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3 / 3)

語言胎教:兒歌兩首:

起床歌:

小寶寶,起得早,睜開眼,眯眯笑,咿呀呀,學說話,伸伸手,要人抱。

穿衣歌:

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小腳丫,穿褲子,穿上襪子穿鞋子。

趣味胎教:畫青蛙:

先畫1個圓雞蛋,再畫1個小圓圈,看好位置再下筆,畫出4個小曲線。加上彎彎兩條腿,小小指爪像王冠,再把眼睛補齊全,一隻青蛙就畫完。

小貼士:當然了,你也可以在背上加幾道淡綠色的水彩,加一張荷葉,如果興致好,再加幾顆露珠……一切全憑你喜歡。

名畫欣賞:《蛙聲十裏出山泉》:

《蛙聲十裏出山泉》中齊白石老人用簡略的筆墨在一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六隻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它們不知道已離開了青蛙媽媽,還活潑地戲水玩耍。人們可以從那稚嫩的蝌蚪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失去蝌蚪,蛙媽媽還在大聲鳴叫。雖然畫麵上不見一隻青蛙,卻使人隱隱如聞遠處的蛙聲正和著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 ,連成蛙聲一片的效果。

16周全麵開始開展胎教:

有些準媽媽在這個時候已經能感覺到輕微的胎動了,準媽媽可以記錄胎動的時間和在什麼樣的狀態下他會動。如果發現異常,及時到醫院檢查。

準媽媽和胎兒的變化:

準媽媽的變化:

第十六周【體重迅速增加】:

隨著食欲的增強,準媽媽的體重會迅速增加。此時,下腹部會明顯變大,所以周圍的人對其懷孕的事實一目了然。除了腹部外,臀部和全身都會長肉,所以要注意調整體重。一般情況下,懷孕16~20周能感受到第一次胎動。

胎兒的變化:

第十六周【胎兒神經係統開始工作】:

胎兒的神經係統開始工作,肌肉對於來自腦的刺激有了反應,因此能夠協調運動。現在能夠通過超聲波掃描分辨出胎兒的性別了。通過羊膜穿刺術取出羊水樣本,檢測在羊水中胎兒脫落的細胞和分泌的化學成分,可以獲得有關胎兒健康的重要信息。

必知的孕期生活指導:

羊水檢查:

本周可以進行羊水檢查了,主要對於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高齡準媽媽使用這種方法,通過腹部和子宮采取少量的羊水檢查畸形兒的方法,有99%的準確性。

適當控製體重:

隨著食欲的增強,準媽媽的體重會迅速增加。此時,下腹部會明顯變大,所以周圍的人對其懷孕的事實一目了然。除了腹部外,臀部和全身都會長肉,所以要注意調整體重。

有必要做唐氏綜合征產前篩選檢查:

在懷孕第十六周,準媽媽十分有必要做唐氏綜合征產前篩選檢查,以確定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征。臨床上把唐氏綜合征又稱為先天性癡呆症,是新生兒十分常見的一種染色體疾病。據統計,每75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患有這種病症。患有唐氏綜合征的患兒不僅有嚴重的智力障礙,而且生活不能自理,還會伴有複雜的心血管疾病,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與精神壓力。從目前醫療發展水平來看,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即便如此,準媽媽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唐氏綜合征可以通過產前篩查、診斷等方式防止患兒出生。為此,建議每位懷孕第十六周的準媽媽在孕期都要做唐氏綜合征產前篩選檢查,從根本上防止唐氏綜合征的患兒出生。

準媽媽的皮膚問題:

懷孕後不僅是準媽媽的身材有變化,就連準媽媽的皮膚也有了改變。

皮膚油膩:

由於準媽媽新陳代謝比較緩慢,皮下脂肪大幅增厚,汗腺、皮脂腺分泌增加,全身血液循環量增加,麵部油脂分泌旺盛的情況會加重,導致皮膚變得油膩。

準媽媽要保持皮膚的清潔,不要用刺激性太強的護膚品,每天多洗幾次臉。飲食上要多攝取含優質的動物蛋白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等食物。

