的米,二兒媳婦急忙撇清是大嫂淘的米。繼續吃飯,公公在碗底挑出了一塊糊了的米飯,二兒媳不等公公發問,就急著說,火是三媳婦燒的。大媳婦和三媳婦坐不住了,你指責我不對,我指責問題在於你,一頓飯吃得全家雞犬不寧。

這個故事對應到我們黨員身上,一種是舍卒保車論。此論認為,當小卒的應該替當官的負起責任來,出了問題由小卒頂著。還有一種論調,當小卒的能擔什麼責任,出了問題就是一把手的。這種推上推下、推來推去的行為,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導致矛盾叢生,離心離德,形成無所作為、不敢作為、不願作為的氛圍,不僅不利於個人能力的提高,還會貽誤我們事業的發展。所以隻有勇於擔當,才能團結同誌、凝聚力量、共克時艱,才能創造事業輝煌。

隻有黨員有擔當,才會在困難中找辦法,在困境中尋出路。

林肯說,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從而進入更高的境界。換言之,擔當責任會讓你有更大的決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會引導你去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來滿足工作的需要。於險境中找到出路、於困難中找到辦法、於無望中創造可能、於可能中辦成事情,使工作難中求進、事業危中顯生,不斷開創新局麵。

可見,有無擔當精神,是衡量與檢驗一名黨員是否合格的一個重要標尺。大量事實表明,黨員幹部隻有勇於擔當、敢於作為、不斷進擊,才能凝聚人心、鼓舞鬥誌、帶動群眾,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出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