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實踐是運用理論的途徑。從創意起源到具體設計實施,字體設計與版式設計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究竟應該如何展開。在經過第一章的理論學習,並結合實際的字體版式樣本采集研究、摹寫訓練後,第二階段的學習將以實際訓練為主,這也是整個課程中的核心部分,訓練分為兩大板塊,由淺入深,分別為字體設計與版式設計。
字體設計分為兩個階段進行訓練,第一階段主要以字體自身的結構為對象展開訓練,不涉及文字的含義,
學會從字體的形體、重心、筆畫、傳統裝飾、自然模仿、特殊技法表現、正負形、三維空間等表現方法來
設計字體,重在對“體”的再設計訓練。這些方法在將來的設計中需要靈活運用,不存在絕對性。
課程要求
課題名稱:字體設計技法訓練
課題內容:創意中英文字體設計
課題時間:18課時
訓練目的:實踐中英文字體的設計流程、了解各種字體設計的表現技法,掌握其中1~2種語言和方法。
教學方式:教師ppt演示講解,結合課堂輔導。
學生課堂練習與討論,結合課外訓練。
教學要求:1.字體筆畫設計優美,結構合理,可識別度高。
2.字體均勻,整體統一。
3.字體設計形式感強,有創新。
相關作業:1.以方正中文字體設計大賽為內容,進行46個中文的創意中文字體。
2.為中文方案的規則和風格設計相應的26個拉丁字母以及10個阿拉伯數字。
1.中文字體設計案例:“方正獎”中文字體設計“方正獎”中文字體設計大賽自2001年6月開始舉辦,由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和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主辦,2013年舉辦第七屆比賽。大賽的主旨在於弘揚中華民族古老的漢字文化,促進中文字體設計創新,挖掘和培養優秀中文字體設計人才,使公眾更多關注中文字體設計。
第一屆至第四屆“方正獎”中文字體設計大賽主要進行的是創意字體設計競賽,設計的內容是“為書之動往來體須入臥起愁其形若喜蟲食坐行飛木葉利劍長戈月縱橫強弓硬有可象矢水火者得謂雲霧日矣,”這46個中文漢字加2個標點符號(逗號和句號),共48個字符。自第五屆開始改為“察身而不敢誣奉法令容私盡心力矜遭患難避死見賢居其上受祿過量以無能尊顯之位自行若此可謂方正士矣”,共計48個字符,同時增加了主題類設計單元,例如“中國楷”“仿宋體”,顯示了字體設計機構對中國傳統字體的關注和創新。2013年第七屆大賽,競賽單元分為3個部分,一是主題字體設計“中國教科書體”,二是排版字體設計,三是創意字體設計。大賽的內容日趨完整和豐富,有與院校和研究機構合作的研究項目、專業的字庫設計,也有可以供廣大字體設計者參與的創意字體設計。
通常字體設計有兩大類,一是正文字體設計,二是創意字體設計。前者又稱之為排版字體或印刷字體,這類字體在設計中嚴格強調的字體功能中的閱讀性和整體性。除了考慮單個字體的識別度和設計美感外,還需要考慮運用在段落文本時字體的功能性和設計感,不僅在識別性上有高要求,還需要平衡字體成行成片出現時的黑白分布是否均勻。而另一類字體設計是創意字體設計,這類設計強調字體的識別性、傳播性、藝術性和獨特性,由於創意字體設計在使用時以單個字、詞語或者短句的形式出現,抑或是作為圖形,因此字體的設計可以較為誇張,對於字體的改變通常也比較大,例如在設計標誌、標題字體時,我們通常會使用創意字體的設計方法。這類字體更多地考慮的是字體是否能夠準確傳遞文字的意義以及自身的創新性。
方正中文字體設計大賽中的設計對象是中文,在參賽規則的第一和第三點中明確指出:“1.在現有書體或計算機字庫基礎上做變形、陰影等效果處理的作品將不被接受。……3.作品為純黑白稿件,不接受灰度或彩色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