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杠運動健兒(3 / 3)

1968年生於汕頭市,1976年被汕頭地區業餘體校教練鄭創平吸收到體校學習體操。他不驕不餒,自覺刻苦,更喜新奇冒險、高難度動作。

1979年,李春陽調入廣東省體操隊。1982年在省六運會賽前一個月,李斷了手骨,但他頑強拚搏,奪得自由體操和單杆二項冠軍,跳馬及吊環二枚銅牌。

1983年,李春陽調入國家隊。1984年全國少年體操錦標賽上,他五占鼇頭;接著再全國體操錦標賽上,奪得全能亞軍。1989年在全國錦標賽暨亞運會選拔賽上,首次奪得全能冠軍外,還奪得吊環、鞍馬、單杆三項金牌。1989年10月,在第2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李春陽終於用汗水鑄造出“屈體前空翻一周半越杠抓杠”的驚險新招,“直體後空翻二周轉體360度”的高難動作,獲得男子單杠金牌。

40年前,李春陽在汕頭一個市民家哇哇落地。他自小乖巧伶俐,對周邊的事情都感到好奇,更喜歡冒險和挑戰。家長和老師見他身體素質好、柔韌性強,就鼓勵他參加體操隊的訓練。沒想到,這位調皮小孩訓練起來卻一點都不怠慢,機敏靈活又肯吃苦,很快就顯示出獨特的體操潛能。1982年,汕頭市體校把他輸送到省隊訓練。僅2年時間,李春陽就在全國少年體操錦標賽上初露鋒芒,獨取5枚金牌。國家體操隊發現了這個體操新苗,不久即把他招進國家隊,授教於著名教練高健和黃玉斌。自此,李春陽成為中國體操“李家軍”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星星。在1989年的全國體操錦標賽上,李春陽力克群雄,不僅在吊環、鞍馬、單杠3個項目中奪金,還首次斬獲了男子體操全能冠軍,一展汕頭體操選手威風。其後,李春陽在中國體操麵臨“漢城兵敗”困境的情況下,勇敢挑擔起國家體操隊隊長的重任,團結隊員,苦練高難動作,為中國體操在第25屆世界錦標賽上打翻身仗立下汗馬功勞。隨後,在第26屆世錦賽上李春陽又奪得男子單杠金牌,被稱為“單杠王”。

李春陽說,是家鄉汕頭培養了自己,是家鄉人民的支持成就了自己。體操是汕頭傳統的優勢項目,是一項具有社會性、普及性和競技性的體育運動,有利於提高受訓者的應變能力、協調能力,鍛煉受訓者的意誌。他希望通過本次奧運火炬在汕頭傳遞活動,促進汕頭體操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普及和提升方麵下功夫,讓更多的年輕新秀脫穎而出,讓汕頭體操綻放新的光彩。

童非

男子體操運動員。1961年3月25日生。江西省峽江縣福民鄉人。1973年,11歲時調入江西體操集訓隊,開始體操的專業訓練。1978年,17歲時在全國體操比賽上初露頭角,進入個人全能前六名。同年年底被調入國家體操集訓隊。

1979年參加羅馬尼亞體操邀請賽獲單杠、跳馬兩項冠軍;同年在第二十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單杠第五名。1980年在美國哈特福德國際體操邀請賽中獲個人全能亞軍和鞍馬冠軍。1981年3月,他因意外車禍受傷,醫生診斷他不宜參加比賽,但他強忍傷痛參加了在法國舉行的第六屆巴黎體操大獎賽,獲得個人全能亞軍和自由體操、吊環、雙杠三個單項冠軍,單杠第三名和鞍馬第四名;同年在第二十一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個人全能和吊環兩項第四名,並是獲得男子團體第三名的中國隊的成員。

1982年在第六屆世界杯體操賽中,獲單杠冠軍(與李寧並列),全能亞軍和自由體操、吊環、跳馬三項第三名;同年在第九屆亞洲運動會體操比賽中,獲自由體操金牌,雙杠銀牌和單杠銅牌,並是獲得男子團體金牌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

1983年在第二十二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自由體操冠軍、雙杠第三名、單杠第四名,並是中國隊首次在世界級大賽中戰勝蘇聯隊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

1984年他雖患腰椎間盤突出症,賽前跳馬訓練時右踝受傷,但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體操比賽中,仍獲單杠銀牌和全能、雙杠、鞍馬、吊環四項第四名,並是獲得男子團體銀牌的中國隊的成員。同年國際體操聯合會在公布的體操難新動作中,將其創新的“由馬端至另一端隔兩環挺身全旋轉體360°”的動作命名為:“鞍馬童非移位”。

1985年第二十三屆世界體操錦標賽時,他不慎發燒,身體不適,仍獲自由體操和單杠兩項冠軍,並是獲得男子團體亞軍的中國隊的成員。1986年4月退役。

在他近15年的體操生涯中,參加過6次世界級大賽,獲金牌5枚,銀牌6枚和銅牌5枚。他基本功紮實,動作協調,姿態健美,動作完成得瀟灑利索,給人以美感。他勇於創新,如單杠的“左右手單臂大回環”,分腿“特卡切夫騰越”,“團身720°旋下”,“側空翻兩周轉體270°下”,自由體操的“屈體側空翻兩周”,雙杠的“前擺上後空翻撐”等高難動作是他首先在大賽中使用,並以此多次取勝。其中雙杠動作在1989~1992年版《國際體操評分規則》中列為最高難組——D組,並以童非名字命名。

1979年獲運動健將稱號。1985年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1983年、1984年、1985年三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83年、1985年被評為全國十名最佳運動員之一。1986年7月,他被任命為江西省體委副主任,致使6月收到的美國舊金山聖荷西州立大學入學通知書及允諾的高額的獎學金作廢。9月他主拍了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人民生活鬥爭的電影《望春風》。1987年他辭去了江西省體委副主任職務,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同時兼任體操教師工作。

直到2000年初,童非回到家鄉,成功舉辦了“月是故鄉明”海峽兩岸音樂家作品演唱會;之後,又與江西奉新酒業集團合作成立了江西童非酒業有限公司;去年,他還主辦了環球小姐的選拔大賽,這是環球小姐中國賽區首次登陸江西。

2006年起,童非先生回到故鄉南昌,開啟其文化產業的耕作,並主持了“環球小姐江西賽區”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