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1 / 3)

本周胎教重點:

情緒胎教:深呼吸訓練:

好的呼吸方法不僅給胎兒提供足量的新鮮空氣,更可幫助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正確用力,保證分娩的順利進行。因此準媽媽需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吹氣球:

平時可以準備一些氣球,沒事的時候用力吹氣球,直到感覺肺部的空氣全部被呼出,然後持續幾秒鍾,再用鼻子做深呼吸。

做飯時保持呼吸節奏:

當做一些費力的家務時,采用腹式呼吸:吸氣,鼓肚子;呼氣,吸肚子,然後再呼氣。

散步放鬆:

以放鬆短小的步伐向前邁,一定要以一個感到舒適的調子進行,手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可以利用這種散步的方法訓練用鼻子深呼吸,然後用口呼氣,如果能在海邊或綠蔭下進行這種散步就更好不過了。準媽媽可以嚐試一種輕鬆簡單的散步方法。間隔式散步法:首先進行一個10分鍾的放鬆熱身散步,然後以中速慢走1分鍾,最後快速走2分鍾。行走的過程中要保持抬頭,肩膀放平,手肘彎曲放在身體兩側。兩臂在行走的過程中應該擺動起來保持身體的平衡,重複這種散步方法6次,最後進行放鬆慢走5分鍾。

抬起手臂,再放下:

在散步的時候,將手臂平舉到與肩同高,然後按照呼吸的節奏將手臂向上抬20厘米,再放下。

運動訓練法:

雙腳分開站立與臀部同寬,右腳向側麵跨一大步,然後是左腳,將手放在臀部上保持平衡,在同一方向重複15秒,然後換方向重複。

運動胎教:矯正骨盆運動:

骨盆運動:

放鬆恥骨聯合與股關節,伸展骨盆底肌肉群。這種鍛煉有助於胎兒可順利通過產道。

1.筆直坐好,雙腳合十,用手拉向身體,雙膝上下活動,宛如蝴蝶振翅。重複此動作10次。

2.同一姿勢,吸氣伸直脊背,呼氣身體稍向前傾。重複此動作10次。

腹肌運動:

鍛煉支持子宮的腹部肌肉。

1.單腿屈起、伸展、屈起,左右腿各10次。

2.雙膝曲起,單腿上抬,放下,上抬,放下,左右腿各10次。

故事胎教:《七隻小羊》:

從前有個山羊媽媽,她有七個孩子。一天,山羊媽媽要到森林裏去找點吃的東西。於是,她把七隻小山羊叫到跟前,一一叮囑他們:“我不在的時候,如果大灰狼來了,你們千萬不要開門。”“大灰狼的嗓音是粗粗的,爪子是黑黑的。憑這些,你們會一下子認出它來。”:

七隻小山羊說:“別擔心,媽媽,我們會小心的。”沒過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門。“小羊兒乖乖,我是媽媽,我回來了,帶來好多好吃的東西。”但是這聲音聽起來粗聲粗氣的,小山羊們大聲回答:“不開不開就不開,媽媽沒你這麼粗的嗓子。”於是,大灰狼到商店裏買了些滑石粉吃了,好讓聲音聽起來柔細一些。

這次,它又來到小山羊的門前。“小羊兒乖乖,我是媽媽,我回來了,帶來好多好吃的東西。”但是從門上的小縫裏,小山羊們看到了大灰狼漆黑漆黑的爪子。“不開不開就不開,媽媽沒你這麼黑的爪子。”於是,大灰狼出去給爪子撒了些麵粉,便又來敲小山羊的門。“小羊兒乖乖,我是媽媽,我回來了,帶來好多好吃的東西。”:

小山羊們看到了白白的爪子,以為門外站著的是媽媽。“歡迎媽媽回來!”門剛開,大灰狼“呼”地一下跳進屋。小山羊們尖叫著,急忙在屋子裏躲藏了起來。但是大灰狼毫不費力地找到了他們,把小山羊一個一個地吞到肚子裏去,隻有躲在落地大鍾裏的那隻小山羊沒有被吃掉。大灰狼吃得太飽了,他它搖搖晃晃地走了出去,在一棵大樹下睡著了。不久,山羊媽媽回來了。“出了什麼事?我的孩子,快回答我!”但是,隻有一隻小山羊回答說:“我在這兒,媽媽!大灰狼來了,把它們都吃掉了。”:

山羊媽媽趕緊跑了出去。她看到大灰狼正躺在草地上睡覺。山羊媽媽用剪刀把大灰狼的肚子剪開,小山羊一個接一個地從裏麵跳了出來。小山羊和媽媽一起回到了家,從此以後,它們再也不會上大灰狼的當了。

小貼士:故事中的狼,不斷地偽裝成羊媽媽欺騙小羊,小羊最終還是上了大灰狼的當。寶貝,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如果有人敲門,開門前一定要確定門外是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後再決定開門或是不開門。如果遇到壞人,你要怎麼保護自己呢?對,想辦法求助,撥打110報警電話。

