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字體設計基礎(2 / 3)

2)漢字的組合形式

漢字的組合形式包括了獨體字和組合字。獨體字結構簡單,一般筆畫較少,但也有主副筆畫之分,主筆畫是指在字體中起支撐作用的筆畫,在設計書寫時可先確定書寫主筆畫,然後書寫副筆畫,通常主筆畫如同建築中主要結構,變化較少,而副筆畫可以靈活變化,調整空間。

除了獨體字外,在漢字中占大多數的是組合字,主要包括了上下組合、上中下組合、左右組合、左中右組合、包圍結構這5類結構形式,而細分後又存在34種不同的組合形式。漢字的各個組合結構在分布時不是平分的,而是存在主次關係。上下組合、上中下組合的必須要做到上緊下鬆,以下為主,如“章”、“采”、“笑”等,左右結構的文字一般左邊部分較小,右邊部分較大,以右為主,如“林”、“較”、“收”等。無論如何,次要部分即使筆畫多也要在書寫時適當縮小。書寫時筆畫之間要注意穿插避讓,既要關注字體的正形,也要注意負形的空間。

3)漢字的書寫重心

漢字的書寫重心有兩大原則,一是縱向的上緊下鬆,二是橫向的左右平衡。對於漢字重心的處理,可以以田字方格作為書寫框,以便確定文字的重心。十字交叉的位置為絕對中心,視覺中心總是位於絕對中心的上麵,為了符合人的視覺習慣,應該將字體重心放在絕對中心偏上的位置,做到上緊下鬆。其次漢字以垂直中線為基準,左右的重心基本位於中心線上,左右筆畫追求平衡。因為漢字並非都是左右對稱結構的,應該根據筆畫特征有適當的調整。最後,當多個字橫向或者豎向排列時,應該將所有的文字重心一起調整,放在同一條橫的或者豎的中線上,做到重心統一。

4)漢字的筆畫特征

漢字的基本筆畫分為點、橫、豎、撇、捺、挑、鉤、折、戈九種。在進行字體設計之初,對於基本筆畫的形態的設計也決定了將來所設計的字體的特征。通過嚴格的數據化設計規範筆畫形態,然後將這些筆畫零件構成不同的文字,從而形成一套字體。各個時期的印刷字體因為受到鑄造和印刷工藝的影響,也會有不同的筆畫特征,如在雕版階段的宋體,以楷體為基礎,刻製過程由人工控製,因此筆畫形態沒有那麼嚴格,各有不同。而當西方的無襯線體傳入後,受其影響產生的黑體字,依然保留部分活字的特征,筆畫粗細並非完全相等,並且在筆畫的邊角處有加強效果。而進入了數字製版後,字體筆畫的設計不再考慮刻製工藝,變化越來越自由。

5)宋體與黑體的基本繪寫

宋體和黑體字代表了中文字體的兩個類別,宋體是從傳統書體演變而來,以楷體為基本形體,是中文字體中襯線體的代表。黑體始於20世紀初,與現代印刷術的發展有關,字體結構與宋體相仿,筆畫特征截然不同,筆形簡潔、大方,以直線方頭為特征。了解這兩種字體的基本繪寫,有助於我們對漢字字體結構以及字體設計中書寫方法的把握,就如同學習書法時我們總是從楷體開始一樣。宋體與黑體的書寫與所有的漢字基本字體的書寫一樣,從方形的基本書寫框的確定開始,然後根據不同的字形和結構,采取適當的縮格和出格的處理。唯一不同的就是筆畫的特征。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分析這兩款字體的筆畫。

6)宋體字的基本繪寫

前人總結的一首順口溜概括出宋體字的基本筆畫特征:

點如垂露撇似刀,勾似鵝頭捺如掃。

口字上下多一段,橫尾有山彎帶角。

點:由三條圓弧組成,尖頭圓尾,形似水滴,最寬處與豎寬相當,且處於形體底部,卻不可中間寬,兩頭窄。

橫:與書寫框上下平行,左端由三條圓弧構成,稍寬於中間的橫畫,右端尾部有一個裝飾角,高與豎畫同寬。

豎:豎寬與整個書寫框寬度比約為1/9~1/7左右,頂邊向右下角傾斜並有一個突出的頓角,底邊向左下傾斜,並略帶有弧度。

撇:撇基本有三種形態,起筆與豎畫等寬,左右兩邊由兩條弧線構成,在收筆處交彙,形成尖狀。平撇底邊基本水平,豎撇在起筆處與豎畫一樣,頂邊向右下角傾斜,並帶有一個頓角。

捺:捺的三條邊線均為弧線,起筆處呈尖狀,最寬處與豎等寬。橫捺下邊基本水平,上邊略往右上角傾斜。

豎鉤:以豎畫的寬度中心為圓形畫圓,鉤的上邊水平線與圓形的上線齊平,底邊略微往左下傾斜,左邊為內切的一個弧度。除豎鉤的轉折內角為直角外,其餘地方的轉折均為圓角過渡。

挑點:挑點就是三點水和兩點水最下麵的那個點,起筆在下,收筆在上。起筆處等同於一個普通的點,在點的右部偏上處為一個向右傾斜的挑,挑的兩邊為直線,收筆處為尖狀。

左彎鉤;起筆為尖狀,所有筆畫均為弧線。

右彎鉤:起筆與上半部分與豎畫相同,下半部分向右彎並向上鉤。

回鉤:主要是指寶蓋的右端,主要需要把握的是右端的頓鉤。這個頓鉤由五條邊構成,其中三條為直線,兩條為弧線。頓鉤上麵為90°直角。收筆處為一條直線和一條內切弧線相交,呈尖狀。

橫折彎鉤:即是包鉤,從橫畫開始,然後轉為豎畫,再向左頓彎鉤,橫折彎鉤與豎彎鉤不同,後者在從豎畫轉向鉤的時候是直角轉,而折彎鉤上下都是與圓弧相接。

豎彎鉤:由豎畫起筆,向下底部向右橫向伸展,大約一個豎畫的寬度後,最後在頓筆向上鉤,收筆處呈尖狀。

提:起筆處下方有裝飾角,下邊線略微向外弧度。

7)黑體字的基本繪寫

黑體字同樣有一首順口溜:

橫平豎直字見方,大小粗細一個樣。

上緊下鬆要記牢,筆畫穿插又避讓。

字隙均勻要講究,整齊美觀又大方。

黑體字的橫豎筆畫一致,筆畫粗細約占書寫框的1/7~1/10。筆畫少的字可適當粗些,筆畫多的字則要適當減細。起筆和收筆基本都為方形,沒有裝飾角,筆畫的兩頭較中間稍顯粗些,這也是符合視錯覺的一種處理方法,這樣的處理可以使得筆畫的角顯得銳利一些。同時可以降低筆畫交叉處的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