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工人,從嘴裏拔出旱煙鍋,在鞋底上“梆、梆、梆”磕了幾下,激動地說:
“什麼困難?我看隻要能打鬼子,就什麼也不算困難?我有個意見,就是把供給我們的白麵減少一些,讓戰士們多吃些。”
另一個青年工人也趕緊靠過來要求說:“參謀長,要是敵人來了,我希望能背上自己造的槍炮,和戰士們一起參加戰鬥,叫敵人嚐嚐我們自造槍炮的厲害!”
左權將軍環顧了大家一眼,和藹地說:“你們的意見提得都好,我把這些意見和你們的廠領導研究一下,一定想辦法解決。特別是工人拿起武器保衛工廠,這一條就提得很對。咱工人們就是要堅持勞武結合,實行亦工亦兵,要組織工人自衛隊保衛工廠,堅持持久抗戰……”夜已經很深了,左權將軍見大家還沒有休息的意思,便給大家講蘇聯革命剛成功的時候,工人們在重重困難的條件下,怎樣利用廢鋼舊鐵製造成武器彈藥,供給紅軍,打敗了帝國主義侵略軍的故事,還給他們講紅軍在井岡山辦兵工廠的時候,沒有廠房就在山洞裏幹,沒有宿舍就砍茅竹搭,敵人“圍剿”我們,我們就背起兵工廠打遊擊……講著講著雞已經叫了頭遍,人們才戀戀不舍地離去。工人們都走了。左權將軍又鋪開地圖,聚精會神地用鉛筆在地圖上標起新修的工事的位置來。
不久,工廠就在左權將軍的指導下,組織起了工人自衛隊。工人自衛隊分成地雷班、突擊班、偵察班、留守班和收容班。“地雷班”專門負責在工廠周圍要道埋設地雷,阻止和殺傷敵人;“突擊班”是哪裏有緊急任務就到哪裏,聽到警報就埋藏機器,要是敵人突然衝來,就去頂他一陣,掩護大隊轉移;“偵察班”接到民兵送來的情報後,出動去偵察敵人的兵力,監視敵人的行動;“留守班”在大隊轉移時,隱蔽在工廠附近的山上,看守工廠;“收容班”是在大隊轉移時,跟在後麵,幫助掉隊同誌,救護傷病員……這樣,工人也是戰士,工廠也是軍隊;敵人來了,就放下工具,埋藏好機器和材料,化工為兵,背起槍杆,扛起小炮,上山和敵人打遊擊,保衛兵工廠;敵人走了,就趕快回廠挖出機器和材料,化兵為工,緊張投入生產,供應前方部隊需要。
1940年10月,日軍出動萬餘兵力,向黃崖洞兵工廠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的“掃蕩”。當時兵工廠除了一個警衛班以外,隻有七百多個工人自衛隊。雖然敵我力量相當懸殊,但工人自衛隊和守備戰士表示決心利用這裏的有利地形,誓死也要保住兵工廠。左權將軍還風趣地對大家說:“敵人不拿路條,就不能讓他走近一步!”
大批的敵人向兵工廠擁來了,工人們迅速埋好機器、工具和材料,留下地雷班、突擊班和警衛班抵抗敵人,大部分工人都轉移到高山頂上。
地雷班在溝口的高山頂上,埋下了一組大型拉雷,上麵壓上了許多大石塊。突擊隊和警衛班工人拿著步槍、迫擊炮、擲彈筒和剛剛修好沒送到前方的一挺輕機槍,埋伏在溝口兩邊的山坡上、崖頭上,嚴陣以待。敵人漸漸走近了,可是,由於沒有聯係好,敵人還沒有走進雷區,地雷就“轟鹵、“轟鹵地拉著了。枕頭大的石塊四處飛揚,彈片夾著石子、碎土像雨點一樣飛起來,“劈劈啪啪”地落在老遠的河灘上。地雷一響,埋伏著的機槍、步槍也向著敵人猛掃;山頭上的工人,也到處放起槍來。敵人聽得膽戰心驚,一片慌亂,一時摸不著頭腦,也不知我方到底有多少部隊,路上埋了多少地雷,再也不敢前進一步,調過頭夾著尾巴逃跑了。
這一次戰鬥,工人自衛隊沒有任何犧牲,工廠也沒有受到一點損失。七百多工人擋住了數倍於我的敵人的進攻,打了一個漂亮仗。為此,軍工部在報刊上還表揚了工人自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