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與他們麵對麵(3 / 3)

他們來到迎賓賓館,當賓館的總經理聽說此事後,當即讓客房部將謝先生訂房的錢執意退回給謝先生,他真誠地說:“謝先生您作為殘疾人,都能想到幫助她們母女倆,我們就更應該這麼做了”。並熱情地設宴招待了他們。

很快,婁底電視台和電台的記者及時趕到並播出了這條新聞,婁底的網友們沸騰了,大家一致表示希望有機會能幫助任菲莉母女倆。最後,幾個網友聯合出錢包了一輛車將任菲莉母女倆送回了長沙。

在這次決賽中,任菲莉一家獲得“網上家庭秀”比賽第三名。賽後任菲莉對兩個女兒說:“這一次,我們親身體驗到了,付出努力獲取的不僅僅是成功,除此還有更多更為豐富的東西,這才是一個人參與競爭的最重要的收獲”。大毛和小毛聽懂了媽媽的話,不住地點頭。任菲莉激動地摟住兩個女兒,那一刻,她有一種鳳凰涅槃般的幸福!

後記

筆者將漂亮媽媽任菲莉的感人故事寫出,於2001年10期首發於《知音》雜誌社的頭版頭條後,很快引起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全國諸多電視、平麵媒體的關注!在相關領導、讀者朋友的關注和鼓勵下,離婚後的任菲莉不僅工作出色、獨自照顧兩個腦癱女兒,而且,還在百忙中苦心經營她的“菲莉雅愛心屋”,積極幫助來自全國各地的腦癱患兒的父母,並因此善舉獲得了社會和大眾的肯定和榮耀!

2009年9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等六部委評為“全國道德模範”。

2008年2月:獲全國婦聯授予的第三屆“中國十大傑出母親”榮譽稱號;並作為唯一的指定代表在人民大會堂發言。

2008年8月:榮登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

2004年1月:獲CCTV2003年度“最精彩女性”獎。

2006年1月獲《中華慈善總會》等聯合舉辦的“感動2005中國十大真情故事人物”獎。

2008年8月:當選北京殘奧會長沙站第二棒火炬手。

2010年3月:獲“湖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避開現代婚戀觀陷阱,

邱心誌打造幸福生活

在2012年的年度大片《銅雀台》中,與周潤發演對手戲的,飾演曹操的兒子曹丕的邱心誌是2000年的台灣金鍾獎視帝。而且,他是第一個娶了內地女孩並一直在內地定居及發展事業的來自台灣的明星。都說明星麵對的誘惑太多,工作性質又令他們長期遠離家庭,因此,比起普通人而言,明星的婚姻生活更難幸福,何況年齡相差九歲的邱心誌和太太王伶君一個從小生活在亞熱帶的寶島台灣,一個在寒冷的東北大連長大,生活習慣及性格秉性相差甚遠,更何況,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關係,更是兩個大家庭的關係。所以,當初,邱心誌與王伶君的結合很多朋友都不看好,戲稱他們是在玩蹺蹺板,總有一天要摔跤。而至今,邱心誌和伶君已結婚七年,比起結婚之初,他們現在的婚姻生活卻更和諧也更幸福!

從戀愛之初,邱心誌玩的就是反現代“手腕”

1996年,內地大製作《日落紫禁城》劇組找到台灣影視劇明星邱心誌邀請他出演光緒皇帝,與斯琴高娃和劉若英搭戲。

在《日落紫禁城》的拍攝中,邱心誌發現內地的製作團隊非常專業,所有人都敬業到拿命來做電視劇,分工也非常細,整個團隊竟然有好幾百人,和台灣十幾個人就可以拍幾十集戲大不同,而且,這部戲很多鏡頭居然都是在故宮實景拍攝的。中國電視劇製作的那份大氣和輝煌深深震撼了邱心誌,拍完這部劇後,年僅28歲的邱心誌不顧經紀人的極力反對堅持留在內地發展,成為最早為數極少的“北漂”台灣明星之一。

