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麼要自殺?(1 / 2)

一個人為什麼會想自殺呢?因為他感到很痛苦。每個人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會麵臨到順心、快樂的事情,也會麵臨佛教所說的八苦,如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身體的生老病死苦等等。

一般人遇到痛苦時,會努力想辦法避開痛苦或麵對痛苦,然後從痛苦逆境中學習成長,畢竟我們從母體中生長時,就已經不斷的學習如何獨立,學習去排除各種的困難,例如我們出生時要呼吸到第一口氣,就必須用很大的力量及意誌力,才能讓自己呼吸並睜開眼睛。很多的峭壁或岩縫中,能長出植物,就是因為它們的生命力也非常旺盛。

所以,我們都有解決痛苦的能力,但是當一個人麵對痛苦,處理痛苦的能力減弱時,或是內心無法平衡的時候,就會產生情緒上的負麵反應,甚至造成精神疾病等問題,進而可能產生自殺的想法。

精神醫學認為,會想自殺的人主要是遇到了痛苦,就一直停留在那個痛苦的想法和感覺,甚至鑽牛角尖跳脫不出來,不像一般人會試著告訴自己應該如何麵對它、處理它,或用不同的方法越過它。當一個人想要自殺時,他的語言、行為、表情、態度等都會產生一些警訊,作為他的親人、朋友或助人者,我們要學習自殺方麵的種種相關問題。

我們要怎麼幫助他人呢?很多人都很自然的說,要他不要想太多,但是如果他自己就能不會想太多,那表示他自己有能力處理痛苦,他就不會想要自殺了。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一些正確的方法及正確的知見。正確的觀念和思考會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所以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是相當重要的。

很多人常常會隨口詛咒別人:「你去死好了!」,或是埋怨自己:「我死了就一了百了」,佛教認為這樣的言行是非常不恰當,因為身、口、意三業都會相互影響,從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到第七識末那識及第八識阿賴耶識,都會熏習我們的念頭及想法。所以一個人如果常常講「我要去自殺」,有一天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不斷湧現這樣的念頭,告訴自己「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

相反的,如果因為讀了這篇文章,知道自殺不是解決問題之道,也是不好的、痛苦的,那麼即使有一天我們遇到了困境挫折,當想自殺的念頭浮現時,我們會在心中拒絕它,也不願意去實行。就像我們知道被車撞擊是一件很痛的事,所以當我們走在馬路上看到車子衝過來,一定會趕快閃開,因為我們的八識田中有個觀念,就是我們親身看過或父母老師教過,被重物撞擊,身體所受到的創傷和痛苦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就會閃避。同樣的,如果知道自殺是件痛苦和不正確的方法時,我們也會像躲避車子碰撞,再尋求別的方法來解決我們的痛苦、處理我們的痛苦,而不會動不動就想自殺。

現在常有媒體報導,吃安眠藥、跳樓、燒炭,開車衝落山穀……種種的自殺事件,反而讓很多人覺得自殺好像很容易也很輕鬆,或是認為死亡就可以解決一切事情,因為太容易接觸到這方麵的訊息,一旦遇到困境就容易朝這個方向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