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德國PzKpfWⅠ型輕型坦克(2 / 3)

德國PzKpfWⅢ型(H式)戰鬥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5.58米

車寬:2.95米

車高:2.44米

裝甲厚度:18—30毫米

乘員:5人

武器:1門50毫米火炮、2挺 7.92毫米機槍

發動機:222千瓦汽油機

最大速度:40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180千米

1935年,在獲得了使用輕型坦克的經驗後,德國開始根據古德裏安提出的“裝甲部隊構想”研製威力更大的戰鬥坦克。戴姆勒—苯茨公司研製的PzKpfWⅢ型戰鬥坦克是德國在1939年到1943年下半年以前的主力裝備,主要參加了德國入侵波蘭、法國、北非以及蘇聯的行動。

投入使用

PzKpfWⅢ型戰鬥坦克有12種型號。PzKpfWⅢ A型戰鬥坦克是戴姆勒—苯茨公司於1937年5月製造的,其後又有B、C、D三種改進型,不過這四種型號都是實驗型,生產量很小。1939年,生產的E型坦克是第一種正式生產並投入波蘭戰場的坦克,裝有37毫米火炮和3挺7.92毫米機槍。炮塔上顯著突出的“垃圾箱”式指揮塔給車長提供了極好的視野。

生產狀況

PzKpfWⅢ型戰鬥坦克1939年開始裝備德軍,一直使用到1945年,共生產了6000多輛,其中J型的生產量最大,達3000多輛。此外,德國還利用PzKpfWⅢ型戰鬥坦克的底盤生產了多種變型車,如StuG Ⅲ係列突擊炮、自行榴彈炮、噴火坦克、指揮坦克以及觀察坦克等。

德國PzKpfWⅣ型中型坦克

德國PzKpfWⅣ型(H式)中型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7.02米 車寬:2.88米 車高:2.68米 裝甲厚度:10—80毫米

乘員:5人 武器:1門75毫米火炮、2挺7.92毫米機槍

發動機:1台222千瓦梅巴赫 HL 120TRM汽油機

最大速度:38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320千米

PzKpfWⅣ型中型坦克是根據古德裏安提出的“裝甲部隊構想”研製的另外一種車型。該坦克上安裝有大口徑火炮,主要用於支援步兵和PzKpfWⅢ坦克的作戰,它不僅是二戰中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武器之一,而且也是德國在二戰中唯一保持連續生產的坦克。

生產初期

PzKpfWⅣ型坦克於1936年開始研製,1937年第一輛A型坦克出廠,戰前的A、B、C型僅有小批量生產,大多用於測試和訓練。1939年10月投產的D型是最初的生產型,1940年E型投產,1941年F型(F1)投產。PzKpfWⅣ型坦克的主要任務是用火炮為PzKpfWⅢ型坦克提供支援。在F1型之前的主要武器為短身管的75毫米火炮。

型號多樣

PzKpfWⅣ型坦克有眾多的型號。如F1型改裝上長身管75毫米火炮就成了F2;1942年投產的G型,增強了坦克的裝甲,火力也有所加強;1943年投產的H型則進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護能力,產量都超過了3000輛,在數量上逐步取代了PzKpfWⅢ型坦克成為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

德國PzKpfW35(t)輕型坦克

德國PzKpfW35(t)輕型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4.90米 車寬:2.10米

車高:2.35米 裝甲厚度:15—60毫米

乘員:4人 戰鬥全重:10.5噸

武器:1門37毫米火炮、2挺7.92毫米機槍

發動機:1台88千瓦的汽油機 最大速度:35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190千米

德國的PzKpfW35(t)輕型坦克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的LT-35輕型坦克,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吞並,捷克斯洛伐克的LT-35和LT-38輕型坦克全部被德軍繳獲。在二戰中,德軍廣泛利用了這批坦克,將LT-35稱為PzKpfW35(t),括號中的“t”表示從捷克斯洛伐克繳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