1999年,內地和台灣合拍《阿甘》,製片方大膽啟用外形英俊儒雅的邱心誌飾演有嚴重殘障的弱智男主角阿甘,最終,邱心誌憑借出色演出這個與自己形象反差極大的傻阿甘,從而獲得2000年台灣金鍾視帝獎殊榮。

2003年,由於價值觀不同,邱心誌和相戀兩年多的台灣女友最終分手。那段日子,沒人知道外表堅強的邱心誌內心有多麼痛苦。

2004年6月,邱心誌和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伶君在《緣來就是你》劇組再次相遇。之前,他們曾一起拍過戲,又都住在上海,卻幾乎沒什麼往來。這次見麵,邱心誌覺得伶君成熟了不少。一天,由於副導演和化妝師發生激烈衝突,製片方一氣之下決定要開掉副導演,原本在此事件中也遭受了副導演委屈的伶君忙站出來為副導演一個勁兒地開脫、說情,請製片方將副導演留下。邱心誌在旁把一切都看在眼裏,心想:這個美麗的女孩好善良啊!之後,邱心誌開始情不自禁地關注起伶君來。

在劇組裏,邱心誌有一個百寶箱,裏麵裝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零食,再加上邱心誌很擅長做蔬菜沙拉,得知伶君特別喜歡吃玉米後,邱心誌每次都在蔬菜沙拉裏放玉米,惹得伶君常常往邱心誌身邊跑。漸漸地,伶君越來越喜歡賴在邱心誌身邊,感覺和他在一起很溫暖、怡然,兩顆心就這樣悄然貼緊了。

有一天,兩人相約忙裏偷閑地去蘇州樂園玩,邱心誌心想:兩人的關係也不能總停留在眉來眼去上吧,得進一步了。於是,他慫恿伶君和他一起玩自由落地,就是那種坐在半空中,然後垂直往下落的遊戲,這種遊戲是要求必須脫掉鞋坐上去的。坐上去後,懸在半空中的伶君嚇得花容失色,“哇哇”大叫,緊緊抓著邱心誌的手,恨不得把他骨頭都捏碎了。好不容易落地後,邱心誌把伶君愛撫地攬在懷裏安慰說:“好啦,好啦,咱們終於安全了。你好好坐著,我去給你拿鞋。”拿來鞋後,邱心誌低頭很細心地把涼鞋給伶君穿在腳上。那一刻,伶君的內心蕩起一層層細細的漣漪,一圈一圈地,將她溫柔地環住。她想:“好有家的感覺哦,我要嫁的就是這個男人。”

拍完《緣來就是你》沒多久,邱心誌和伶君又同在上海的盛強基地拍戲,隻是分別在不同的劇組。一天,伶君無意間對邱心誌提到自己母親會來劇組探班,邱心誌說:“那好啊,我正好見見家長。”伶君沒想到邱心誌這麼大膽,嚇慌了,趕緊搖手說:“不行,不行,我們才剛開始呢,我不能讓家裏知道的。”看著這個說話直接的女孩,邱心誌心裏偷笑著,嘴上卻沒再堅持。

和伶君的想法不同,邱心誌認為早見家長很重要。他覺得一個人家庭貧富不重要,但父母給孩子怎樣身傳立行的家庭教育卻是很重要的,而且,邱心誌希望不僅相愛的兩個人價值觀要一樣,兩個家庭的家長價值觀也要互相認同。邱心誌從心裏就很反感“戀愛是一種激情,而婚姻必須是兩個人利益的結合”這種現代婚戀觀的說法,他認為家應該是人類情感的溫暖歸屬,當然,婚姻中的兩個人互助及給予是必須的,但這種互助及給予一定是以情愛為基石的,而不是在利益的基礎上再去建立情愛。所以,有著成熟思想的邱心誌怎麼會錯過與未來嶽母見麵的機會呢?

