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見急難解囊助老丈 失錢財春曉識魏良(2 / 2)

魏良並未答話,過了一日,將到孫祿母親生日,魏良離開孫家鎮。孫祿母親生日這天,眾綠林人士早早皆來拜壽,紛紛獻禮。孫祿高興,隻是遲遲未見未見魏良到來,眾人紛紛猜疑,孫祿不悅。趙雲亮安慰孫祿:“兄長,魏良絕非無情無義之人,再略等片刻。”

酒宴正要開始之際,魏良匆匆趕到,帶來一物,展開一看,正是那西域夜明珠。眾人佩服,皆稱魏良為妙手神聖,從此人都以此號呼之。

這一年魏良回家探望叔父,到家,他叔父對他道:“魏良,咱們魏氏門中,世代雖無做官之人,也皆是知書達理人家。你這身入綠林,為賊做寇,上對不起祖先,下對不過鄰裏街坊。一日為賊終身為寇,事犯當官,難免身受國法。上為賊父賊母,下為賊子賊孫。聽我良言相勸,早早回頭,改過自新,回家來幫叔父照應買賣。”

魏良一聽這些話,一語未發,心裏甚不是滋味,一夜未曾合眼,次日也未告辭,離家出走。他自己離家,卻另有一個主意。他想:“我這一走,到名山大川求訪高僧高道,自己一出家,了一身孽冤,上無父母牽纏,下無妻子掛礙。”

聽說武成縣飛雲峰太虛觀飛天道人吳化仁名聲響亮,遂前去投奔吳化仁。飛天道人吳化仁見魏良一身功夫了得,甚是喜愛,將魏良留在身邊,也沒提讓魏良出家之事。魏良在飛雲峰太虛觀待了一段時間,甚感失望,也就打消了在此出家的念頭。吳化仁對自己甚是不錯,魏良不忍離去。

前段時間,吳化仁讓魏良到晏州府送信。事情辦完,魏良行至此處,與一瘦子迎麵相撞,瘦子陪笑,連聲致歉,魏良哼了一聲,見旁邊有一家酒肆,遂進酒肆吃飯。

二人喝酒談話,聊起各自家鄉風土,做事為人,甚是投機。論起年齡,魏良大春曉五歲,春曉遂以兄長相稱。魏良道:“兄弟,不遠千裏來此何幹?”春曉道:“家門不幸,隻剩我一人,無牽無掛,四處雲遊。”

魏良道:“兄弟,咱倆差不多,我也無牽無掛。離了家到了武成縣飛雲峰太虛觀,本想出家聊此一生,竟不得願。”春曉一聽,靈機一動,“兄長,我聽說武成縣飛雲峰太虛觀飛天道人吳化仁,廣納人才,本欲前去尋個依靠,不想在此遇到你。”

魏良道:“兄弟,你若真想前去,我可為你做個引見,我現在即是在那裏做事,吳道長對我尚還不錯。隻是有句話或許不該說,兄弟這太虛觀絕非久留之地。”春曉道:“兄長,此話怎講?”

“兄弟,此處不是講話的所在,到了你就知道了。倘若你暫時安身,料也無妨。兄弟吃好了沒有,咱們走吧!”

二人出了酒肆,春曉道:“兄長,我忽想起還有一事未了,你同我走一遭吧。”魏良道:“那一同去吧,兄弟,你有何事未了,倘哥哥我能幫的上,你盡可開口。”春曉道:“前麵胡同有一位老丈,家裏死了人,我助了他一百兩銀子。想起他家裏還有正生腿瘡的兒子,我一並給他治瘡再走。”

“如此甚好,兄弟想不到你還有此手段。”

春曉道:“兄長,小弟曾學過,略知一二。”此時天色已是掌燈時分。進了胡同,內裏有兩戶人家,春曉估計,街門最破的應是張有德家。二人拍門,過了一會,裏麵有蒼老的聲音問:“外麵是誰在敲門?”

春曉回答:“老丈,是我,今天給你銀子的人。”門很快打開,露出老丈張有德的麵容,“恩公,真的是你,快快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