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芳蹤終現(2 / 3)

再說蕭凡也不是沒幹過殺人的事,先帝在位時,當時身為錦衣衛同知的蕭凡奉旨一聲令下,一夜之間便抓了京師數十名受賄的大臣,無一幸免全部被殺頭,這些本就是事實,傳到民間自然被好事者無限渲染誇大,最後的版本竟成了蕭凡一聲令下,殺了京師朝堂百多名大臣,株連數千家眷,京師菜市刑場血流成河,人頭都擺成了十幾座京觀,血腥氣到現在還沒消散……

這樣一個殺人魔王住進了徐州城,誰人不害怕?

如今的徐州城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連放屁都使勁掰開屁股蛋子,放得悄無聲息,不敢高聲放,恐驚天上人。

自蕭凡進城那天起,徐州城成了一個高素質的文明城市,沒人吵架,沒人罵街,沒人鬥毆,更沒有小偷小摸,溜門撬鎖了,一到入夜,徐州城安靜得像座死城,連狗都不叫喚,真正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境界。

原本以為欽差大人隻是經過徐州,住一晚便走,誰知蕭欽差不知打著什麼算盤,在城裏一住就是三天,絲毫沒提要繼續北行的事,擺出了一副落地生根在此長住的架勢。

這下徐州的官場頓時變得動蕩不安了。

誰也摸不準這次欽差代天子出巡究竟擔負著什麼使命,可錦衣衛的赫赫威名在前,對徐州官場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威懾,這年頭當官的有幾個真正清白幹淨的?多少都幹過一些見不得光的不法事,蕭凡待在徐州劉知府家不走了,徐州城的各同知,通判,以及轄下各縣知縣等官員紛紛開始惶然不安。

第二日,各縣衙又有消息傳來,徐州所轄各縣地界內莫名多了大批穿著普通百姓短衫的陌生人,這些人專往一些人煙不至的荒郊野地裏鑽,出來後又聚集各縣城交頭接耳,神情詭異的不知在交流些什麼。

這下徐州的官員們愈發惶恐不安了,明眼人自然看得出,這些陌生人肯定便是傳說中的錦衣緹騎密探,他們這麼多人在徐州地界內同時出現,心裏有鬼的官員們頓時驚疑恐懼起來,這些錦衣緹騎莫非是衝著自己來的?他們出現在自己的轄區,難道是為了搜集自己的罪證?

一股低沉凝重的氣氛充斥著徐州官場,而欽差蕭凡不表態不出聲,默然無聲的不停從徐州派出錦衣衛分散各處,給官員們更造成了強大的心理震懾。

於是,幹過壞事的官員們坐不住了,他們紛紛出頭向同僚或上司打聽欽差賴在徐州不走的目的。

而國人總不乏沒事找事的所謂“知情人士”,打聽之下,蕭凡駐紮徐州的說法便越傳越邪乎,有人說天子新登基,立誌要整肅大明官場,以立君威,於是委任錦衣衛指揮使蕭凡為欽差代天子出巡,查糾嚴辦地方官員不法之事,與欽差一同上路的,還有錦衣衛的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刑具,若被查出,先不問供,按錦衣衛審犯人的規矩,先雜治一番再問罪。

打聽出來的結果令官員們愈發驚惶,特別是那些幹過虧心事的官員們,更是一夜之間愁白了頭發。——錦衣衛給他們造成的印象太深刻了,若真鐵了心要查某個官員的罪證,這天下有錦衣衛查不出的事情嗎?

怎麼辦?自首吧!至少能落具全屍,錦衣衛整人的法子太殘酷了,一刀斷頭總比血肉模糊受盡折磨要痛快得多。

蕭凡入住徐州第三日,徐州各級官府一共有十餘名官員投案自首,向徐州知府衙門主動交代他們幹過的不法之事,每一樁每一件皆查有實據,交代之後,隨駕欽差的錦衣校尉們將這些犯官們關入了大牢,並派出快馬緊急向京師吏部呈報。

後來又陸陸續續自首了一批官員,錦衣校尉們覺得這情況太詭異了,忍不住向蕭凡報告了此事,蕭凡沉默半晌,久久無語……

良久,他仰天長歎:“我隻是留在徐州等江都的消息而已啊!很單純的一件事……”

徐州大彭鎮,彭祖廟內。

江都郡主不敢置信的盯著陳鶯兒,她腦子已成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