手工胎教:折紙鶴:

天鵝的翅膀和頭部、尾部折疊的時候要認真壓實,看起來會更加活靈活現。

步驟1:準備一張正方形紙,先折出雙菱形。

步驟2:沿虛線向箭頭方向翻折。

步驟3:沿虛線向箭頭方向對折。

步驟4:將虛線部分向兩邊折出頭尾。

步驟5:先沿實線往上折,再沿虛線向箭頭方向下折,背麵也一樣。

步驟6:完成。

39周胎兒腸道充滿胎便:

這個時候,準媽媽可能開始產生陣痛了,如果羊膜破裂,羊水流出來,就要立即去醫院了,準媽媽不要感到慌張,這時候去醫院還來得及。

準媽媽和胎兒的變化:

準媽媽的變化:

第三十九周【子宮占據了很大空間】:

由於子宮占據了骨盆和腹部的大部分空間,準媽媽會感到非常不舒服。

胎兒的變化:

第三十九周【腸道裏充滿胎便】:

胎兒準備出生的時候大部分胎毛已經褪去。他將胎毛連同其他分泌物吞進去,儲存在腸道中。這將刺激胎兒的腸蠕動,排出稱為胎糞的黑色排便。他的肺逐漸成熟,表麵活性劑分泌增多。

必知的孕期生活指導:

關節韌帶變得鬆弛:

準媽媽的腹部在逐漸增大,子宮底的高度為30~32厘米。由於胎頭下降,準媽媽全身關節和韌帶變得鬆弛,腹部經常陣發性地變硬、變緊。

出現有規律的宮縮:

臨近分娩時,子宮頸部變得更加柔軟,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宮縮。隨著準媽媽的活動,宮縮越發強烈。如果收縮間隔規律,而且越來越短,就應該立即去醫院。

分娩前的知識準備:

什麼是足月期:

所謂的“足月期”是指從妊娠期的37周到42周這一段時間。胎兒沒有滿37周就出生的叫作早產。這個時候的孩子身體機能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從母體出生後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穩定狀態。胎兒在母體孕育42周之後出生的叫作過產。足月期出生的胎兒一般體重在2.5千克,體長在48厘米。他的內髒、神經係統發育狀況良好。一出生就會自主呼吸,會主動去吸吮媽媽的乳頭,這些可以說明孩子是非常健康的。

小貼士:孩子在出生的時候,他的頭部先從子宮口附近產出。隨著足月期的到來,胎兒會用自己的力量逐漸地將自己的頭降至媽媽的骨盆。胎兒在將要脫離母體的時候,準媽媽的產道會變得很柔軟。

了解子宮口逐漸打開:

隨著產道逐漸變柔軟,子宮口也慢慢變軟,逐漸打開,胎盤漸漸增加寬度。一旦進入了臨產期,因為胎兒的頭已降至骨盆,準媽媽會感覺到自己的恥骨附近(肚子的下方)會有向外突出的感覺。如果按壓自己的膀胱,會增加去衛生間的次數,由於壓迫到了骨盆內的神經,腳跟也會有疼痛感。

隨著陰道和子宮的變軟,白色的分泌物也隨之增多。當胎兒在子宮內活動的次數減少(胎動減少),準媽媽自身也沒有了疼痛感。但是過不了多久,到了分娩前2~3周,就會有發緊的感覺,同時還會感覺到疼痛。每天疼痛達3~4次之多。這種疼痛就是人們常說的“前驅陣痛”。這樣的前驅陣痛,如果腰部出現壓迫感,常常就是迫近臨產了。症狀的程度因人而異,根據準媽媽的體質和胎兒的情況不同而不同。因此,就是專業醫生也難以估計。當出現陣痛狀況時,準媽媽不必驚慌,聽從醫生的建議即可。

需要關注的健康問題:

分娩前需要做的檢查:

在經曆過了陣痛、見紅、破水之後,還需要再耐心地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夠分娩。如果是初次分娩的準媽媽大概要經曆10多個小時,非初次分娩的準媽媽大概要經曆5個小時。

克服陣痛接受檢查:

進入產院之後首先要辦理入院手續,醫院在白天、雙休日、夜間手續辦理的方法是不同的,通常入院的手續要寫入院申請書等必要的記錄,可是在診療時間之外,如果陣痛十分強烈,可以先分娩後辦手續,但是都要有準媽媽家屬簽字,同意在醫院分娩。

檢查之後確定是否臨產:

入院後要做幾項檢查,如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壓征、胎位不正等症狀發生。還會對準媽媽的體溫、血壓、脈搏、體重、腰圍,尿檢、血糖、蛋白含量、子宮口開合情況進行檢查。醫生還會問一些相關的問題,如“陣痛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否有見紅和破水”,通過這些掌握準媽媽將要分娩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