第二天,邱心誌猜到伶君會帶母親在食堂吃飯,於是,他算準了時間點,也拿著碗來到食堂,進門就一眼看見伶君和母親剛剛坐下,一身西服的邱心誌徑直走過去很有禮貌地打招呼:“阿姨,您好!聽說您來了,我特意過來問候問候,我們可以一起吃嗎?”伶君頓時嚇得目瞪口呆,傻坐在一旁不知說什麼,倒是伶君母親很客氣地歡迎邱心誌的加入。這餐飯中,邱心誌的謙和、彬彬有禮及體貼讓伶君母親很有好感,而伶君母親的善良、樸實、慈愛也令邱心誌很窩心很感動。

之後不久,邱心誌的姐姐也代表父母專程從台北趕到上海見了伶君,兩人的戀愛關係就此敲定。可讓伶君費解的是,邱心誌始終沒有提出同居的建議。邱心誌究竟怎麼想的呢?他是認真的嗎?伶君常常陷入疑惑中,又不好意思開口問。而睿智的邱心誌怎會讀不懂女友心中的疑惑?雖說,現在年輕人婚前同居現象再普遍不過了,很多專家也表示讚同,但邱心誌看到身邊好些個朋友婚前和女友長期同居後都因疲乏而選擇不婚,所以,邱心誌希望要等到訂婚後再短時間同居。可麵對伶君的疑惑,他就是不解釋,就是想逗逗她,看她對自己有沒有信任感?看她在沒有絕對安全感的情形下,會不會依然珍惜兩個人的感情?幸福難道不是一種在猜測中滋生的綿綿不斷的渴望嗎?

避開流行婚戀觀陷阱,把家打造成溫馨樂園

2005年6月底,邱心誌和伶君相約赴巴黎遊玩。在巴黎的十餘天,邱心誌和伶君每天都被浪漫的氣息緊緊包裹著,被濃濃的愛情羈絆著,他們恣意地享受著這段甜蜜、美好的時光。在美麗的巴黎,邱心誌向伶君求婚,兩人彼此承諾相守一生!

回到上海後不久,伶君搬到邱心誌於2002年在鬧市區買下的一棟四層小洋樓裏,開始了婚前同居生活。一個多月後的8月8日,邱心誌和伶君在上海登記結婚,先在大連辦的酒席,之後,又於10月回到台灣在台北辦酒。

真正步入婚姻的殿堂後,生動的愛情一日日變淡,兩人的差異性也日漸突出。邱心誌是典型的南方男人性格,溫文爾雅、細心體貼、愛整潔;而伶君則是典型的東北女孩性格,脾氣急躁、真實率性。邱心誌最受不了的是伶君喜歡亂扔東西,說了好多次,伶君就是改不過來。可後來邱心誌轉念一想:伶君雖然有點壞習慣,性格也夠倔,但她絕不是那種很物化的女孩,也從不在物質上與人攀比,比起她擁有的這些難能可貴的優良品性,她愛亂扔東西的小毛病又算得了什麼呢?從此,邱心誌選擇了遷就。而麵對婚姻的現實,其實是邱心誌和伶君都在彼此遷就。

有一次,邱心誌仿佛是無意地問:“你做全職太太好不好?讓我一個人在外麵打拚。”伶君說:“我當然願意了,我本來就不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結婚後就沒再接戲。我就是一個把家庭看得很重的女人。不過,我看到一些專家說現代女性一定要出去工作,否則,女人如果長期局限於家庭的話,會變得很狹隘很偏執,你看過《中國式離婚》嗎?那部戲就是講的這個,女主角簡直就是一個偏執狂。”邱心誌大笑,說:“你這麼開朗熱情,喜歡交朋友,你會變成偏執狂,怎麼可能?做全職太太就會偏執?這又是一個現代婚姻觀的陷阱,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我媽媽就做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我媽媽性格特別好,是一個又傳統又時尚的優秀女人。對了,還有你上戲的同班同學鮑蕾嫁給陸毅後就做了全職太太,不也過得很幸福嗎?”“那好吧,我就做一個像你媽媽那樣優秀的女人好了。”伶君開心地說。而邱心誌更覺窩心,兩人在價值觀上是這麼的統一,生活中那些小摩擦小矛盾根本不成其為問題。

