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浩氣傳千古(3 / 3)

這個不幸的消息傳來,整個太行山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剛剛突出重圍的北方局、北方局黨校、總部機關的指戰員們,立即召開誓師大會,許多年輕的參謀、幹事紛紛要求下連當兵,扛起槍杆,打回麻田,為左參謀長報仇。王政柱、唐萬成、郭樹保、景伯承等,一個個咬破手指,用鮮血寫下了抗戰到底的誓言。

在太行山、在延安、在敵後各抗日根據地,紛紛舉行了各種形式的悼念活動。在追悼左權參謀長的大會上,羅瑞卿主任沉痛地說:“左權同誌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誌誠懇。他的死是我們黨的一個重大損失……同誌們,我們光悲痛是不行的,我們要學習左權同誌的工作作風,學習他那學而不厭的學習精神。我們把機關工作做好就等於給他報仇。我們應該化悲痛為力量,更好地工作、學習、戰鬥!”

左權將軍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流盡了他最後一滴血,他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他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前進,他的名字永遠閃耀於革命史冊。左權將軍犧牲後,周恩來、朱德、葉劍英、鄧小平、陳毅、賀龍、彭德懷、劉伯承、聶榮臻、徐向前、羅榮桓、羅瑞卿等黨政軍領導同誌分別撰寫了悼文、悼詩和悼詞,表彰了左權將軍的豐功偉績和革命精神。朱德總司令在悼文中給了左權將軍以高度的評價——

“左權同誌一生辛勤勞苦,為民族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了他的畢生精力,直到他的生命,對於中國人民,是有很高的功績的。他曾長期擔任高級軍團參謀長的工作,參與了我軍許多重要戰役和建軍工作的規劃與領導,特別是抗戰以來,他在極殘酷艱難的敵後環境下忠心赤膽,為國為民,勞瘁地工作著。在他的策劃之下,八路軍發展成為數十萬勁旅,全華北成為日寇不能摧毀的堡壘,成為大後方安全的屏障。在軍事理論、戰略戰術、軍事建設、參謀工作、後勤工作等方麵,他有極其豐富與輝煌的建樹,是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左權同誌的這些功績,是永遠不會磨滅的。……他的名字將要永存,他的功業將永垂青史,他的人格操守將永為我們未死者的模範。”

“我們以無限的哀悼,紀念我們的左權同誌,我們要學習左權同誌!”

彭德懷副總司令在撰寫的《左權將軍碑誌》中,也高度概括和表彰了左權將軍光輝的戰鬥的一生:

“左權同誌湖南醴陵人,幼聰敏,性沉靜。稍長讀書,即務實用,向往真理尤切。1924年(編者按:應為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獻身革命,生死以之。始學於黃埔軍校,繼攻於蘇聯陸大。業成歸國,戮力軍事,埋頭苦幹,虛懷若穀,雖臨百險,樂然不疲。以孱弱領軍長征,倍見積極果決之精神。中國紅軍之艱難締造,實與有力焉。迨乎七七事變,倭寇侵淩,我軍奮起抗敵,作戰幾遍中原。同誌膺我軍副參謀長之重責,五年一日,建樹實多。不幸1942年5月25日清漳河戰役,率偏師與十倍之倭賊鬥,遽以英勇殉國。聞得年僅三十有六。壯誌未成,遺恨太行。露冷風淒,慟失全民優秀之指揮;隆塚豐碑,永昭堅貞不拔之毅魄。德懷相與也深,相知更切。用書梗概,勒石以銘。是為誌。”

太行人民熱愛左權將軍,懷念左權將軍,為紀念左權軍的不朽功績,把將軍以身殉國之地遼縣改為左權縣,並修建了左權公園、左權將軍紀念館,還編寫了《左權將軍之歌》,在太行山區廣為傳頌——

左權將軍家住在湖南醴陵縣,

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

參加中國革命整整十七年,

他為國家他為民族費盡心血。

狼吃的日本五月“掃蕩”咱路東,

左權將軍麻田附近光榮犧牲。

左權將軍犧牲為的是老百姓,

咱們遼縣老百姓要給他報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