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既來之則安之(2 / 2)

那麼,仿佛就像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簪花在身邊常開不敗的感覺,太後若是喜歡一種花,必然也是喜歡這種花香。

“這位就是孫姑娘了?”這一次發話的宮女,穿著月白色的宮裝,眉宇間有些傲氣,顯然比迎接她來的那兩個人品級要高些。

孫世寧不懂怎麼稱呼這些宮女,隻是俯身行禮,被那宮女笑著用雙手給攔住了:“孫姑娘是太後她老人家的貴客,我們都不過是些服侍人的,哪裏好受孫姑娘的禮。”

“這位是茯苓姐姐。”圓臉宮女多了一句嘴。

“太後在裏頭等著孫姑娘相見,請隨我來,千萬別聽她說的,又不是在自己家裏,什麼姐姐妹妹的,孫姑娘要是願意直接喊我茯苓就好,太後喜歡草藥的名兒,我們進了長春宮就都跟著將名字改了。”茯苓十分的客氣,走在孫世寧的一步之前。

孫世寧依然微微笑一下,表示都聽在耳中,記在心裏了。

茯苓的步子不快,足音極輕,可見都是平時操練出來的習慣:“太後喝茶的時候還問呢,孫家的長姑娘怎麼還沒有到,我說宮外的人進宮來,到了宮門口就要下車,姑娘家又多半走不快,這一路過來,至少也要耽擱大半個時辰,太後才笑著說,這個規矩看樣子要改改,否則哪個在家裏頭不是嬌生慣養的,卻到宮中來吃苦了。”

太後日常起居的這一間門口掛著水晶珠簾,半透明的,不知是光線折射,還是巧意設計,站在門外往裏頭看,隻覺得五彩斑斕,完全是另一番盛世光景。

“回稟太後,孫姑娘到了。”茯苓邊說話,邊撩起了門簾,示意孫世寧先走進去。

孫世寧一想到走過珠簾就要見到太後,心中甚是緊張,步子不穩,差些左腳踩到右腳,卻聽到一個再和藹不過的女聲在說道:“還不快請進來坐坐,哀家正愁沒有人來說話。”

孫世寧緩緩走上前,見到正座處,坐華服美婦,保養得當,看起來最多才同薛氏差不多的年紀,膚色白膩,想必年輕時更加美貌,她趕緊恭恭敬敬行禮:“民女孫氏世寧見過太後,太後萬福。”

“不用多禮,雖說是在宮裏,哀家也是著人敘敘家常,沒有那麼多講究。”太後揮手道,“茯苓,給孫姑娘看座。”

孫世寧隔著十多步,得了一個座,也不扭捏,落落大方的落座,立時又有人端了茶水,果子,點心,放置在她的手邊。

“孫氏,世寧,是哪兩個字?”

“回太後的話,盛世的世,寧和的寧。”

“好,好,真是好名字,盛世寧和,哀家喜歡這兩個字。”太後笑的很真,一點不假,“這些點心都是哀家素日裏愛吃的,就是不知道你們年輕人可喜歡這些酥皮綿軟的,你也知道,年紀大了,牙口不好,嚼不動硬物,總還想要保全這一口好牙,方能見見人。”

孫世寧輕聲謝了一句,卻沒有動手去取用。

太後也沒有多過問,耐心的問了些她家中的近況,隻聽她說到父母雙亡,家中唯有一個繼母與同父異母的弟妹時,歎了口氣道:“你進來的時候,哀家瞧著你舉手投足自有一番雍容,知道是個好家教的,卻不曾想,也是個苦命的孩子。”

孫世寧不想太後居然會感懷她的身世,知道宮裏頭的孩子幾乎每個都是同父異母,這些嬪妃之間勾心鬥角遠遠勝過民間宅院中的小打小鬧,想必太後也是觸景生情,才格外有感觸。

“別坐的那麼遠,茯苓再看座,就坐在哀家身邊來。”太後指揮著將孫世寧坐著的椅子,連帶著案幾,一並搬到身邊來,“哀家年前用了孫家新製的頭油,覺得氣味芬芳清冽,卻是比過去的好了許多,替哀家梳頭的宮女也是,這個頭油格外清爽,不像往時那麼油膩膩的,有時候打個盹,枕頭上都能留下印子,哀家再試了試其他的幾種,都是很好,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孫家換了個當家人。”

孫世寧聽太後說起孫家的禦供生意,不由得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這事兒不比拉家常,要是有半點差池,就委實對不住亡父的泉下之靈,孫家的生意由父親白手而起,絕對不能葬送在她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