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了夢想就去做(3)(2 / 3)

特裏燃燒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為千千萬萬的癌症患者,點燃了新生的希望。可他本人卻堅決拒絕挪用一分錢。他明確表示:“這是為癌症研究募集的基金,不允許任何人、包括我自己玷汙這筆募捐。”1981年的夏天,特裏帶著全加拿大同胞的敬仰和祝福,去了天堂。

今天,“特裏·福克斯基金會”是這個夢想的守護者。他們每年都會組織“特裏·福克斯希望馬拉鬆”慈善義跑。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為癌症研究募集資金的公益活動。

世界著名歌手羅德·斯圖爾特,為特裏·福克斯創作了一首歌曲《永遠不要放棄夢想》---不要擔心未來,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英雄,他教會我們永遠不要放棄夢想。他執著地向生活索取了一個夢想,一個像祖國一樣寬廣而偉大的夢想……

傾斜翅膀的飛翔

1889年5月25日,一位名叫西科斯基的男嬰在俄國基輔降生。他的到來使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父親不得不身兼三職,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每天早出晚歸,疲累不堪。母親一邊帶孩子,一邊還要幫人洗衣服補貼家用。

西科斯基得不到父母精心的嗬護,從小習慣自己玩兒,能跑會跳的時候,見到父親仍然覺得陌生。

不幸在一個嚴寒的冬天降臨。那天,西科斯基的母親外出攬活,年僅4歲的西科斯基獨自在火爐邊玩兒,一不小心將爐火上滾燙的開水壺撞倒了,雙手被嚴重燙傷,痛得哇哇大哭。雖然經過醫院治療,仍然給他留下了殘疾:那雙向一邊傾斜的手掌,成了西科斯基羞於見人的恥辱。

西科斯基從開朗頑皮變得自卑脆弱,上學就把手藏在褲兜裏,放學回家之後也縮在一旁,雙目無神地望著天空中飛過的鳥兒發呆。母親看在眼裏,疼在心上:怎樣才能讓西科斯基變得快樂起來呢?

一天,西科斯基的母親在小攤上買了一個中國製造的竹蜻蜓,高興地帶回家送給兒子。西科斯基雙手用力搓著竹蜻蜓的尾巴,隨著它的翅膀飛速旋轉,竹蜻蜓嗡嗡作響地飛了起來。追趕著飛舞的竹蜻蜓,西科斯基終於開心地笑了。

母親摟住西科斯基的肩膀,鼓勵他說:“你看,竹蜻蜓的翅膀多像你的雙手啊,也向一邊傾斜,但是它照樣飛了起來,飛得那麼歡快!”西科斯基將竹蜻蜓拿在手上仔細觀察,果然,那雙翅膀跟自己的手很像。竹蜻蜓能夠用傾斜的翅膀飛翔,他為什麼不能用那雙傾斜的手,也高高飛翔呢?

從此,西科斯基迷上了飛翔事業。1908年,威爾伯·萊特駕機在巴黎進行飛行表演,西科斯基親眼目睹之後,更加堅定決心,要親手製造這種“會飛的機器”。1909年,他開始研製直升機。

這個夢想,持續了整整30年。

1939年9月14日,西科斯基身穿黑色西服,頭戴鴨舌帽,爬進了一架嶄新的直升機座艙,輕鬆升空,在高約二三米的地方,飛機居然平穩地懸停了10秒鍾之久,才輕巧地降落地麵。經過反複試飛,該機具有良好的操縱性能,已經具備現代直升機的基本特點。這是航空史上嶄新的一章,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直升機誕生,他成為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直升機的發明者!

但他並沒有止步於此。積累了無數教訓和經驗之後,西科斯基又解決了直升機在空中打轉的毛病,在機尾安裝了一副垂直旋轉的抗反作用力的小型旋翼——尾槳,終於使直升機趨向完美。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成為世界著名飛機設計師及航空製造創始人之一。

人生總是與苦難同行,有的人甘於沉淪,苦難成了他抱怨命運的理由;而有的人不甘於沉寂,在苦難中奮起,最終獲得了成功。也許,命運隻給了你一雙傾斜的手,但是,隻要心中有夢,那雙手也能成長為最有力量的翅膀。

夢想究竟有幾條腿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認識吳多了,那時他十七八歲的樣子,坐在胡同口掌鞋修自行車。他的每一次出現,都引得我們這些小孩子圍觀。因為他沒有雙腿,而且能用手走路,走得又穩又快,讓我們很是羨慕。

吳多自小就失去了雙腿,家境貧困,隻勉強上完了小學,便開始幹家務活了。雖然殘疾,他卻是很要強,所有的家務都能幹得得心應手。開始的時候,他也曾付出過極大的努力,也曾有過危險,有一次他坐在凳子上炒菜,凳子翻倒,鍋也砸在他的身上,燙傷多處。可他並沒有因此退縮,一直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