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創作心得(2 / 2)

徐均生:其實,寫什麼樣的題材,把握好一個度非常重要。這個度就是社會的倫理道德,就是社會的法規法律,就是人性。我們寫一篇小小說目的就是讓人看了後有所收獲有所思考,那麼我們就應該寫出一種美好的情感來。讓這種美好的情感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流,成為我們美好的追求。

佳仁:我的想象力一直很枯竭。請問徐老師,在小小說創作中,如何發揮想象?

徐均生:想別人沒有想過的東西,越想入非非越好。當然不能離開你所要表達的內容與人物;還有要多讀小小說選刊和微型小說選刊,裏麵很多作品想象力都非常豐富。對了,我還很喜歡看米老鼠與唐老鴨。要多跟兒童接觸,保持一顆童心——一顆美好純真的心!

冬日陽光:徐老師,你的唐宋係列,讓人們記住了這麼一個人物。請問小小說的人物起名是不是也有特別的講究。該怎麼樣起,才讓名字響亮又有個性?

徐均生:有些作家起名特別有講究,有些沒有講究,如滕剛老師,很多作品裏的人物,都叫張三。這跟作家的個性有關吧。我沒有特別的講究,但有時也會想想給人物起個怎麼樣的名字。唐宋這名字也是想過後才起的,沒想到讓你記住了。

藍天一片:我還想問一下小小說必須要留下懸念,要有出乎意料的結局嗎?

徐均生:沒有必須的。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但最好能“出奇製勝”(微型小說選刊主編鄭允欽老師語)。

波瀾不驚:在你的作品中,許多采用了荒誕和誇張的手法,運用很嫻熟,是你的偏愛嗎?還是有訣竅?

徐均生:不是偏愛,也沒有訣竅。用什麼樣的手法寫一篇小小說,有時不是以自己的意誌為轉移的。你所遇到的這篇東西或人物,就是要用這麼一種手法來寫。應該說是自然產生的。當然,如果要改寫一篇小小說,可能會再去考慮,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手法來寫。不過,我還是喜歡自然的東西,想到了怎麼寫就怎麼寫。

曉立:你的作品集中有一些古代題材的作品,如國王、荊軻等。你是如何把握其人物及立意的?

徐均生:這個問題,我想,作品中的人物,就是自己想要表達的那樣的人。既然是自己心裏想要表達的那樣的人物,很自然就比較好立意了。

白沙:看了徐老師的小小說集子,印象很深刻,你總是寫著寫著就跑出真實的生活,跑到“諷喻”那裏去了。請問徐老師,你這樣的寫法事先是否有過策劃?或者隻是跟著作品裏的人物走而已?

徐均生:為什麼要事先策劃?很多時候人物和故事都是他自己闖進我的心裏來的。當然,你進來了,我得好好地利用你,而不是讓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你得為我服務。

雨凝煙:徐老師好,我存在著故事情節不強,這個問題怎麼樣才能解決呢?

徐均生:多讀小小說選刊,多讀劉靖安老師的小小說。

陳麗標:徐老師好,很多時候有了好的立意,也有了生在立意上的血肉(素材),可是在素材取舍上出現了問題,以至於讓文章羅嗦,如何取舍,有沒有公式化的方法,謝謝!

徐均生:寫一篇文章時你要想清楚,我所要表達的是什麼,至於文章有些羅嗦什麼的,你修改一下不就得了。修改一遍不行,兩遍,還是不行,就三遍、五遍、十遍吧,總有行的時候。這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公式化’的方法吧。

新盛:請問徐老師,你如何看待作品的社會效果?有好多人都說反映社會陰暗的一麵最好別寫,你怎麼看?

徐均生:作品當然希望有社會效果了,但是,做不到也沒有關係,隻要能給人有一點點啟迪,哪怕是讓人開心地笑笑,也應該說是有了社會效果吧。反映社會陰暗麵的,我以為應該寫,這是一個怎麼樣寫的問題。如果你在揭露陰暗麵的同時,能寫出陽光的東西來,豈不是更好?

布曉817:寫作小小說的時候,更多的是生活細節的觸動,還是智慧火花的碰撞?

徐均生:兩者都有。就我而言,智慧的火花碰撞要多一些。

布曉817:剛拜讀完你的幾篇小小說,不愧這類寫作的高手。請問徐老師,可以預測一下這類寫作的前景嗎?或者,它的大致走向如何?

徐均生:前景應該是充滿陽光!走向應該是光明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