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的種類
由於快板書人物繁多,出出進進比較複雜,因此,演員要根據情節的需要,采取多種的演唱處理方法,才能將情節表現更生動、更完美,做到演唱與內容的統一,達到預想的藝術效果。下麵介紹幾種快板書的演唱方法:
(1)數著唱。
這種演唱方法適用於敘述部分。一般快板書,除去有人物的唱詞外就是表演者的講述,如故事的開始,人物形象的描寫,談物說景數著唱的方法最為適宜,數唱起來,如小溪流水,清悠慢淌,自在逍遙,不急不躁。板的節奏伴隨唱詞擊拍。例如《長征》開頭幾句是這樣描寫的:
火山爆發天地動,
中國人民大革命,
千裏的雷,萬裏的電,
舊的世道要改變。
黃河長江滾滾流,
勞動人民抬了頭。
再如《峻嶺青鬆》中對老勁爺的描寫:
看!虎頭崖頂上站著一位老漢,
身軀高大真威風。
藍布的褲褂卷著腿兒,
有一雙草鞋腳下登,
臉上看方麵大耳高顴骨,
鼻直口闊臉色紅。
雪白的胡子象銀絲,
真是根根兒見肉條條兒透風。
從以上的唱詞內容來看,不驚不險,不轟不烈,隻是敘述。因此,數者唱為最妥善,再配合清晰緩慢節奏,可清楚地向觀眾交待故事的開始和老勁爺的特征。
(2)擺著唱。
和觀眾“商談論事”,用“口語化”方式進行演唱,“擺”和“數”有很大區別,數著唱板式規整,采用的是“基礎點兒”速度較均勻,而擺著唱,板式的節奏仿佛象演員學語,或將重點的句式拉長,時而一字兩拍節,將情節擺清楚,其中含大量的說唱成份,“半說半唱”及“慢打慢唱”都屬於擺著唱。例如《革命的青春》的開頭幾句: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間,
我們要懂得什麼是偉大,
什麼是平凡。
平凡並不等於庸庸碌碌,
那偉大也不一定動地驚天。
就看你站在什麼樣的立腳點,
是為社會主義建設,
還是為了個人打算盤。
隻要你有正確的生活目的,
就不難分出偉大與平凡。
從以上例舉的內容看,也可一字一板的數著唱,但不如擺著唱更為貼切,再如《千錘百煉》中的幾句:
這彈丸是一個小鉛球,
球邊上有一個小窟窿,
窟窿上拴著一條長長的尼龍線,
在線後頭,係上一條粗麻繩。
是用彈丸帶線線帶繩,
全憑他這彈丸往上崩。
僅以上幾句,隻有擺著唱才能將中心內容說清楚。如果采取數著唱就會產生呆板、囫圇吞棗,背書念句的感覺,就不會出現使人倍感親切、樸實、層次鮮明的藝術效果。
(3)緊打慢唱。
適用於情節緊張驚險的場麵。使用時,將唱詞個別字突出延長,尾字落在板上,節奏速度加快,製造緊張的氣氛。
按一般情況來說,唱詞與節奏應相符,不能脫節。唱得慢,節奏快,這樣的處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是為了情節的需要,二是節奏快嘴上也快,容易使觀眾聽不清,形成“一鍋粥”稀裏糊塗。因此,既要製造緊張情節,又要使觀眾聽得明白,必須采用緊打慢唱的方法,才能出現合理的藝術效果。例如《巧劫獄》其中的一段情節:
這小汽車,急如閃電把山上,
繞過了山環往下衝。
定睛看,山下也來了摩托車,
敵人用兩路來夾攻。
好一個智多星靈機這麼一動,
把汽車就往山邊塕,
到懸崖邊上他跳下車,
這小汽車還一直向前可沒停。
就聽得,轟隆哢嚓連聲響,
小汽車滾進了萬丈大深坑……
通過以上唱詞的描繪,緊打慢唱,極容易使氣氛濃烈,使觀眾感到緊張,以及智多星大智大勇的戰鬥場麵,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