兩人在相互磨合中很快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小寶寶。懷孕後的伶君反應特別大,吃什麼吐什麼。邱心誌就幹脆連著推掉兩部戲,一直守護在伶君身邊照顧她,直到伶君懷孕8個月後,他才把伶君送到台北拜托給父母照顧,然後再回內地拍戲。

2006年12月25日,邱心誌的大兒子小香蕉即將出生。世間事說起來真是奇妙!小香蕉和邱心誌太有緣了。當時,伶君入住台北市中山醫院產科病房時,隻剩下最後一間病房,而房號正好是邱心誌的生日;這還不算,本來,正在烏鎮拍戲的邱心誌因飛機誤點趕不到兒子降生的。下午2點多鍾的時候,醫生就告訴伶君:“估計還有一個小時,你兒子就出生了。”可直到晚上八點,當心急如焚一心想守護兒子誕生的邱心誌衝進病房後,懂事的小香蕉這才安心地完全進入媽媽的骨盆。臉色蒼白、痛苦呻吟的伶君在邱心誌的陪同下進入產房。邱心誌緊握著伶君的手,心疼得無以複加。10點16分,小香蕉“哇哇”的哭聲擊敗了產房裏播放的交響樂來到人世。那一刻,邱心誌竟激動、興奮得哭了。

兒子的降生給這個原本漸入平淡的家注入了生動的活力,不僅邱心誌和伶君每天都陶醉於做父母的欣喜中,雙方的老人們更是處於一種瘋狂的興奮狀態。

2007年2月,邱心誌從台北接回了妻兒,伶君希望退休了的母親來上海照顧自己,邱心誌滿心歡喜地答應了。現代婚姻提倡的是過二人世界,但邱心誌卻一直都希望能和老人一起生活,無論是和嶽父母還是和自己的父母都好,作為晚輩不僅可以盡孝道,而且,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還可以互相照顧。不知為什麼,邱心誌一直向往的就是那種很和諧的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氛圍。所以,早在婚前,他就買了一棟大房子來圓自己這個夢。

不過,和長期生活在東北的嶽母一起住,又難免會有一些新問題產生。比如:東北人因為天氣寒冷,都習慣把剩菜放在窗台上,邱心誌發現了,就偷偷地拿過來用保鮮膜包好再放進冰箱裏。嶽母還以為家裏不小心進了小偷,叫嚷著:“怎麼我放在窗台上的東西沒啦?咱家別進小偷了。”邱心誌就躲在房間裏偷笑,想:好糊塗的嶽母,哪個小偷進門會偷剩菜?倒是伶君機靈,一猜就知道是老公把菜放進冰箱了;再比如:嶽母做的東北菜邱心誌不習慣吃,但他每次都會假裝高興地吃幹淨,之後,再叫上伶君陪自己出去吃點好吃的解饞,這時候,他會說:“你看,咱倆出來偷吃好不好玩?”邱心誌總是用一種很輕鬆的,甚至好玩的心態來麵對這類似的小問題。時間長了,邱心誌也特別喜歡吃嶽母做的酸菜燉白肉。常年在外拍戲的邱心誌從心裏非常感激嶽母一直幫自己照顧家,他怎麼忍心再對嶽母有半點挑剔呢?而邱心誌的父母和姐姐都住在台北,來上海的時候不多,可每次來,伶君也會對他們很好,照顧很周到,因為她也愛他們。

邱心誌始終不理解為什麼現代人要把婚姻中的兩個人視為博弈的雙方,他認為家是一個隻講感情的地方,而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更不可以成為博弈的戰場!家人之間,隻要彼此相處久了,有了感情,很多問題都可以以輕鬆的心態來麵對。

伴隨著小兒子於2011年10月出生,邱心誌說:“我現在隻需要關注一件事了,那就是別讓我的壞脾氣的老婆吃醋。”其實,為了給伶君安全感,邱心誌早把包括所有房產、股票在內的財產都劃歸伶君名下,財政大權也交給伶君把持。他才不搞什麼現代流行的AA製呢,因為娶了伶君,就是要和她共度一生的!

