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字體設計基礎(3 / 3)

點:起筆比收筆處略寬,可以作為點也可以作為短撇,稍有區別。作點時,四條邊呈直線。作為短撇時,有適當的弧度,起筆有一個小頓角。

橫:起筆和收筆都為方形,沒有裝飾角,兩頭的擴張是從中間漸漸向外擴展。

豎:起筆頂邊與宋體一樣向右下角傾斜,有一個小頓角。收筆處底邊基本水平,略向左下角傾斜。

撇:起筆處與豎畫相同,頂邊向右下角傾斜,有小頓角,收筆處稍寬。

捺:方頭起筆,向左下角傾斜,沒有頓角。收筆處為內切的弧線內切。

提:起筆在下,稍寬,有頓角,四條邊線筆直。

豎鉤:以豎畫的寬度中心為圓形畫圓,鉤的上邊水平線與圓形的上線齊平,底邊略微往左下傾斜,左邊為內切的一個弧度,收筆處比豎畫略寬。除豎鉤的內外轉折角均為圓弧過渡。

右彎鉤:鉤的造型是豎畫的延伸,收筆處為方頭,轉折內外角以圓弧過渡。

豎彎鉤:以豎畫的寬度中心為圓形畫圓,鉤的上邊水平線與圓形的上線齊平,向下底部向右橫向伸展,大約一個豎畫的寬度後,向上鉤。收筆處為內切的一個弧度,比豎畫略寬。所有的內外轉折角均為圓弧過渡。

折彎鉤:橫轉豎,豎畫略微向左傾斜。收筆處為內切圓弧。

除了學習宋體和黑體的書寫外,還可以學習和模仿中國傳統的書刻字,嚐試行書、草書的書寫,在訓練時可以選取某一種土特產,嚐試運用書法字體來設計食品包裝,通過書法體現出該食品的產地、口感、形態等特征。

3.拉丁字母字體設計的規律

1)拉丁字母的結構規律

從字體外形上來分,拉丁字母可以分為長方形、扁方形、圓形、三角形和特殊形態這幾種。以大寫字母為例,長方形字母包括“BEFHKLNPRSTUZXY”,扁方形字母為“MW”,圓形字母包括“CDGOQ”,三角形字母包括“AV”,特殊字母包括“IJ”。其中“AMNTUVWXY”屬於對稱結構。大寫拉丁字母高度一致,寬度不等,小寫拉丁字母x高度相同,通常相同外形的字母,寬度一致。

拉丁字母從筆畫特征上來分,可以有兩大類,一是襯線體,二是無襯線。與漢字不同的是拉丁字母為單體元素,字母大小不變,每個單詞是因字母的多少而變化長短,在設計拉丁字庫時實際設計的是字母,隻有在設計文字作品如標誌、標題等才會以單詞為對象來進行設計。

2)拉丁字體的筆畫構成

拉丁字體形體較之中文而言相對比較簡單,以小寫字母為解析對象,一個拉丁字體的高度包括三個部分,x高度,x高度以上稱為上伸部(Ascender),x高度以下為下伸部(Descender)。拉丁字母筆畫的相關部位也分別有單獨的稱謂,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字臂(Arm):指拉丁文字中橫向的筆畫。

筆畫(Stroke):指拉丁文字中豎向的筆畫。

主幹(Stem):指構成拉丁字母的主要構造元素,依字體風格不同可粗可細。

尾部(Terminal):指拉丁字母中的有些字母的末尾的裝飾尾部,例如“a、d”等的尾部。

字懷(Counter):也稱為字腔,字穀,是指比如o、b、n之中封閉或半封閉的空間。

字碗(Bowl):指拉丁字母的圈環或圓的部分,如字母“p”與“c”,因像碗的形狀而得名。

3)拉丁字體的基本繪寫

拉丁字體的繪寫是基於四條水平線展開的,這四條線自上而下分別為大寫字母線、中間線、基準線和下緣線,其中中間線和基準線之間的高度又稱之為x高度,是以小寫字母x的高度為標準的。字體設計不同,幾條平行線之間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尤其是x高度,是整套字體的主體部分的高度,x高度較高的字體,小寫字母就會顯得比較高大,但是同時卻降低了行間距的空白,從而對長篇閱讀帶來視覺壓力。因此,相對而言,x高度較小的字體適合作為正文字體。

拉丁字體從筆畫特征上基本可分為三類,筆畫開始和結束的地方有額外裝飾的襯線體,沒有額外裝飾的無襯線體以及除前兩者以外的其他字體,例如書寫類字體。

在襯線體中以筆畫線條粗細的對比來分,可以分為兩類:

一是類似於手寫的,叫做“古典體”(Old Style),通常這類字體是模仿了扁平的書寫工具手寫的痕跡,適合長篇閱讀。二是比例工整的,叫做“現代體”(Modern Style),具有明快的現代風格,筆畫線條寬度變化明顯,有冷峻嚴謹的風格,適合運用在標題上。從襯線的變化來分,基本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連接處有弧度的支架型襯線體,這種類型在舊時襯線體中出現較多,如Times、Garamond、Bodoni,另一類是連接處為細直線筆畫的發絲型襯線體,是現代體中常見的字體,由於襯線比較細,因此這類字體不適合用比較小的磅值,不宜閱讀,如Didot,第三類是連接處為與主要筆畫相當的,較粗筆畫的板狀襯線體,這類字體比較有力量感,常被使用在廣告上。如Egyptian、Courier、LucidaFax、Rockwell等。

無襯線體是從板狀襯線體中衍生出來的,筆畫線條寬度相同。一般來說,無襯線體比襯線體的x高度要高,因此在作為正文字體時,文章灰度較重。

無襯線體也可以分為“古典體”和“現代體”。古典體的無襯線體流行於19世紀,小寫字母的“g”和數字“1”的外形與一般的無襯線體不同,如Optima,而“現代體”的無襯線體,更為簡潔,省略了所有的裝飾,相對比較冷靜。

第三大類手寫字體和裝飾字體構成。手寫字體裏有模仿鋼筆書寫出來的傳統優美的帶有曲線和斜度的字體,也有模仿其他書寫工具的各種風格的手寫體。“裝飾體”是19世紀以後用做廣告宣傳標題的字體,不適合長篇幅文章或者磅指小在的運用。在這類字體上我們能夠看到某個時代的風格和流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