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數貿起源於電子革命(2 / 2)

假如在過去工業化時期企業戰爭中這種大的戰略轉型和戰略拚殺是十幾年才發生一次的話,那麼Internet會把這種大的生死拚殺的時間壓得很短,5年之內發生了很多很多。

Internet是電信工業重組、傳媒工業重組、商業流通重組中的一個杠杆力量,這種杠杆力量來自於很重要的一點是它的TCP/IP技術所帶來的大量的業務融合。

Internet在進入商業改革的時候,他帶來了兩個市場,一個是存量重組。在存量重組中持有領先技術的公司將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直接切入了原有的流通領域中的重要環節,從而分割利潤。

其次,Internet還給商業帶來了增量。增量市場是我們看不見但可以想象的,從中可以看到資本在怎麼樣利用Internet去賺錢。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增量市場是資本市場的一個無限想象力,增量市場來源於兩個,一個是由於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新興投資領域的資本倍增市場,一個是由更便捷的信息通道引發市場消費所帶來的,這將引發每年成倍量變的增長率。

如果我們退回來看Internet全景的話,其實真正的Internet是從底層的傳輸到應用網絡,到應用網絡上的各種應用。Internet帶來了一種新的集散方式;還有就是SUPPLY CHAIN MANAGEMENT,即供應鏈重組,這是商業流通改革,包括未來的新的金融業務、證券業務,新的電信業務、娛樂業務,那麼這個大的平台搭起了這些業務的全部。Internet在各個層麵擔當了一個重組的杠杆角色。假如這樣來看Internet的話,就會理解為什麼說Internet是一場革命。當我們進Internet行業之後,才發現這裏具有無限想象力的空間。

Internet帶來了什麼?帶來兩樣東西。

第一個是製度優勢。所有的Internet企業,從組建第一天起就是法人治理結構清晰的,從第一天起就是有期權製度的,就是承認智力勞動者價值的(這一切不是理性概念,而是全部劃算出來的),從第一天起就是國際化的,就是西方財務製度的。為什麼不賺錢的一個事兒還有這麼多人哭著喊著非要幹?其核心的價值是什麼?製度優勢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馬克思主義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資本主義有他不可逾越的障礙,有一天必定會滅亡。後來人們發現,資本主義發明了期權製度,使所有的從業者成為老板,於是跨越了這個障礙,資本主義目前還是在發展。這樣一種製度優勢,也是有不可泯滅的生命力的,大家都會趨之若鶩的。這就是製度優勢。

第二是Internet的文化意義。Internet所有公司的老板和員工都幾乎是平等的。而這樣一個類似於共產主義的文化意義,是有巨大的生命力和衝擊力的。Internet公司的組織架構幾乎都是扁平化的,無一例外是采用信息技術來進行他的業務流程的。假如我們用一個傳統的公司來拚命改造,所麵臨的難度可能是空前的,不隻是技術問題,也不隻是其他的業務問題,而是要對利益進行重組的問題。因為每一個人在每一個位置上有一個利益群體和利益紐帶,這樣一個重組不管是建立新的還是打破舊的都是蠻難的。

Internet對於中國的意義就是它的製度優勢和文化意義,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