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全市表彰的十大女傑會議上,當別人問起她的成功經驗,她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命運如牆,橫在你麵前,你無路可走時,我們不妨轉過身來摸摸夢想的脊背,往往是在夢想的脊背上,有一個神奇褡褳,裏麵裝著我們想要的東西……
真正的尊重
姑娘坐在那裏,麵前放一架腳踏琴。她像一位登台表演的鋼琴家,柔和的燈光中,臉上,驕傲並虔誠的表情。
和朋友去作協辦事,剛下車,就被她吸引。確切說,一開始吸引我們的,是她的琴聲。流水般的聲音,在嘈雜的市井,靜靜地淌。
她的麵前,放一個小巧的塑料筐,裏麵散落著幾張零鈔。她並不看那個塑料筐。她的目光盯著圍觀的人群,盯著街角的合歡樹,盯著店鋪的招牌,盯著遠處的公共汽車。
她的目光無處不在,卻並不看那個塑料筐。
那時她彈的是《致艾麗絲》。很經典的曲子。
姑娘隻有一條腿,一隻胳膊。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將那架腳踏琴搬到那條繁華的步行街的,但我知道她不是騙子。一個人可以偽裝出貧窮和殘疾,可以編造出讓人同情的謊話,甚至可以流下虛假的眼淚,惟獨偽裝不出那種善良和純淨的眼神。
姑娘的眼神,純淨並且善良。
琴聲如月亮般清澈和明淨,迎麵撲來。不是親眼所見,你很難相信,那琴聲的彈奏者,隻有一條腿,一隻胳膊。
談不上震撼。那一刻,卻被她感動。
和朋友對視一眼,各自掏出十塊錢,鄭重地放進那個塑料小筐。然後,我拉起朋友,欲走。
朋友瞪我一眼。他輕聲說,聽完!
我知道朋友並不喜歡這首曲子。或者,即使喜歡,這首已經可以背下的名曲,也完全沒有重聽一遍的必要。特別是,那天我們本來已經遲到。時間緊得很。
朋友仿佛怕我走開,他緊緊地攥著我,聽那位姑娘的琴聲。
一曲終了,朋友輕輕鼓掌,聲音不大,卻很鄭重。我聽到姑娘說,謝謝。她並不看我們,也不看那個塑料筐。她喝下一口水,然後,又一支悠遠的曲子從她的指尖流出。
後來朋友說,你認為,那十元錢,是對她的憐憫嗎?
我說不是。
朋友說,那就對了。其實那天,我們是在欣賞一位樂者的演奏。所以我們要給錢。所以我們要聽完。
我想他說得對。那位姑娘當然不是乞丐。甚至,演奏是她的事業,乃至生命。那天我們去欣賞的,其實是她的露天演奏會。我們聽了曲子,給了錢,但是,交易並沒有到此結束。我們應該聽她奏完那首月亮流水般的曲子,我們應該為她的精彩而鼓掌。無論她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還是一位街頭的賣藝者。
這是對她和他人的尊重。真正的尊重。
找個合適的位置
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具有貝殼一樣的智慧,總能把受過的傷凝成珍珠。
1998年,十二歲的羅伯特·帕丁森成了一名模特。當時,他的個子已經很高,並且有一張俊美得像女孩子的麵龐。當時的英國,中性是很酷的,中性美是極為流行的。所以,找他簽約的模特公司特別多。他迅速在英國竄紅。
幾乎沒費力氣,他就站到了成功的巔峰。無數的鮮花與掌聲,閃花了他年少純淨的眼睛。
然而,四年後,忽然所有公司都不再和他簽約了。因為,整整四年過去了,他已經長成了一位帥氣而陽剛的小夥子。中性美,他再也不具備了。他陷入了深深的失落之中,他實在想不通,陽剛俊美的麵龐居然成了事業的絆腳石!
他徹底失業了。寂寞的時候,他就坐在屋後的小山上,藍天白雲下,眉宇間是深深的憂傷。父親放下了生意,趕回來安慰他。看著慈祥寬厚的父親,他終於無助地落下了淚水:“難道長得陽光帥氣也是罪過嗎?”
“不,寶貝,陽剛帥氣是你的優點,這也是我和你媽媽最大的驕傲。”父親目光沉靜,語調舒緩,“但是孩子你要記住,就算是優點,如果放在了不合適的地方,也會成了缺點!”
“不合適的地方?”羅伯特大睜著明亮的淚眼看著父親。
“是的!陽剛帥氣的造型放到崇尚中性美的模特界,就成了缺點。但是換個地方呢?比如說表演戲劇或電影……”
羅伯特覺得眼前一下子亮堂了,迎著春風,他微笑著擦幹了淚水。
從此,羅伯特一心撲到了影視表演上。然而,這條路是坎坷的。有一次,他好不容易被一位印度女導演相中,參與了名著改編片《名利場》的拍攝。但是,羅伯特的戲少得可憐。然而就是這少得可憐的戲份最後也被剪輯掉了,他僅僅出現在了DVD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