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與朋友溝通的尺度和交流的分寸(3 / 3)

朋友就是要在危難之際伸出援助之手,隻有這樣你們的友誼之花才能綻放得更加燦爛,才會更加長久。

以上兩點告訴我們交朋友的時候,要拿真心換真心,用你的真誠去感動對方,在朋友患難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才會使友誼之樹常青。

科爾頓曾說:“最堅固的友誼是在共同的苦難中形成的,正如最熾烈的火能把鐵最牢固地熔鑄在一起。”真誠才是熔鑄友誼的烈火。

8 岡比西斯終於明白了朋友的含義

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是否也想激起朵朵浪花?那麼,朋友的幫助對你的成功將起到很大的作用。你知道,朋友是什麼嗎?

英國的布萊辛頓說:“朋友是一個借以測量你財富溫度的寒暑表。”

希臘諺語說:“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的人,不值得活在世上。”

富蘭克林說:“朋友的眼睛,是一麵明鏡。”

這是名人對朋友真正含義的詮釋,我們應該從中悟出些什麼?那就是我們也有朋友,但我們的朋友是那樣的嗎?

塞內加曾說:“因為有利可圖才與你結為朋友的人,也會因為無利可圖而與你絕交。”

那麼我們在與朋友溝通的過程中應該掌握什麼樣的尺度?首先要看你朋友是個什麼性質的朋友,是患難朋友,還是酒肉朋友。

公元前525年,波斯國王岡比西斯二世率領軍隊進攻埃及獲勝,並俘虜了才當了6個月國王的普撒美尼托斯。岡比西斯為了徹底征服埃及的人心,把埃及國王和貴族拘禁在一起,讓國王和貴族的女兒們穿上奴隸的服裝去打水。她們痛哭著走過父親的麵前,許多貴族痛哭流涕,隻有普撒美尼托斯無動於衷,隻把頭低了下去。隨後,又有兩千多名埃及男青年走過,他們是被判死刑用以償還波斯人的性命的,貴族們又失聲痛哭,惟有普撒美尼托斯依然沉默不語。

當這些悲慘的情景過去後,一個未經安排的場麵出現了,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丐拿著破缽,在向軍隊行乞,普撒美尼托斯認出這是曾與他一道飲酒作樂的朋友。普撒美尼托斯突然號啕大哭,邊哭邊用手拍打自己的腦袋。他還發了瘋似地向那位老人衝去,一隻手抓住老人的手,另一隻手摸著老人的頭,嘴唇顫抖著安慰老人:“老夥計,讓你受苦了,都怪我無能啊!”

老人抱住普撒美尼托斯,眼裏滿含熱淚說:“朋友,我還好!最苦的還是你啊!作為朋友,我幫不了您任何忙,慚愧啊,願主保佑你吧!”

看到這些岡比西斯大奇,問普撒美尼托斯:“為什麼看到女子受虐待,男兒去送死時並不哭泣,卻哭一個乞丐?”普撒美尼托斯說:“我心中的痛苦早已超過了哭泣的程度,但我的朋友的不幸遭遇卻引出了我的同情之心:一個擁有巨大財富和幸福的人在臨老的時候卻不得不行乞。”

岡比西斯被普撒美尼托斯與行乞老人的友誼之情感動了:“一個能跟國王成為朋友的人,相信他一定是個偉大的人。今天當著你的麵我要接濟他。這估計也能為你減輕些痛苦。”於是岡比西斯拿出好多錢派士兵給老人送過去,並告訴老人這是岡比西斯國王施舍給他的,可是老人當眾把錢扔得滿地都是,岡比西斯感到很不解,說:“這麼多錢對於一個乞丐來講,是多麼的重要,可是你竟然不要,到底是為了什麼?”

老人緩緩說道:“你現在是勝利者,可是你懂得朋友是什麼嗎?”岡比西斯對老人對他的藐視很生氣,大聲說道:“不知天高地厚的老東西,那麼你說說什麼是朋友?”

老人的情緒隨著岡比西斯的憤怒也有些高漲:“朋友就是要同甘苦共患難,朋友就是心靈的希望,朋友就是提醒我不犯錯誤的謀士,朋友是補充我衰竭的體力、照顧我生活困難的助手,朋友是完成宏偉事業的臂膀。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的全部價值。你現在可以把我和我的朋友一齊殺掉,但我相信,我們的死有意義;你剛才看到了吧!我和我的國王朋友抱頭痛哭?你盡管嘲笑我們,但是我還要告訴你,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不一定是朋友,但和你一同哭過的人絕對是終生難忘的朋友!”

