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丹華祖師傳來的符信後,耿誌遠仰天長歎一聲,魚金則是微笑撫掌,虛洞子眼露疑惑,所有其他人的反應也各不相同,再看到景嶽施施然從乾陽宮中踱出來,耿誌遠更哼了一聲,叫同了楊洪全與丁瑉二人,化為三道光芒飛去了。
原來丹華祖師所傳的符旨的意思是說,景嶽天分超凡,早就被你們的師兄弟霍仲知曉了他愛才心切,一心想為正氣宗求得美質良材,所以才先行收授,希望將來再將景嶽引入正氣宗門,霍仲此舉大有事急從權的機變意思,而經丹華祖師查驗過霍仲所傳景嶽的修行法門,都是他當年自行領悟的,與正氣宗門無關,所以霍仲談不上什麼有違師門規矩的問題,如今景嶽返回師門,自然依規要重入門牆,之前不知所以拜入中指峰門下,如今既然知曉了,自然要他歸宗本支,所以將原本霍仲修行之所的清涼峰交於景嶽打理,好待霍仲能夠早日最來,自此日始景嶽就算是清涼峰一脈的首座弟子,覽於霍仲為宗門收得景嶽這樣的良徒,現準其重門牆,清涼峰一脈重回正統,今後正氣宗門中重有了清涼峰的這一脈了,景嶽重回清涼峰,有諸事打理,故而升龍大會最後一戰順延三日,所有正氣宗門內外門弟子,一體照此符信指示辦事,不得有違。
其實總結丹華祖師的符信並不複雜,第一是霍仲無罪有功,準重回門牆,恢複清涼峰一脈的正統,第二是霍仲並沒有背師傳藝,景嶽也沒有欺瞞之罪,第三是景嶽自此成為清涼峰一脈的首座弟子,與中指峰沒啥關係。
要知道丹華祖師這道符信,幾乎改了正氣宗的格局,自從霍仲兩百年前犯錯被逐,清涼峰就成禁地,清涼峰一脈也再無人提及了,不曾想兩百年後又複重起,且在本屆升龍大會上,清涼峰的弟子殺入了最終決選比試,這般變遷怎能不叫人感歎世事無常。
包括洛君在內的許多人,對丹華祖師的決定都頗是不以為然,心想當年祖師就偏愛霍仲,想不到事過兩百年,居然對霍仲的徒弟也是偏愛有加,看著虛洞子時,想到其門下弟子本來闖入內門考較最後一輪,自己的首座弟子轉眼間就成了清涼峰的首座弟子,真不知該說什麼好。
景嶽向眾人行禮,道:“各位師伯叔,弟子奉祖師令,重歸清涼峰一脈,之前有何不敬之處,請各位師伯叔海量寬容則個。”眾人不由自主將眼光盯住虛洞子。
卻見虛洞子臉上神情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淡淡道:“既然老師有符信在,景嶽我會著人派給你清涼峰二十個外門弟子,一會兒帶你回清涼峰,中指峰負責乾山各道場雜務,清涼峰有事即可尋中指峰來就成。”
說完,虛洞子也不與其他師兄弟打招呼,已經踏雲而去了。
眾人看虛洞子已經認帳了,他們還有何話說,既然升龍大會的總決選推遲三日,則先回去得好,都紛紛散去了,隻有魚金走得稍晚,和景嶽問長問短了一些時候,景嶽看出魚金與恩師的關係,自然和他更親近些。
之後有虛洞子派來的二十名外門弟子來,說是派給清涼峰的,都口稱景嶽為大師兄,景嶽見他們居然能夠上到乾陽宮前,還有些根底,便帶著二十人先回了中指峰來。
景嶽回到中指峰自己的龜舍,也沒什麼要收拾的,於是轉身到黃庭宮門口,行禮道:“弟子景嶽,求見師伯虛洞子。”不晌,裏麵傳來虛洞子聲音:“景嶽,如今你已回清涼峰一脈的門牆,來中指峰可有什麼事嗎?”景嶽說道自己雖然得已重回清涼峰一脈,但自從入得正氣宗門以來,一直受到虛洞子的照顧,自己無以為報,將來虛洞子若有驅馳,自己自當效命雲雲,要說自己如今離開中指峰,不能再將辟穀訣竊為已有,所以來交還胡安風給自己的辟穀訣複本,虛洞子隻說了聲不必客氣,叫他將辟穀訣複本放在宮前即可,以後若有事可以來中指峰首座弟子,原來他已經任命了新的首座弟子了。
景嶽聽虛洞子說話聲音沒啥起伏,似乎全沒當回事,但他心知實情必非如此,這虛洞子是如何想的,他實在是有些猜不透,又想到在乾陽宮中,丹華祖師交代自己的那些話,一時出神,將辟穀訣複本放於宮門口,出聲拜別,然後就領了二十名外門弟子,下中指峰,朝清涼峰而去。
清涼峰,在乾山諸多山峰中最是清幽,當年丹華祖師覺得霍仲性格中有本性的跳脫率性,所以特意選了此峰,給他做修行的道場,霍仲在清涼峰上建了幾座規模稍大些的精舍,並未大興土木,隻給精舍取名叫青寮,不曾想他在清涼峰行才百年,就因闖禍被逐,此後清涼峰就一直荒到現在。
步上清涼峰,沿途一片荒蕪,顯然是久無人打理的原因,青寮那邊,也是荒草成片,景嶽囑咐二十個外門弟子打掃清理,再將峰上峰下路徑整理出來,其後有中指峰下的外門弟子,將許多器具搬運過來,這樣一直不停歇的忙碌,直到次日的傍晚時分,清涼峰的上下,才有了些當年的模樣,他現在是事實上的清涼峰之主,選了青寮最東側的一間精舍住下,安排外門弟子去山腰處搭建屋舍居住,告誡他們無召不得上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