在給太太安全感方麵,邱心誌還有一個很睿智的做法,就是把自己欣賞的女性朋友也介紹給伶君讓她們也做好朋友,讓伶君了解他和這個女性朋友不會有超越於友情之外的情感。所以,伶君會很大度,她想:老公把一切都給我了,我不能連這點自由也不給他吧。更何況,我相信我的老公,他是一個很有分寸、很睿智也很重情的男人,我怎麼可能將自己的占有欲變成一把鈍刀,在未來漫長未知的歲月裏,對自己愛人飽滿、豐富的靈魂寸寸淩遲!

曾經漂泊在內地多年的邱心誌隻要不拍戲就喜歡呆在家裏,他覺得家是世界上最溫馨的樂園!他對伶君說:“你是我兩個兒子的媽媽,我們現在可是血緣親,這種親情我真的感覺好好哦。”

孩子六歲前多親親他們,我們的幸福才長久

還在大兒子出生時,邱心誌曾聽台灣演藝界備受尊重的前輩劉德凱大哥說:“孩子六歲以後是不肯讓爸爸親的,我很遺憾錯過了親近孩子的更多機會。”當時,邱心誌就在心裏發誓:我絕不錯過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每一步。他好想在孩子六歲前可以多親親他們,所以哪怕再忙,他總是在孩子關鍵的時候陪在身邊。

邱心誌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他認為好的教育首先就是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這個觀點上,邱心誌和伶君又很統一,他們認為每個孩子的資質不一樣,沒必要強求孩子一定要成為成功人士。他們寧願他們的孩子做一個平凡的人,但身上卻保留有中國傳統的美德。邱心誌會教孩子很有禮貌,每天出門看到小區的保安,他都要求孩子向保安叔叔問候,有一次,4歲的小香蕉向一個新來的年輕保安問好,保安居然不理,小香蕉問:“爸爸,他不理我怎麼辦?”邱心誌耐心地說:“那你就問候到他理你為止。”小香蕉不肯去上幼兒園,那是一所很有名的對孩子管理嚴格的幼兒園,邱心誌就會給小香蕉講自己拍戲時的辛苦,讓他知道爸爸也不想吃苦的,但爸爸要掙錢養家,男人為了責任感,必須吃苦。小香蕉才四歲多,但刷牙、洗澡、吃飯等很多事情都自己做。有時還幫爸爸媽媽做事呢,如幫媽媽遞東西,和爸爸一起擦車。邱心誌特別注意從素養和能力方麵去培養孩子。

現在,小兒子小芭蕉已經半歲多了,小芭蕉的笑點很低,見人就笑。伶君說:“我們的兩個孩子,從小心誌就不許我故意逗他們哭或發脾氣。”邱心誌愛笑,也習慣用笑臉來麵對孩子們,因為他好希望孩子們將來也能夠笑對他人,同時,自己也過得很開心。

如今,有了兩個超級可愛小寶寶的邱心誌和伶君婚姻生活當然是更加幸福了。邱心誌曾總結自己幸福生活的訣竅說:“現在的中國確實已經步入發達的商品經濟時代,商品經濟催生出‘唯利是圖’的價值觀,人的精神高遠及情感的溫暖、美好反倒被忽視了。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的現代婚姻觀有著不少的陷阱。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不能盲目地在現代流行婚戀觀的裹挾下去完成自己的婚姻生活,隻有避開了現代婚戀觀的某些陷阱,根據自身情況,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選擇、麵對適合自己的婚姻,我們每個人的婚姻生活才可能幸福!”