岡比西斯聽完老人就像演說一樣的陳詞,頗為震動,想不到一個乞丐都能對朋友有這麼多哲學性的詮釋,作為國王他覺得自愧不如。接著他赦免了所有建構在真誠朋友意義上的人們。

朋友的溝通無須格式,隻要能真誠,就能感到心有靈犀一點通。在與朋友溝通時,也一定要注意語言交流的分寸,不要因為自己出言不遜而傷及朋友的自尊。

英國詩人喬叟說得好:“管住你的舌頭,就能保持你的朋友。”那就是說在朋友麵前不要胡言亂語。少說話、多辦事是朋友相處的妙藥良方。

9 還是應交康德這樣的朋友

對朋友的理解有許多種,但不管是初次交往的朋友,還是莫逆之交,我們都應注意彼此交往的尺度。

尊重朋友是我們首先應該做到的。也是我們做人的標準。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不想交幾個誌同道合、情投意合又肝膽相照的摯友。那就需要我們正確選擇交往的朋友,並非所有的朋友都適合做你的親密夥伴。它需要彼此的相互理解和體諒,真誠的感情是我們獲得友誼的真正橋梁。

對待朋友要忠誠,不在背後詆毀朋友,也不容許別人這樣做,彼此要相互信任。期間,也不妨適當地拉開之間的距離,這樣就能體現出你的善解人意,給對方留下自由的生活空間。

最重要的是不要失信於朋友,朋友之間最可怕的是沒有誠信,隨便反悔,不守約定,這樣,再好的朋友都會對你失去信賴,因此也就遠離了你。也許你並不那麼看重朋友間的某些約定,對於朋友們的活動總是姍姍來遲,對於朋友的要求當時一口答應,但過後又中途變卦。這種言而無信的人,怎能讓人相信?

也許你真有事情耽誤了一次約好的聚會或沒有完成朋友相托的事情,之後,你卻認為朋友之間應當相互諒解,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就不去向他解釋,這樣,就容易使朋友為你的失約而著急,最後隻能無奈而歸。也許他們不會當麵責備你,但他必定會認為你是不在意朋友的感情,是反複無常、不可信賴之人,這樣最終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下麵來看一個故事,也許你會從中體會到朋友之間的誠信是多麼重要。

1779年,德國哲學家康德計劃到一個名叫珀芬的小鎮去拜訪朋友威廉德·彼特斯。他動身前曾寫信給彼特斯,說3月2日上午11點鍾前到他家。

康德是3月1日到達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他便租了一輛馬車前往彼特斯家。朋友住在離小鎮幾英裏遠的一個農場裏,小鎮和農場中間隔了一條河。當馬車到了河邊時,車夫說:“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因為橋壞了。”

康德下了馬車,看了看橋,發現中間已經斷裂。河雖然不寬,但水很深而且結了冰。

“附近還有別的橋嗎?”他焦慮地問。

“有,先生。”車夫回答說,“在上遊6英裏遠的地方還有一座橋。”

康德看了一下懷表,已經10點鍾了。“如果走那座橋,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到達農場?”他焦急地問。

“我想要12點鍾吧。”車夫想了想說道。

“可是,如果我們經過麵前這座橋,最快能在什麼時間到?”康德又是迫不及待地問。

“用不了40分鍾就可以到那兒。”車夫毫不猶豫地回答。

“好!”康德驚喜若狂地飛跑到河邊的一座農舍裏,向主人打聽道:“請問你的那間小屋要多少錢才肯出售?”

“您會要我簡陋的破屋?”農夫驚奇地瞪大了眼,疑惑地問道:“是真的嗎?這是為什麼呢?”

“不要問我為什麼,現在我沒時間跟你解釋,隻問您願意還是不願意?”

