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字體設計創意訓練(2 / 3)

從“杭州歡迎你”到“愛上杭州”再到“美麗杭州”,曆屆的創意設計活動,都希望設計者能夠充分展現“大學生”“青春”“杭州”和“旅遊”的概念。主題元素包括:杭州吃、住、行、遊、購、娛等係列旅遊元素;杭州自然風景、曆史建築、人文風情;西博會、休博會、動漫節、茶博會等杭州品牌旅遊節慶;杭州各區縣(市)的旅遊宣傳主題等。通過作品可以表現悠慢的節奏、厚重的人文、可以體驗到的曆史、美麗的傳說、大氣開放的包容、精致的城市細節、休閑之都的愉悅、和善的人們、潮尚的創意產業;最終的設計作品將被運用到杭州旅遊宣傳中,例如杭州郵局發行的明信片,地鐵、機場旅遊推廣海報等。

3.知識點

設計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更為嚴謹和科學,因此設計的創作靈感來源也相對更為理性。在牢記字體設計的原則後,如何構思成為了下一個環節的重點。漢字的造字法在這裏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鑒的方法。

字體尤其是漢字,從造字方法上可以分為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和假借這六大類,其中的象形、指事、會意在造字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並且在圖形表現、意義傳達上具有特色,在今天依然是字體設計可以采用的創意方法。

象形,這個造字法原本屬於獨體造字法,例如“日”字就像一個圓形的太陽,中間有一點。“月”字就像月牙的形狀;“雨”字像天上滴落的水;“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遊魚;“山”字就是山峰的形狀。

指事,原本同樣屬於獨體造字法,相對象形而言,指事字在造字中運用了抽象的思考方式。例如“上”“下”二字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二”則由兩橫來表示;“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表示刀口;“凶”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

會意,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根據意義關係組合成一個新字。例如“從”字是兩個人一前一後走,表示跟從;“眾”字是三個人在一起,表示人數多;“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盥”字,是隻手的象形伸入盆內,表示在洗手;“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合而成。

1)表象設計

漢字源於象形文字,直至今天,中國仍然保存著兩種象形文字,一是納西族的東巴文,另一個是水族的古文字。多數漢字都是以象形字作基礎,拚合、減省或增刪象征性符號而成。因此,在漢字的設計上使用具象的圖形元素進行字體設計,有助於增加文字的傳播性。

大千世界存在各種各樣可以為我們帶來啟發和靈感的元素,一棵樹、一片葉子、一朵雲、一片羽毛、一座橋、一幢建築都可以讓我們從中提取到點線麵的元素。當獨特的構成方式、個性化的元素特征被運用到那些與之相關的文字字體設計上時,奇妙的化學反應就會隨之產生,字體與讀者間會建立起一種共鳴,字體的識別變得更為感性和直觀。一些與具象實物相關的文字或者主題,可以搜集相關的自然圖片,分析其中蘊含的點線麵元素,提取後再作為字體的筆畫元素運用到字體設計中。可以是具體的點線麵,也可以是營造類似的某種氣質。具象的文字可以直接用具象的元素來設計,也可以用經過提煉後的抽象元素來設計,例如“鳳山藝術空間”,在設計時立足於該空間具有特色的大門與“鳳山”兩字的結合,半開的大門既表現了空間的縱深感,也傳達了藝術空間開放接納的態度。“3倉設計”是一個位於老倉庫區的設計機構,因倉庫名為“3倉”而得名,該字體設計時就巧妙地將“3”與倉庫建築的外形進行了結合。

2)表意設計

中西方文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漢字為表意文字體係,而拉丁文字屬於表音文字體係。中國漢字在經曆了象形文字階段後,就全麵進入了表意文字階段。指事和會意字均屬於表意類文字。在字體設計中,可以運用通感的方式,獲取文字尤其是抽象文字的相關信息,用改變字體筆畫特征、字體結構等方法來進行設計。例如我們在課程中請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征設計自己的姓名,鍾陳承同學喜愛中國傳統古典文化,就用篆書來設計名字;嚴密同學認為自己的性格也像自己的名字一樣嚴謹、認真;唐菲認為自己的內心有個小惡魔;邵雪性格活潑好動,一直把猴子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表。“幽通”是一個藝術展覽的名稱,有深幽、通遠、靜謐的感覺,因此在字體設計上選用了瘦長型字形,筆畫偏纖細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