“金鎖”孫耀琦:

讓生命流成一條激情的河

《新還珠》係列一開播,有一個劇中人物就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與紫薇相依為命的丫鬟金鎖。要知道舊版《還珠格格》的金鎖一角可是造就了現在如日中天的範冰冰!當觀眾把目光聚焦在《新還珠》的金鎖身上時,孫耀奇這個麵容陌生卻有著清純氣質、甜美笑容的山東女孩,就像一個懂事可愛的鄰家女,自然而然地走進了觀眾的心中。

她內心裏一直亮著一簇小小的火焰

琦琦從小就是一個熱愛表演的女孩,她喜歡在看完影視劇後,用頭巾、媽媽的包等她能找到的“道具”來裝扮自己,模仿片中的人物形象自顧自地“表演”,常常惹得長輩們開懷大笑。

2004年,琦琦順利地考入湖南大學的表演係。對於立誌從事表演的人來說,湖南大學與北京電影學院的差距是明顯的,但琦琦卻一丁點也沒有被失落感淹沒。相反,她的內心始終有一簇小小的火焰純粹而堅定地亮著,這簇火焰燃燒著她,令她對未來充滿激情!

琦琦不僅在學校裏認真求學,還爭取一切機會將自己融入到實踐中去磨礪。於是,她有了一些佳績:2004年參加新絲路模特大賽一舉奪得專業組長沙賽區第一名、湖南省十強、最佳上鏡獎;2004年獲魅力女孩第一名,“王老吉”清熱暗瘡片形象代言人選拔第一名;2006年參選並獲得湖南衛視快樂購的模特和形象代言人。

勇敢地參加各種選拔賽,收獲的不僅僅是演藝技能的進步,更是毅力和耐力的考驗,而最最重要的還是因此收獲了更多的機會。之後,琦琦不僅參與主持了湖南衛視的一些節目;還在《好漢一籮筐》、《一家老小向前衝》、《愛情魔方》、《醜女無敵》等眾多影視劇中出演一些角色。

2009年,湖南衛視為瓊瑤最新大劇《新還珠》係列選拔演員而專門開播了一檔節目:芒果訓練營。琦琦得知消息後當即報名參加,並順利地進入了芒果訓練營。全國好幾萬個同樣青春的,懷揣夢想、熱愛表演的優秀演藝人才來競爭那十個角色,琦琦心裏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她什麼也不敢多想,唯一的念頭是:全力以赴!

在這樣的心態下,琦琦在芒果訓練營的表現十分突出,但她依然要和很多優秀的女孩PK金鎖這個角色。2010年4月,琦琦終於等到了劇組的通知,確定由她出演金鎖,並通知她去北京懷柔參加培訓。琦琦心底的那簇火焰忽地燃燒起來,心裏綻放出無數燦爛的煙花,讓她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表演中她完全忘記了自己

出演金鎖是琦琦第一次在一部大製作的劇中扮演重要角色。滿懷激情的琦琦從在懷柔培訓時就很投入。

琦琦是第一個加入培訓的女孩,每天早上五、六點鍾就起床,和大家一起跑步、練武術,上午和下午都是上表演課,聽老師們講《新還珠》係列的戲,教宮廷禮儀,周六、周日則練習騎馬。在這樣的氛圍中,琦琦漸漸忘記了自己,似乎自己就是那個生在清朝的女孩,和一個名叫紫薇的格格經曆了一段坎坷而又傳奇的故事。

開機後的第二天,是拍金鎖在被流放中有獄卒要強暴她的戲。當時,金鎖帶著長方形的枷鎖,被摔倒在地後,金鎖要不停地掙紮、翻滾。琦琦的脖子被枷鎖頂得生痛,翻滾時隻能靠貼地的那條腿的膝蓋先頂地,然後完全借助下肢的力量來翻滾;之後,還要不停地在地上爬,由於手和脖子都被枷鎖卡住,琦琦隻能用雙肘代替手爬行。這段戲拍下來,琦琦全身都是淤青,每一寸肌膚都疼。

次日早上,琦琦沒有一絲力氣起床,可是一旦拍起戲來,疼痛感就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琦琦心裏隻有金鎖的淚、金鎖的笑、金鎖的擔憂、金鎖的無助……

在拍紫薇被皇後和容嬤嬤帶走後,小燕子、永琪、金鎖等一眾人尋找紫薇的那場戲時,琦琦一想到金鎖和紫薇才剛進宮不久,兩人在危機四伏的宮裏那麼無助;想到和紫薇在宮外相依為命所經曆的種種坎坷,琦琦的淚一下子就盈滿了眼眶,她那麼真實地哭著說:“我怎麼不跟著她?我怎麼不守著她?”