“給200法郎吧!”農夫自己拿不準,隻好隨便說了個數。

這時,康德毫不猶豫地掏出了錢,然後又說:“如果您能馬上從破屋上拆下幾根長的木條,再用20分鍾把橋修好,我將把破屋還給您。”

農夫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又知道這個人肯定不會說明原因,就不便去問了。於是,他把兩個兒子叫來,把事情簡單地跟他們說了一遍,就開始動手幹了起來。果然,不一會橋就修好了。他們按時完成了任務。

於是,康德立即坐上車向前趕路。經過一路奔波,大約在10點50分就趕到了農場。這時,在門口迎候的彼特斯高興地說:“親愛的朋友,您真準時。”這時兩個好朋友緊緊抱在了一起。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康德對朋友的真誠和不失信於朋友的精神至今還被世人傳為佳話,更是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思考。

既然答應對方,就應該遵守諾言,這是我們對待朋友的最起碼的要求。要想獲得真摯的友誼,要想取得朋友的信賴,你就應該從自身做起,不能帶有半點疏忽。隻有真心地付出,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朋友之間的信任是由雙方共同建築和維護的。任何一方的失信都將導致友誼的不完美。

即使你有原因耽誤了約會的時間,也要認真地對朋友解釋清楚,這樣才能繼續取得朋友的信任,不要讓對方誤解你的行為。所以,對朋友之約或之托,一定要慎重對待,遵時守約,要一諾千金,切不可言而無信。

就如日本鬆下幸之助說的:“長期守信得來的信用,很可能隻因為一次失信就人格破產,所以,愛惜信用的人一定要謹慎行事,千萬不可走錯一步。”

親愛的讀者,你能做到嗎?

10 真正的朋友應該是什麼樣子

在與你真正的朋友進行溝通時雙方肯定都是滿心歡喜,有說不盡的知心話。為朋友的一件事跑多少趟都不覺得累,說多少話都不覺得煩。再難辦的事,一經朋友之手就都成了。這不就應了江湖上流傳的一句話,“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

真正的朋友應該是什麼樣的,那我們交朋友時就得做一個明智的選擇。

一個生活的熱愛者期望得到人類最美好的精神財富,於是他四處追尋真正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他會在你最需要他的時候出現在你的麵前。相反有一種人,他表麵上與你已成為朋友,但實際上他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傷害你的利益。所以我建議大家擦亮眼睛交一個真正的朋友。

一天,一個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攢夠學費正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勞累了一整天,他此時感到十分饑餓,但摸遍全身,卻隻有一角錢。怎麼辦呢?他決定向下一戶人家討一口飯吃,要一口水喝。那位年輕女主人看到他很饑餓的樣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給他。

男孩子慢慢地喝完牛奶,問道:“我應付多少錢?”

青年女子回答道:“一分錢也不用付。媽媽教導我們,施以愛心,不圖回報。”

男孩說:“那麼我們就成為最好的朋友吧!即使你不願意,在我心裏已經是了!現在請接受朋友對你的祝福吧!”說完這個男孩離開了這戶人家,此時,他不僅感到渾身是勁,而且還看到上帝正對他點頭微笑,那種男子漢的豪氣像山洪一樣迸發出來。

其實,男孩本來是打算退學的,後來——

數年之後,那位年輕女子得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地的醫生對此束手無策。最後,她被轉到城市醫治,由專家會診治療。

當年的那個小男孩現在是大名鼎鼎的霍華德·凱利醫生了,他也參與了醫治方案的製訂。當看到病曆上所寫的病人的來曆時,一個奇怪的念頭霎時間閃過他的腦際,他馬上直奔病房。

來到病房,凱利醫生一眼就認出床上躺著那位曾幫助過他、他的終身不忘的朋友。

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決心要竭盡所能治好既是朋友也是恩人的病。從那時起,他就特別關照這個病人,經過艱辛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要求把醫藥費通知單送到他那裏,在通知單的旁邊,他簽了字。

當醫藥費通知單送到這位特殊病人手裏時,她不敢看,因為她確信,治病的費用將會花去她全部家當。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藥費通知單,旁邊那小字引起她的注意,她不禁輕聲讀了出來:

“醫藥費——一滿杯牛奶”

你的朋友霍華德·凱利醫生

這個故事講了通過一滿杯牛奶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溝通,促成了一對永生難忘的朋友,在對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了對方,真正地顯示了朋友絢麗多彩的魅力。

一位劇作家朋友約小仲馬同去看戲,演出中間人們聚精會神地凝視著舞台。隻有小仲馬反轉身來,麵向觀眾,嘴裏不停地嘟嚕著:“一個,兩個,三個……”

“親愛的,您這是幹什麼?”朋友問。

“您的劇本正在上演,我在算算看,有幾個人在打瞌睡。”小仲馬答道。

不久,小仲馬的《茶花女》公演了,兩人又一同去觀看。這次那個朋友也不停地尋找打瞌睡的人,找來找去,居然也被他找到了一個。於是,他對小仲馬說:“親愛的,你的《茶花女》的觀眾不是也有打瞌睡的嗎?”

