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突然,他們對自己這一反應也吃了一驚。
“200比索”。羅西重複道。
“讓我看看你的披肩。”通過討價還價之後,這對夫婦以170比索買下了一條披肩。
當夫婦二人告別旅遊勝地回到家中,在一個集市上又碰上了賣披肩的。一問價錢,才150比索。
事後羅西對朋友說:“當時,我隻看到那位夫人依依不舍地離開,並不時回頭望望,我就認為她一定很愛那塊披肩的。”
朋友開玩笑地說:“你完全不是一個賣披肩的,而是一位熟知人們心理的專家。”
羅西是一個善於觀察的人,能從中分析一個人的心理變化。他抓住了顧客很愛披肩的心理,用價格來調和顧客的消費心理,使顧客終於買下了他的披肩……
掌握與客戶溝通的尺度和交流分寸,對一個推銷員來說非常重要。但首先你得了解顧客的心理,了解他屬於那種類型的人,從而對症下藥。
如果他是那種貪圖價錢便宜的人,你不妨使用羅西的這種做法。
如果他是那種隻注重質量而不注重錢財的人,你可介紹質量如何過關,然後價格高些他也會接受的,人往往會認為高價買的東西一定是品質優良的。
如果他是兩者並重的人,你可以在價格上適當調整一些,甚至可以用一些“我不能照你的說法去賣,那樣我就賠慘啦”,“你怎麼也得給我一碗飯吃吧”等等話語來打動對方。多同他交流,從他的言談舉止分析他的購買欲望。
總之,“買賣不成話不到”,說的就是你沒有掌握好火候,還沒有洞悉顧客的心理。
實際上推銷產品的過程是一次與顧客交流的機會,光憑一張伶牙俐齒的嘴巴還不能激起一個顧客的購買欲望,甚至會使人感到厭煩。但如果你是一位善於抓住顧客心理的人,也許隻有巧妙的一句話就會出現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而言之,抓住顧客的心理是推銷產品的一種有效方法,是你正確掌握與客戶溝通的尺度和交流分寸的決定因素。
9 與客戶交流的基本方式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免不了與客戶打交道。因為彼此有利益往來,就更要注意之間說話的分寸。在初次見麵時,除了端莊的儀表易讓人接受,相互的介紹也要得體。所用的話語要適合本人的身份,保持自我本色。要給顧客留下一個好印象。
(1)語言簡潔明了,而且用語要得體
第一次見麵,難免有些陌生,但也不必要害怕,大家都是平等的,有什麼可緊張的。再者,不要忘記自我介紹一下,這時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恰當得體,千萬不能用一副冷冰冰的麵孔對著人家,當然,也不能太熱情。
在介紹中語言既要簡潔明了,又能使對方感覺有興趣繼續下去,這樣往往要比對老相識更加留心對方的談話以及用詞準確。抓住一些可以深入談論下去的話題,千萬不要貿然行事。如果發現自己說錯了話就得及時糾正,以便交談繼續進行。
富蘭克林卸任後,托馬斯·傑斐遜擔任了美國第三任總統,這以前他曾是駐法大使。
一天,傑斐遜去法國外長的公寓拜訪。他們見麵以後,相互介紹了一番。
外長看了看傑斐遜,毫無顧忌地問道:“聽說您原先是美國駐法大使,現在代替了富蘭克林先生當了總統?”
“是接替他,沒有人能夠代替得了他。”傑斐遜很不高興地回答。
“是接替,很抱歉。”外長知道自己說錯了,急忙糾正。
很顯然,不恰當的話語很容易使人產生反感。因此我們要盡量把握好自己說話的分寸。這樣才能給客戶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與對方達到很好的共識,盡量尋找一些交流的話題,讓此刻的空氣變得活躍起來,那就不妨在談話期間加一點幽默。這樣,既活躍了氣氛,又淡化了彼此的陌生感。
(2)要盡力尋找一些周圍的事物作為話題
在交談的時候,許多人都不知道該從哪方麵入手。甚至有人以為隻有那些不平凡的事,人們才值得談。於是,和別人見麵交談前,就會苦思冥想,企圖找一些怪誕的奇聞、驚心的事件當做話題。可是,這種話題畢竟不多。也許,人家早就知道,已不感興趣了。
其實,還不如找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普通話題。例如:孩子要上學,妻子要上班等。家常話並非是一般的寒暄,為了創造一種適宜的氣氛,尋找契機,毫不保留地向對方敞開心扉,彼此產生心理共鳴,以達到心靈的溝通。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在美國出生的女權主義者南希·阿斯特到丘吉爾祖上傳下來的布雷尼宮拜訪了他。丘吉爾熱情地接待她。一開始兩人不知該說什麼,氣氛顯得很冷清。後來,丘吉爾為了打破這種僵局,就說起了他妻子的故事。
他說:“有一次,我和妻子吵了架,她兩天不與我說話,實在憋不住了。我就嚇唬她,你這樣對我,還不如往我咖啡裏放點毒藥!”
