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杠的單個動作分析(1 / 2)

雙杠的單個動作分析

掛臂擺動屈伸上成分腿坐

由掛臂擺動開始,兩腿向前上方擺起,接著收腹屈髖成屈體掛臂撐,隨即利用收腹屈體的反彈力,迅速用力向前上方伸腿展髖,並立即製動腿。同時用力壓臂跟肩成分腿坐。

(1)動作要點

①掛臂擺動時不塌肩、肘微屈,手握杠麵偏外側,快速擺腿;

②收腹屈髖成屈體掛臂撐要富有彈性;

③伸腿展髖要立即製動腿,然後壓臂跟肩成分腿坐。

教學重點

①擺動幅度大,屈伸有彈性。

②展髖、壓臂、跟肩、分腿配合好。

教學要求

擺幅大,屈伸有彈性,分腿直,不砸杠。

保護與幫助

一種是:杠下一手扶腰,一手扶背。另一種是:一手托背、一手托臀,或一手扶上臂、一手托臀。這主要是用於動作的後半部分,幫助身體向上升起到杠上支撐部位,同時防止練習者的身體向前倒下。在做完整動作時,兩種方法要緊密結合,當身體通過杠下垂直部位時,要及時、迅速地變換用力手法。保護與幫助的站位要靠近學生的側前方。

學練指導

①先做掛臂擺動練習,體會掛臂正確姿勢和擺動動作要點,注意先做小擺動,逐漸加大擺幅練習;

②反複練習掛臂撐收腹舉腿成屈體掛臂撐,要求臀部翻出杠麵以上;

③在墊上屈體仰臥,兩臂體側壓墊,做向前上方伸腿展髖,跟肩成分腿坐練習;

④杠上屈體掛臂撐開始,伸腿展髖,壓臂跟肩成分腿坐;

⑤支撐擺動臂屈伸,發展上肢和肩帶力量;

⑥保護與幫助下完成練習。保護者托扶臀、背,幫助完成上法。

指導糾正與提高

①掛臂撐擺動時漏肩、縮脖子、撐不起來。

指導糾正方法:反複練習掛臂動作;加強肩帶力量練習;掛臂撐小擺動。

②掛臂擺動時前擺“踢腿”、後擺“甩腿”時機掌握不好,擺幅不大。

指導糾正方法:采用語言提示,幫助掌握發力時機;在幫助下練習掛臂撐擺動,體會發力點;反複練習掛臂撐擺動,逐漸加大擺幅。

③伸腿方向不當,展髖不充分或腿未製動。

指導糾正方法:反複運用學練指導③、④進行練習;加標誌物(如吊球)練習。

④壓臂、跟肩不及時,分腿砸杠。

指導糾正方法:反複運用學練指導③、④進行練習;幫助下體會跟肩動作。

分腿坐──前滾翻成分腿坐

前滾翻成分腿坐是雙杠典型的向前滾翻類動作。其技術特點,主要是依靠身體各部位的依次撐杠滾動來完成動作。有時還必須有一定的上肢力量和對身體的控製能力與空間定向能力,表現出良好的靈敏性、協調性和技巧性的特點。

從技術原理分析,滾翻的前半部分,先要兩腿夾杠立髖,是為提高身體重心的高度,減少下肢重力的影響,節省用力,便於滾動。手靠近大腿撐杠,以及配合做上體前倒、屈臂、低頭、含胸、屈髖、提臀、肩著杠等,都是為了縮短轉動半徑,加大翻轉速度,使身體能經過頭部向前翻滾。後半部分,當臀部翻過頭及肩部的支點後,兩臂要迅速換握成掛臂撐、壓杠,是為了避免臀部翻至杠下,從而保持身體在杠水平麵上,通過手、肩、臂、手、腿的依次撐杠滾動,連貫地完成動作。此外,分腿下壓和壓臂跟肩,也是為加大轉動速度,有利於上體抬起成分腿坐。

動作要點

前半部:手靠大腿前撐杠,兩腿夾杠要立髖,屈臂用力提臀起,兩腿離杠肩前移,兩肘外分肩著杠,屈體前滾臀過肩。

後半部:迅速換握成屈體掛臂撐,分腿、壓臂、跟肩成坐撐。

教學重點

①立髖、撐杠、提臀,使腿離杠。

②換握、壓臂、壓腿,成分腿坐。

教學要求

要求努力做到動作連貫、圓滑、協調、姿勢舒展大方。此外,要加強學生間的互相保護與幫助,防止在滾翻過程中掉下器械。為此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保護與幫助方法,培養團結互助精神,同時要注意增強學生上肢力量,消除學生害怕心理。

保護與幫助

完整動作的保護與幫助是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手托其腿是幫助學生用力提臀和提高重心的高度,使腿離杠向前翻滾。另一手從杠下托其肩,是保護學生防止上體倒下器械。後半部分,是當學生臀部翻過頭的部位後,要迅速變換幫助手法,兩手從杠下,一手托其背,另一手托其臀。幫助學生完成換握成屈體掛臂和使上體向上抬起,防止學生臀部掉到杠下,幫助滾翻成分腿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