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受了重創,直挺挺地倒在場上。
這場比鬥以茅林大贏而宣告結束,而茅林自己心裏極不是滋味,覺得他在宋光麵前勝之不武。
茅林進入前三名後,他接下來參加的兩場比鬥,一是與艮字營管帶但可禎,一是與巽字營的經管龐士元。
這但可禎被人稱為“槍神”,因為在但可禎之前,人們慣用的拿手長兵器是矛。
但可禎改矛為槍,並自創了一套使用槍的妙法。
裴大誌拜但可禎為師,領悟了但可禎使槍的精髓,才得了一個裴大槍王聲名。
陳崤給茅林鼓氣,“徐營副如勝了但可禎,那名聲可就響齊天了!”
方雷則說,“就是輸在槍神手上,也不至於聲名受多大損,因這連著幾年,高等級的頭名就是但可禎穩得的。”
聽他們兩人正反一說,茅林對勝但可禎已經沒有了底氣。
稍事休歇後,茅林與但可禎上場。
但可禎果然不虛“槍神”聲名,一杆槍紮、刺、撻、抨、纏、圈、攔、拿、撲、點、撥、舞花,使得密不透風、潑水不進,寒星點點,銀光爍爍……
在前二十合裏,但可禎就占了茅林上風。
茅林被對方纏得死緊,一時隻有格擋之力,沒有還手之機。
他大吃一驚,心想自己總算遇到了高人,什麼法子都施展不得。
在一百回合裏,茅林始終沒有瞅到空兒扭轉局麵,無奈隻得收劍認輸。
龐士元和茅林一樣使劍,在與茅林爭第二名時,用了一種怪異的劍技,在一百五十合裏製住了茅林。
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茅林不禁歎道。
這一點在凡俗武林,也和修行界沒什麼兩樣。
他一來受宋光之事影響,二來龐士元和但可禎實在太高,封堵了晉前的道路。
雖說在第三名止步,陳崤和方雷等人卻歡喜得不行,不管怎麼說,他們總營在這場大比武中沒有铩羽而歸。
但在茅林心裏,凡俗武林留給他的強勢印象,無異於一場讓他吃驚的小旋風。
來驃騎營之前,茅林把《百仙洞仙事錄》全本收進了識海,現在,他打開識海查看這本仙籍。
《百仙洞仙事錄》法門附錄:當一個境界圓滿、而進入下一個境界之前,必須進入凡俗武林進行與之匹配的曆練。
但是,茅林翻遍這本殘破成兩半的仙書,也沒有找到為什麼抱著仙術不用,偏要這麼裝逼的解釋。
這本仙籍有幾處頁麵殘缺,也許有關解釋就剛好在殘缺頁上麵。
也許,《百仙洞仙事錄》上原本就沒有解釋,或者根本就不用解釋,因為仙凡相通,沒有凡哪來仙?
如果你在凡俗武林都不是強者,怎麼可能修仙成功?
茅林知道,如果他不曆練到位,皇劍師也不肯引導他進入築基境。
沒有高人的指導想無師自通修完一個境界,尤其是像築基這樣的大境界,哪怕你是天才也是想都不敢想。
曆練!曆練!
去他媽的曆練!
他雖然很不情願,但也毫無辦法,隻得乖乖地繼續曆練。
茅林在營帳裏悶悶不樂,雖說他在比武中取得第三名,陳崤等人把他當作的莫大榮譽在誇耀,作為爭得這榮耀的人,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他漂浮的思緒,定格在與龐士元和但可禎的兩場比鬥上。
但可禎有“槍神”之名,又是這幾年比武中高等級的第一名,勝了他都還可以理解。
可那龐士元和他一樣是個新秀,居然以高階劍術步步掣肘他,想起來都讓他心裏不舒服。
練劍!
他下決心練劍,要成為驃騎營劍法第一。
據說,龐士元所學的劍法叫熾火劍,相傳,是龐涓畫影圖形傳給龐姓後人的,這熾火劍譜失蹤多年,幾年前才讓龐家人翻找出來。
龐氏合族都在照著劍譜練,唯有龐士元心最空,他一人在短時間內先練了出來。
茅林想,要想鬥得過龐士元,就得先學到熾火劍的招數,再參進它的招數破解熾火劍。
他頭腦裏突然火花一閃,偷學!唯一的法子是偷學!
以茅林現在這麼強大的識海,偷學凡俗界的武功是不成問題。
問題是偷學人家的獨門功夫,是要承擔很多風險的,在練的時候要慎重又慎重,不然的話可能功夫沒練成,反倒走火入魔傷及自己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