南希出神地聽著,同時也被丘吉爾說得呆住了。“那你怎麼辦?”她不解地問。
丘吉爾溫柔地接著說:“如果要我是你的丈夫,我就會毫不猶豫地把它喝下去!”說完兩人都笑了。這時,那種陌生的氣氛也不見了。
其實,家庭的趣事是我們每個人都感興趣的話題。尤其是異性交談中,他們最願談的就是自己的愛人。這樣,不但能引起彼此的共鳴,而且還能從中學到點東西。因此,在與一些異性客戶交流的時候,我們不妨盡量找一些這種話題,這樣,既容易找到,又能拉近彼此的關係。這麼簡便的方法,我們為什麼不去試一下呢?
我就講了上麵兩種方法,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首先,與客戶初次見麵時,就要注意說話的分寸,簡明又得體,這樣才能避免客戶對囉囉嗦嗦的話語感到厭煩。再者,說話得體準確,才能把握好與客戶交流的機會,否則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當我們與客戶無話可說的時候,就不要搜刮那些奇聞怪事作話題,而要從身邊的故事入手,這樣,讓對方更容易接受,很快就能拉近彼此的關係,也消除了那種陌生的氣氛。
總之,要想給客戶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就要充分注意以上兩點建議。
10 要抓住本質看問題
人隻要活著,就不可能不溝通不交流,因為交流溝通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通過溝通可以使你擁有更多的朋友,通過交流可以增長你的生存經驗。總而言之,交流溝通是人與人接觸的必需。
作為一個企業,更得與客戶溝通和交流,沒有溝通就沒有產品銷售市場;沒有交流,企業就沒有生命力。所以說,溝通和交流是增強企業活力的重中之重。
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客戶溝通和交流,是每個企業的老總都在思索的問題。
有的企業,因沒有銷路,致使產品積壓,流動資金不足,便被迫停產,甚至會破產倒閉。
有的企業,產品供不應求,一再擴大生產規模,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日趨紅火。
為什麼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局麵?這就充分說明,作為一個企業,掌握與客戶溝通的尺度和交流分寸是至關重要的。
早些年,美國一家服裝公司由於產品堆積如山,一時無法出售而被迫停產。公司停產,本來是工人放假,回家等待通知,可是這家服裝廠的經理並沒有那麼做,而是留下一部分人進行機器檢修、打掃衛生等等,其餘員工均外出考察市場信息。
半個月過去了,許多人已外出歸來,有的了解到一些無價值的市場信息,有的卻一無所獲空著兩手回來了,隻有三個人沒有按時歸廠。
經理開始納悶:馬上快到一個月了,怎麼他們還不回來,莫非是……反正到了這個份上經理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一天,其中的一個人垂頭喪氣地走進了經理辦公室,經理一下子高興了,離開座位直奔那個人,並握著他的手激動地說:“總算把你盼回來了,我還以為你發生了意外,快把調查報告拿來給我看看!”
隻見那人低著頭說:“對不起經理,真讓你失望,我去了南非,因為天氣熱,那裏的人根本不用穿衣服,我走了好些地方,他們都是光著膀子,隻有女人用一塊布裹著上身。就別指望那裏有市場。”
隨後幾天,第二個人也回到了公司,他說,那裏根本沒有市場,他們根本不知道衣服是什麼,所以我認為,不可能到那裏打開市場。
最後一個人,也是去了南非,他興致勃勃地來到經理麵前,激動地說:“經理,我們可有盼頭啦,那裏是一個大有潛力可挖的市場,因為那裏的人們被毒辣的太陽曬得油黑發亮,他們很想有一件衣服能遮擋太陽的烤曬。”
於是,經理高興地說:“你為我們公司立了一大功!你明天直接帶上車隊到南非!”