小仲馬朝他朋友所指的方向看了一下,一本正經地說:“是嗎,你不認識這個人嗎?他正是上次看您的戲時睡覺的人,想不到他至今還沒有睡醒。”

朋友在與小仲馬的溝通中認識到了自己與小仲馬在藝術造詣上的差距,為此他把小仲馬的話當做一種鞭策。結果他的創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最終成為名噪一時的大作家。

在朋友之間不管運用什麼方法,盡量伸出你熱情的雙手,去幫助朋友,使他能在你的幫助下脫離苦海,有所建樹。一個好漢三個幫,說的是任何一位有成績或者是取得事業成功的人都不能排除朋友曾經對他的幫助。

附:與朋友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測試

一、你是否做到了尊重朋友?

一天,你和朋友本來約好去某地辦事,可是你趕到朋友家時,看見她正和另一個人聊天,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這時你會怎麼做?

A.打斷他們的談話,告訴朋友時間到了。

B.坐在一邊,默默地等待他們的談話結束。

C.一生氣,扭頭就走。

D.大罵朋友,不守信用。

測試結果如下:

選A,你的脾氣有點急躁,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善於考慮,致使你在眾人麵前往往會表現得有些失禮,讓朋友麵子上也掛不住。因此,這種人就應該加以注意,盡量改變自己的急躁性格,以便能與朋友很好相處。

選B,你是一個善解人意、尊重朋友的人,因此而受到他人的喜愛和信任。你的人緣也一定不錯,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

選C,你的火氣太大,凡事不問青紅皂白就下定論,更不去顧及他人的感受,你從來不去考慮朋友的難處,也會因此而顯得不尊重朋友,讓人無法信賴。

選D,很遺憾,你過分地急躁,到了一種不可理喻的地步,更談不上對朋友的尊重,連自己的麵子都不管了。這種人萬萬交不得。

二、你是否值得朋友信賴?

朋友有點急事出去了,讓你幫著照看一下孩子,正好這時孩子醒了,又哭又鬧,你該怎麼辦?

A.關上臥室的門,到餐廳去看書。

B.看看孩子是否需要什麼東西。如果他無故哭鬧,你就讓他哭去,終究他會停下來的。

C.把孩子抱在懷裏,哼著歌曲想讓他入睡。

D.幹脆抱著孩子去找他奶奶去。

測試結果如下:

選A,你是一個無法讓人信賴的人,對於別人的囑托絲毫不放在心上,沒有一點責任心,希望你不要這樣下去了,否則將會失去一切朋友。

選B,你有一顆積極幫助別人的心,但因沒有耐心,致使你會失去許多東西,包括朋友對你的信任。遇到這種事情,你不妨靜下心來,多替他人考慮考慮,我想事情的局麵會徹底扭轉。

選C,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你的責任感和同情心會得到許多人的幫助。你和朋友彼此間信任,相處得很融洽。選選D,朋友對你的信任卻因你不知如何接受而化為平淡。其實你很想幫助別人,卻不知如何去做,隻能求助於第三人,最終導致朋友不願信任你。

三、交朋友,也要有所選擇,你的做法是:

A.隻與同你趣味相同的人們友好相處。

B.興趣、愛好不相同的人偶爾也能談談。

C.廣交天下好友。

測試結果如下:

選A,你很謹慎,不亂交朋友,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雖然朋友多了路好走,但真正的朋友隻要幾個就足矣。

選B,你的交友意識比較放鬆,偶爾交一些趣味不同的朋友未必不是好事,但期間要注意分寸,不要讓一些“小人”乘虛而入。

選C,你的交友意識很差。甚至常常以交天下人為樂,沒有一點防備之心,而忽視了交君子而非小人。這樣就很容易結識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從而影響了你的發展前途。尊告一聲,還是有選擇、謹慎一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