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M11/39中型坦克
M11/39中型坦克是意大利在1936年開始研製,並於同年推出的一款坦克。雖然它不是一輛特別出色的坦克,但在1940年至1941年的北非戰場上,意大利卻用它來進行作戰。
性能特點
M11/39坦克的戰鬥全重為11噸,有3名乘員,分別是車長、司機與炮手。在車身的右前方裝有1門37毫米火炮,這門火炮左右可做30度旋轉,俯仰角各為正12度和負8度;炮塔上安裝了2挺8毫米布瑞達機槍。車上可攜帶84發37毫米彈藥以及2808發8毫米機槍彈。它的動力裝置為78千瓦的汽油機,最大速度為21千米/小時。
大展伸手
M13/40在設計時並沒有考慮到沙漠的要求,因此在北非戰場上經常遇到故障,表現非常差。但在巴爾幹戰場上,情況卻大為不同,由於戰場上既沒有沙漠地形,又沒有T-34坦克的威脅,所以M13/40便一展所長。
代替車型
由於M11/39坦克的車身炮塔隻能小幅度轉動,因此意大利在生產了100輛後開始發展出M13/40作為M11/39的後繼車型。1941年,M13/40坦克投入到了北非戰場,成為意大利最活躍的一個車種。該車將M11/39坦克的機槍和火炮的位置換到邊上,裝甲加強為642毫米,最大速度達到了35千米/小時。
意大利L6/40輕型坦克
意大利L6/40輕型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3.84米 車寬:1.85米
車高:2.03米 裝甲厚度:6—30毫米
乘員:2人 戰鬥全重:6.8噸
武器:1門20毫米火炮或火焰噴射器,1挺8毫米布瑞達同軸機槍
發動機:52千瓦汽油機
最大速度(公路):42千米/小時
最大速度(越野):25千米/小時
L6/40輕型坦克是由意大利菲亞特公司設計的一種5噸實驗型坦克演化而來的,原本是用於出口,後來意大利陸軍也進行了訂購。L6/40 坦克的火力和機動性與德國PzKpfWⅡ型輕型坦克相當,在戰場上一直活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後配屬給騎兵師和偵察單位,少量被意大利俄國遠征軍使用。
結構特點
1936年,第一架L6/40坦克的原型被製造出來,原型車的炮塔上有1門37毫米火炮,底部有1挺8毫米布瑞達同軸機槍。1939年,最終的生產型被研製出來,重新設計的炮塔可以允許指揮官從頂部進入坦克,同時也可以從車身右邊的門進入坦克。在炮塔上還加裝了1 門20毫米反坦克機關炮。
使用情況
意大利軍隊在1941年到1942年共訂購了283輛L6/40坦克,意大利投降後德軍接收了該型坦克,主要把它安置在警察部隊,少部分也被派遣到克羅地亞等地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L6/40重歸意大利,意大利軍隊依然把它們編入現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