第二天,十幾輛大卡車載著滿滿的服裝開向南非。沒幾天,積壓的服裝全部銷售一空。
在與客戶溝通時不能隻從表麵上看問題,要用自己靈活的頭腦去思考分析,就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了解客戶的心理,是需要還是需求,要從客戶的言談舉止中發現他們的渴望與訴求。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準確掌握與客戶溝通和交流的火候。
怎樣才能準確把握與客戶溝通和交流的火候呢?以下是幾種具體方法。
(1)要了解客戶的心理欲望
在與客戶交流時,一定要了解客戶的心理。他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是渴望還隻是需要,這都是一個人與客戶溝通時最起碼具備的素質。
有的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隻從客戶的表麵看問題,不知從客戶欲望的實際出發,導致自己不能很好地與客戶溝通和交流。
所以,了解客戶的心理欲望,是我們每一個推銷人員應該掌握的根本。
(2)著裝得體,舉止優雅
俗語說“人靠衣裳,馬靠鞍架”。任何一個人不注重著裝打扮是不行的,尤其是在與客戶交流時更應注重自己的穿著,你不很好地修飾自己,可能讓顧客認為你生活邋遢,工作肯定不會出色。不論你幹什麼,都應著裝得體,才能在公眾麵前樹立一個良好的自我形象,這是其一。
其二,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舉止優雅、懂禮貌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朋友是這樣,對客戶更得這樣,它能體現一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敬業精神。
(3)要注重禮節
在懂禮貌的同時,一定要懂禮節,在與客戶接觸時,一定要注意禮節,因為從禮節上對客戶尊重,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①握手時的禮節。握手是對客戶的友好,但是握手也有很多的講究,要分清男女、老少、地位等等。即使是老熟人、老朋友也不能用力緊握,以免給對方造成痛苦。
②交流時的禮節。在與客戶交流時,一定要聽清對方的談話內容,不要自己總是喋喋不休地說,要給客戶留一個說話的餘地,盡量避免把不良的習慣帶入與客戶的談話中來。如抓耳撓腮、幹咳等等。
人人都需要溝通和交流,在交流時盡量用上述方法,這在我們的工作和為人處世上有重要作用,與客戶溝通更應該這樣,隻要你掌握以上幾種方法,對你與客戶溝通和交流,一定會大有裨益的。
附:與客戶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測試
一、你留給客戶的第一印象如何?
一、從以下12個小題的總分看你與客戶接觸的首次效應如何。
1.與人初次會麵,經過一番交談,你能對他(她)的舉止談吐、知識、能力等方麵做出積極準確的評價嗎?
A.不能。(1分)
B.很難說。(3分)
C.我想可以。(5分)
2.你和客戶告別時,下次相會的時間地點是:
A.對方提出的。(3分)
B.誰也沒有提這事。(1分)
C.我提議的。(5分)
3.當你第一次見到某人,你的表情是:
A.熱情誠懇,自然大方。(5分)
B.大大咧咧,漫不經心。(1分)
C.緊張局促,羞怯不安。(3分)
4.你是否在寒暄之後,很快就找到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A.是的,對此我很敏銳。(5分)
B.我覺得這很難。(1分)
C.必須經過較長一段時間才能找到。(3分)
5.你與人談話時的坐姿通常是:
A.兩膝靠攏。(5分)
B.兩腿叉開。(1分)
C.蹺起“二郎腿”。(3分)
6.你同他(她)談話時,眼睛望著何處?
A.直視對方的眼睛。(5分)
B.看著自己的紐扣,不停玩弄。(3分)
7.你選擇的交談話題是:
A.兩人都喜歡的。(3分)
B.雙方感興趣的。(5分)
C.自己所熱衷的。(1分)
8.通過第一次交談,你們分別所用的時間是:
A.差不多。(3分)
B.他多我少。(5分)
C.我多於他。(1分)
9.會麵時你說話的音量總量:
A.很低,以致別人聽得較困難。(1分)
B.柔和而低沉。(5分)
C.聲音高亢熱情。(3分)
10.你說話時姿態是否多樣?
A.偶爾做些手勢。(3分)
B.從不指手畫腳。(1分)
C.我常用姿勢補充言語表達。(5分)
11.你講話的速度怎麼樣?
A.頻率相當高。(1分)
B.十分緩慢。(3分)
C.節律適中。(5分)
12.假若別人談到令你興趣索然的話題,你將
A.打斷別人,另起一題。(1分)
B.顯得沉悶,忍耐。(3分)
C.仍然認真聽,從中尋找樂趣。(5分)
測試結果如下:
分數為2~22:首次效應差。也許你感到吃驚,因為很可能你隻是依著自己的習慣行事而已。你的本心是很願意給別人一個美好印象的,可是你的不經心或缺乏體貼,或言語無趣,無形中卻為來人做出關於你的錯誤的勾勒。必須記住交往是種藝術,而藝術是不能不修邊幅的。
分數23~46:首次效應一般。你的表現中存在著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時又偶有不夠精彩之處;這使得別人不會對你印象惡劣,卻也不會產生很強的吸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首先必須心理上重視努力在“交鋒”的第一回合顯示出最佳形象。
分數為47~60:首次效應好。你的適度,溫和、合作給第一次見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對方是你工作範圍抑或私人生活中的接觸者,無疑他們都有與你進一步接觸的願望。你的問題隻在於注意那些的對你“一見鍾情”者。
二、當你對客戶由於失誤說錯了話或辦錯了事,你的態度如何?
A.先說明你失誤的原因。
B.先讓對方賠禮道歉。
C.通過送禮或請客的方式來表示賠罪。
D.慌亂不知所措。
測試結果如下:
選A,你是那種會想方設法安慰客戶的,請求原諒的類型。
選B,你會默默地陪在客戶身旁,等待他的發話。
選C,送禮或請客戶賠罪,你會邀請客戶去玩,以請求諒解。
選D,你知道自己錯了,卻不知該如何去做,這時,你就應該引起注意了,不要因為一點小小的失誤而得罪了顧客。