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年讀書為今朝(1 / 2)

蕭成參加的考試,叫做科舉,來曆源遠流長,地位最為高崇。

有道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有道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科舉之路,漫漫修遠,蕭成也隻是踏出了第一步。

為科舉者,要先參加童試,又稱童生試,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院試錄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為生員,俗稱“秀才”,生員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員經科試合格,即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

今年二月份,蕭成在嘉興府的長治縣參加了縣試,由知縣陸青主持考試,蕭成與同考的同縣考生,李德,張誌,趙明,韓文,五人互相為結,互保保證考試絕不徇私舞弊,如有一人考試作弊,五人全部取消考試資格,作弊者輕則取消資格,重則流放外地。並且由廩生林霄作為擔保,林霄就是蕭成的老師,王離口中的夫子。

在考完縣試之後,又到了嘉興府在四月份考了府試,由府中的官員禮書的經承大人林蘭玉主持,因為知府大人入朝述職去了。

然而林蘭玉卻是林霄的哥哥,蕭成的了極大地方便,由此拿了兩次考試的第一,這個卻是本來沒有什麼作用,不管你考第一還是最末,不過都是得了童生的身份,參加院試的資格罷了。

但是學政大人聽說嘉興府的十四歲的兩試第一,故而嘉興府送了蕭成的論卷,賦卷,經卷,史卷,四張史卷,呈給了學政張淩張之然!學政看完蕭成的史卷大加讚賞,也算是在學政那裏備了姓名字號。

院試是由皇帝任命的學政到各地主考,而浙江一道的考試就是有學政張之然主持,故而王離說,蕭成是板上釘釘通過院試。

院試得到第一名的稱為案首。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稟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

生員獲得入學的資格後,可以到官辦的府、州、縣學讀書。

最為重要的事情是,有了秀才的功名,就可以開始私塾,在省中備案之後,就可以教書育人,也可以擔保學生參加考試,可以說有了立身之本,能夠獲得謀生的手段,名聲和錢財都有了。

蕭成在前世碌碌一生,生活的頗不如意,到現在總算是可以讓家境好過,地位頗高了!

當然八月份還有一場更加重要的考試,叫做鄉試,因為在秋天,也叫做秋闈。

凡本省生員與監生、蔭生、官生、貢生,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多半是禮部的官員。中試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

也就是說當上了舉人,就可以當官了,可以再縣中,府中,省中獲得職位,最高的是縣令,或者府中的典吏。和一些子承父業的官員不同,他們有功名在身上,即使當了官,其實也算是高那些人一等的。

縣試一般共考五場,每日一場,黎明前點名入場,即日交卷。第一場為正場,試《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試貼詩一首;題目、詩、文的寫法皆有一定格式和字數限製。府試院試,也差不多,惟正場之前加試經古一場,考試解經、史論、詩賦等。院試場規較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