不過,讓全劇組人印象最深的是大年初二那天下午拍戲時,琦琦摔骨折了。當時,琦琦要上洗手間,因為著急,她是跑著去的,結果摔了一大跤,腳背立馬就腫得好高。李平導演建議琦琦先收工去看一下醫生,但因此時全劇已快殺青,琦琦不肯讓導演停拍自己的戲,細心又特別和藹的李平導演於是把接下來的那場戲調整為隻拍金鎖的上身。此時,恰逢琦琦媽媽來現場探班,於是,琦琦媽就找來冰塊敷在琦琦的腳背上止疼。那年的橫店冬天異常寒冷,琦琦穿著涼鞋敷著冰,凍得腳都完全麻木了,可她還是堅持把這場戲拍完。

直到晚上,在劇情中已經徹底忘我的琦琦才想起要去橫店的醫院看醫生。醫生給她拍了X片後,告訴她:“你骨折了,需要靜養三個月。”琦琦一聽急了,劇組快殺青了,她不想因為自己受傷影響到整個劇組的拍攝。於是,她不顧醫生的勸告,也未將自己的真實傷情告訴導演,而是堅持繼續拍戲,每天拍完戲後再去醫院打吊針。

慶幸的是:之後,劇組給琦琦找來了替身,需要跑或跳的鏡頭都由替身替拍,而琦琦隻要一麵對鏡頭就又忘了自己的傷。就這樣,她順利地拍到全劇殺青。

她的激情就像一條奔騰不止的河

2011年3月9日,琦琦在《新還珠》的最後一場戲殺青了。之後不久的一天,她在小燕子的微薄上看到了小燕子拍的全劇殺青後的潄芳齋。空蕩蕩的潄芳齋裏,漂亮的帷幔、蠟燭、桌子、椅子都沒有了,昏暗的燈光下一片倏然的寂靜。琦琦心裏頓時百轉千回:這裏曾經如此喧嘩,有我們的淚水和歡笑,有我們的夢想和奮鬥……

想當初剛進劇組時,大家都是那麼稚嫩,大家相互鼓勵、相互加油,一步步走到了全劇終。看著相片中的落寞,琦琦不由得想起:有一天晚上,拍小燕子、紫薇和金鎖關在牢裏被獄卒打的戲,三個人哭得淅瀝嘩啦。拍完後,三人去到休息間喝水。這時,從遠處傳來小燕子的主題曲,然後,她們看見有一點小小的火光漸漸近了,越來越近,當一幫人走到近前時,她們才發現,大家手上捧著的是一個點燃了蠟燭的生日蛋糕。原來這天是小燕子李晟的生日,小燕子開心地大叫著,歡笑著,琦琦在邊上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不知誰親昵地說了一句:“傻女孩,快別哭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過生日呢。”其實,當時琦琦感動的還不僅僅是大家給小燕子過生日,她覺得那個情景和自己的心是那麼的契合:自己的心裏不也一直有一簇小小的火焰在靜默地燃燒嗎?那火焰也是越來越近越來越亮,然後是驟然綻放的燦爛和歡笑!

此時,大戲結束,大幕落下。琦琦突然覺得心裏的那點燭光並沒有被眼前這一片寂靜泯滅,相反,屬於她的大幕才剛剛拉起。前方,也許道路崎嶇,荊棘叢生,琦琦不知道蔓延的時光最終會帶給她什麼,但曾經擁有的奮鬥、激情、淚水與歡笑此時此刻已彙集一條寬闊的河流,在琦琦心中奔騰向前!

繼《新還珠格格》之後,琦琦又主演過多部電視連續劇:《怪俠歐陽德》中的翡翠格格、《太平公主秘史》中的上官婉兒、《隋唐英雄》中的如意公主、《艾米,加油》中的艾米,尤其是艾米一角飾演得非常成功,使得該劇在同時段中全國收視排名第一!

大幕剛起,清醒的表演者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並努力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