皮膚幹燥:

有的準媽媽由於孕激素的關係,皮膚失去了以前的柔軟感,而且略粗糙,甚至會很幹燥,有些地方還會出現脫皮現象。幹性皮膚的準媽媽不要頻繁地洗臉,最好用嬰兒皂、甘油皂洗臉。沐浴不宜浸泡太久,否則容易造成皮膚脫水。要特別注意飲食營養平衡,多吃些肉類、魚、蛋,還要增加必要的脂肪酸和維生素,如綠色蔬菜、水果、堅果、穀物、牛奶、魚油等。

色素沉著,出現色斑:

由於準媽媽的黑色素代謝緩慢,麵部大多會長黑斑,且孕後不易恢複。妊娠中後期,準媽媽的皮膚變得敏感,對紫外線抵抗力減弱,皮膚容易被曬黑,麵孔出現黃褐斑。這些準媽媽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營養為主,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便秘也會使身體內的毒素積累增多,影響健康,使皮膚的顏色暗淡。還要注意睡眠充足,調節好心情。準媽媽可以適量用一點妊娠霜,有些色斑會在產後3個月內消失。準媽媽不要化妝,注意防曬。盡量避免在中午或下午陽光強烈的時候外出,陽光照射會加重色斑,並使色斑在產後也不易褪去。

需要關注的健康問題:

準媽媽為滿足胎兒發育,需要較常人更多的鈣。如果飲食中攝取鈣不足,血鈣濃度低,就容易發生小腿抽筋。多發生於熟睡醒來後,或是在長時間坐著,伸懶腰伸直雙腿時。

腿部抽筋的原因:

很多準媽媽,在孕期尤其在晚上睡覺時會發生腿部抽筋。這是因為在孕期中體重逐漸增加,雙腿負擔加重,腿部的肌肉常處於疲勞狀態;另外,準媽媽對鈣的需要量明顯增加。在孕中、晚期,每天鈣的需要量增為1200毫克。當體內缺鈣時,肌肉的興奮性增強,容易發生肌肉痙攣。如果膳食中鈣及維生素D含量不足或缺乏日照,會加重鈣的缺乏,從而增加了肌肉及神經的興奮性。夜間血鈣水平比日間要低,夜間是小腿抽筋發作的高峰期。

腿部抽筋的治療:

一旦抽筋發生,立即站在地麵上蹬直患肢;或是坐著,將患肢蹬在牆上,蹬直;或請身邊親友將患肢伸直。總之,使小腿蹬直、肌肉繃緊,再加上局部按摩小腿肌肉,即可以緩解疼痛甚至使疼痛立即消失。

腿部抽筋的預防:

為了避免腿部抽筋,應多吃含鈣食物如牛奶、孕婦奶粉、魚骨。五穀、果蔬、奶類、肉類食物都要吃,並合理搭配。某些食物包含的維生素種類特別多,比如動物肝髒脂肪不多,除不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外,幾乎包含了所有的維生素,而且含鐵豐富,搭配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黃綠蔬菜一起食用,極為理想;維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蘿卜,與含動物油脂的葷食一起煮熟後吸收更好。

準媽媽要嗬護好腳:

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髒,懷孕後負擔最重的是心髒,但是腳的負擔也不輕。要支持增加10~14.5千克的體重,脊椎前彎、重心改變,懷孕晚期由於鬆弛素的分泌,頸、肩、腰、背常常酸痛,腳更不堪重負,足底痛時有發生。懷孕後準媽媽會大量額外地補充水分以補充身體所需,這多少會有液體累積現象,多餘的水分會累積在比較薄的組織下方,這就會造成臉的腫脹,而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手、腿、足等部分液體滯留相對嚴重也會造成腫脹現象。生活中注意以下方麵,可以有效減輕腫脹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